習醫從醫,始終如「醫」 侯明鋒,守護南台灣「少奶奶」

台灣外科醫學會將於3月18-19日於高雄醫學大學暨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第28屆年會,這是該學會相隔22年後再次於高醫舉行,對高醫畢業、行醫近半世紀,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美名的侯明鋒而言,意義格外重要。

台灣外科醫學會成立於1967年,歷史悠久,在台灣醫界的地位舉足輕重,為國人、乃至地球村成員的健康福祉,做出了不可抺滅的付出與貢獻。該學會現有六千多名會員,過去多由中、北部醫師掌舵,2022年3月由侯明鋒接下重任,是繼已故的高雄醫學大學外科教授郭宗波及洪純隆之後,第三位擔任外科醫界大家長的高醫人,讓高醫的影響力再次被看到,侯明鋒對此備感珍惜,更感任重道遠。

2022年侯明鋒接任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希望帶領台灣外科醫學界持續在世界舞台上發光。(圖/林秀美攝)

從醫近50載的侯明鋒,出身嘉義朴子農家,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兄,下有一弟及一妹。其中弟弟是具有超高人氣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從政成績有目共睹,常被點名角逐總統大位,侯明鋒也曾被「報派」政治參選,他也多次強調澄清。

「我習醫、從醫,始終如『醫』,沒有想過要改變這一生的職志!」

成績優異,拉住生命的那條線

對醫學的熱愛與執著,侯明鋒說他多少受到父親的影響。已故的父親在日治時期,曾於日本海軍造船廠工作,後來被派去日本充軍,二戰結束後回到嘉義,在菜市場賣豬肉,把4個孩子辛苦拉拔長大。教育程度不高的父親,總希望孩子讀好書,將來做大事。

自幼就喜歡讀書的侯明鋒,不負父母的期待,在校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就讀台南一中時曾獲頒「勤勉獎」,也是家中唯一考上醫學系的孩子。就讀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期間,為減輕父母的負擔,不只兼任家教賺取生活費,還利用課餘到高雄生命線當志工、參加「幼幼社」及「山地醫療服務社」等學生社團,跟著師長上山下海,深入偏鄉服務,度過充實的醫學生涯。

讓他特別難忘的是在生命線的服務階段,他從學生志工當到醫師理事,長達30年之久。在學時,當同學下課去玩樂,他卻是去生命線值大夜班,耐心接聽失意人的訴苦電話,試著排解他們的人生難題,挽回了不少悲劇的發生,對他未來從醫,尊重生命、關懷弱勢的態度,有很大的啟發與激勵。

醫學院畢業時,侯明鋒榮獲全校德育獎,這個獎對身著白袍、誓言從醫救人的他,是莫大的榮耀,也是責任的開始。步入職場,他先到林口長庚醫院擔任1年的住院醫師,再回到母校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服務。

侯明鋒(右)高醫畢業時榮獲全校德育獎,父母也前往觀禮祝福。(圖/侯明鋒提供)

踏出南台灣乳癌防治第一步

成為主治醫師後,為了精進學術與技能,侯明鋒赴美深造1年,專攻歐美國家很重視的乳癌防治。當時台灣乳房醫學專科尚未成立,他是第一個開路先鋒者,在全然陌生的國度裡,辛苦地摸索,從頭學習。

學成歸國後,他率先在高醫建置一套「乳癌防治模式」。當時沒有先進的檢查儀器,一切只能靠徒手觸診,在那民風保守的年代,婦女多羞於被男醫師檢查,他苦苦等不到病人上門,於是主動出擊,配合衛生單位走進社區做篩檢,足跡踏遍了南台灣各山地、離島,甚至遠至後山台東。

「醫療巡迴車進入部落跟社區,我就拿著大聲公講話,進行地毯式的篩檢與宣傳,曾經一個下午篩檢了400多名婦人。」慢慢地,婦女對乳房疾病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她們開始願意走出家門,進到醫院做定期檢查。

累積了豐富的診治經驗後,上門求診的病人多如過江之鯽,在高醫一度有「看診天王」稱號,門診病人動輒二、三百號,經常從白天看到深夜,跟診的護理人員都輪了二班,再加上開刀、查房、教學及研究等,往往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

「當然有時候會很累,但看到病人身體好轉、抗癌成功,心裡就很滿足、快樂。」

照顧病友,不只醫療

近50年來,侯明鋒診治的病人超過20萬人次,讓許多潛藏的病人得以早期發現,並獲得良好的治療,大大改善生活品質及延長生命,這是他從醫最大的成就。

醫者父母心,讓侯明鋒念茲在茲的,就是乳癌病人,27年前他在高醫成立國內第一個乳癌病友團體「木棉花關懷俱樂部」,透過醫護與病友的相互扶持,幫助無數因手術切除乳房的「少奶奶」勇敢抗癌,也使高醫連續3年勇奪國民健康署的「乳癌生命搶救王」第1名。

侯明鋒在高醫成立癌症防治中心,除了醫療診治外,還提供乳癌患者所需的生活用品。他本人更是將關懷延伸到診間外,成立了「木棉花關懷俱樂部」。(圖/林秀美攝)

精湛的醫術也讓他聲名遠播,曾有日本、中國等亞洲海外病人慕名前來求醫,讓他印象深刻的是,15年前有名退休的日籍婦人,隨日籍台裔先生來台養老,意外發現胸部腫塊,經友人介紹前來求診,經檢查證實罹患乳癌第二期,隨即接受手術及化療等療法,病情獲得穩定控制,迄今已80多歲。日籍老婦罹癌期間,曾返回日本接受追蹤,日籍醫師對侯明鋒的診治讚譽有加,還透過這名病人的安排,組團搭機來台拜訪侯教授,進行學術交流。

行醫也不忘研究,侯明鋒是國內第一位發現兩個變異乳癌基因(BRCA1和BRCA2)是造成國內婦女乳癌元兇的學者,至今發表在SCI的論文已超過380篇,其中以2017年的跨國乳癌基因研究榮登國際頂尖雜誌《Nature》最具影響力,對台灣乳癌治療方向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並榮獲歐洲醫學會頒發「最佳醫療實踐獎」及「帕拉賽爾斯玫瑰獎章(Rose of Paracelsus award)」及「健康醫院典範獎」。他也是國內第一位以乳癌研究升等教授的醫師。

他深知學術交流的重要性,每年在台灣舉辦國際癌症研討會,鼓勵年輕醫師發表論文、參與對話,以提升學術知識與臨床技能,創造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侯明鋒擅長乳癌手術,有「南台灣第一刀」美名。他也非常重視研究,因為只有督促自己不斷成長,才是對病人最好的守護。(圖/侯明鋒提供)

在科技進步、環境快速變遷的時代,侯明鋒認為,「維持現狀即是落伍,不進步就會被淘汰!」他曾以半百「高齡」,考了兩張臨床試驗的國際證照。當時國內醫師很難有機會參與國際臨床試驗,他取得國際認證數月後,國外的臨床試驗就找上門來,侯明鋒後來還成為台灣的國際臨床試驗講師。

執掌高醫,每天嗡嗡嗡

學而優則仕,在長官的厚望下,侯明鋒開始涉獵醫院管理,先後擔任委託高醫經營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小港醫院,以及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共8年,橫跨3家醫院的院長資歷,在高醫體系是唯一。他珍惜每個階段的歷練,帶領團隊全力以赴,2019年為高醫創造9.38億元的「醫務收入」,名列全台第三,也是高醫附院創院一甲子來盈收最好的一年。

2018至2020年在高醫院長任內,侯明鋒每天清晨6時,就已穿好白袍出現在醫院急診室,接著全院走透透,縱使在COVID-19疫情最緊繃期間,他仍不改「走動式管理」習慣。往往忙到晚餐店都打烊了,他還要再次巡查一遍,再騎著鐵馬披星戴月返家。同仁笑稱,「柯P(柯文哲)還沒有嗡嗡嗡的時候,侯P早就嗡嗡嗡……!」

像蜜蜂勤做工般還「嗡」到台東的防疫部署上,他主動巡視24小時緊急救護站的防疫動線、支援防疫物資、加強人員在職教育等,沒有遺漏高醫支援的台東大武衛生所也要一起動起來。

在高醫院長任內最大的挑戰便是迎戰COVID-19疫情,在高醫人眼中,他每天衝衝衝,超前部署成立防疫「戰情室」,每天「朝七晚五」各召開一場防疫會議,帶領全院投入這場世紀戰「疫」,從守護校園、醫院到社區安全,再透過視訊與國際交流,包括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世界衛生大會(WHA)視訊會議,即時掌握全球疫情,將防疫工事做到滴水不漏,同時分享台灣及高醫寶貴的防疫經驗。

衛生福利部高度肯定高醫的防疫作為,特別委託高醫製作防疫影片,做為全國各醫療院所的教材範本。侯明鋒在中研院院士、高醫大董事魏福全的建議下,再將這支影片翻譯成15國文字、3國語言,向國際社會發聲;另在短短4個月內,出版台灣第一本新冠肺炎防疫專書《世紀戰疫:高醫總動員》(厚達288頁),用實際行動粉碎了國際間原本因兩岸地緣關係而看衰台灣疫情的預測,也讓世界看到台灣防疫的優異表現。

那段抗疫期間,侯明鋒幾乎是不眠不休,體重一度瘦了近十公斤,但責任感的趨使,讓他勇往直前、永不退縮,成功將疫情阻絕於外。2020年底他榮獲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防疫特殊貢獻獎」,由時任衛生福利部部長的陳時中頒獎,這個獎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是對高醫團隊的肯定。

2020年底,侯明鋒獲衛福部長陳時中頒發「醫療防疫 守護台灣」特別貢獻獎。(圖/侯明鋒提供)

照顧後山,接上救命的最後一哩路

守護民眾的健康,一直是侯明鋒從醫的信仰,在歷經職場高峰後,「找回初心」成了他職場下半生的驅動力。2019年時任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的他,不僅自許扮演南台灣民眾健康的靠山角色,更伸出援手當起後山的靠山。

當他得知曾獲醫療奉獻獎的高醫校友、大武衛生所主任盧克凡,面臨缺乏醫師的困境後,毫不遲疑帶著醫療團隊跨過中央山脈,將愛的力量延伸至100公里外的台九線南迴公路,透過台灣這段最美的公路,將醫療資源帶往後山,承擔起平衡醫療資源的重任。短短不到一年,高醫團隊就照顧了5千多人次的病人。

2020年元旦更因應台東、屏東二縣交界的「草埔隧道」通車後,可能增加的緊急醫療需求,而進一步啟動24小時急診醫療,讓有「全台最美衛生所」美名的大武衛生所新大樓,擁有全台唯一24小時緊急醫療、醫學中心品質的專科門診,以及超音波、胃鏡及大腸鏡等一條龍檢查服務,加上電信公司5G遠距醫療的導入,終於接上救命的最後一哩路。

從參與山地醫療服務的醫學生,到承擔起照顧後山民眾健康的侯明鋒,數十年來對偏鄉弱勢的關懷從來沒有改變。(圖/侯明鋒提供)

2020年《康健雜誌》縣市首長健康施政滿意度調查,台東縣長饒慶鈴獲得全台第一名,滿意度破8成,是全台進步最多的縣市;同年《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台東縣再度摘下4.5顆星,施政滿意度為75.9%,較前一年大增15.1%。其關鍵就是高醫與台東縣府合作,共同克服地理限制,讓偏鄉居民可以接受到醫學中心級的服務,也使大武鄉衛生所的成功模式,成為全台各地偏鄉衛生所升級的典範。

大武鄉長黃建賓曾說:「以前在大武鄉很難找到醫師,居民到台東市或屏東縣就醫都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自從高醫團隊進駐後,到衛生所求診很方便,還可任選科別,讓居民受寵若驚,尤其可省下往返台東市區就醫約1,500元的計程車費,對經濟弱勢的鄉民很有感。」

有了大武衛生所的成功經驗,激發侯明鋒來到同樣距高雄一百公里外的澎湖離島,2019年10月他配合澎湖縣政府「提升在地醫療合作計畫」,帶領醫療團隊飛往衛福部立澎湖醫院支援門診,從過去的五個科別增加至十餘科,而且支援的醫師都是副教授級以上。

他認為:「澎湖每年約有300人次到高醫求診,病人搭飛機或渡船都很辛苦,不如讓『醫師動、病人不動』。」連他自己都站上第一線為病人診治。他還在高醫設置「澎湖醫療窗口」,由專人提供掛號、住院、檢查及轉診等便民措施,榮獲時任澎湖縣長的賴峰偉聘為縣政顧問。

一百公里看似遙遠,但在行醫近50年的侯明鋒心中,卻永遠不是距離;偏鄉醫療支援就像一場接力賽,必須一棒接一棒,沒有中斷的理由。「五千公里的索羅門都去了,一百公里的台東算什麼?」

侯明鋒說,高醫曾經支援索羅門群島長達十多年,直至兩國斷交才中止,對近在百公里外的鄉親豈能視若無睹?縱使隨著歲月增長,步伐不再飛快,他仍然履行行醫初衷,用愛一步一腳印繼續接力下去。

2020年8月卸下院長職務後,侯明鋒仍信守和鄉親「南迴不難回」的約定,每月定期到大武衛生所看診,看到鄉親對醫療的渴望與追求,來回近6小時車程的疲累頓失全消。回想起醫學生時代投入山地醫療的熱情與使命,對即將邁入「從心所欲,不踰矩」之年的他,猶歷歷在目,樂此不疲!

侯明鋒的白袍身影感動了許多年輕醫師,包括全台唯一通過衛福部「變臉(臉部移植)」手術人體實驗的外科教授郭耀仁、小兒科教授楊瑞成、胃腸內科教授吳登強等,都曾跟著侯教授的腳步來到大武看診;他們在這裡「喚起習醫的初衷」,即使只是簡單的打針、開藥或檢查,但多些病患的關懷,少些醫學的道理,讓高醫人道關懷的精神延續、發光,是這群重量級醫師風塵僕僕來到後山看診的最大收穫。

侯明鋒在2020年8月卸任前將醫療行動歷程集結成書《當後山的靠山——高醫支援台東醫療行動》,並於台東舉辦新書發表會,分享台東偏鄉醫療的改善,此書不只是留下紀錄,更重要的是帶給偏鄉醫療持續前進、不斷超越的動力!

也是高醫校友的衛福部政務次長石崇良(現為健保署署長),在新書發表會上有感而發說:

「每次聽到『台東人跟路比命長』這句話就很揪心,很感謝侯明鋒學長帶領高醫堅強的團隊進駐,把急重症和健康照護做了起來。」他說,這根本是「史懷哲精神的再現」!

秉持尊重生命的人文價值、關懷弱勢的仁醫精神,縱使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亦無畏舟車勞頓之苦,侯明鋒願意不辭辛勞,為的就是讓有需要醫療的民眾廣泛受益,讓高醫的醫療大愛生生不息!台東縣長饒慶鈴為此特別頒發「台東縣榮譽縣民證書」,感謝侯明鋒疼惜台東,無怨無悔為後山所做的一切。

台東縣長饒慶鈴(左)感念侯明鋒與高醫團隊照顧當地民眾健康,特別致贈他「台東榮譽縣名證書」。(圖/侯明鋒提供)

行醫救人,始終如醫

當了一輩子醫師從沒想過轉換跑道,未料,2019年的總統大選,以及2020年的高雄市長補選,都有媒體指稱他將參選,在政壇一度掀起波濤巨瀾。尤其和台灣首富郭台銘搭擋競選正、副總統的報導,讓一向應對媒體從容有餘的他,一度招架不住。「其實我不懂政治,我們家一個人(侯友宜)從政就好」,他說,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是因永齡基金會的研究合作案而結識,雙方往來單純在乳癌防治上。

侯明鋒和侯友宜相差3歲,兄弟感情深厚,他們常笑稱,哥哥拿手術刀、弟弟拿衝鋒槍;一個靠女人吃飯,一個靠壞人吃飯,殊途同歸都是在為民除害。有個高知度的弟弟,侯明鋒不認為對自己的發展形成助力或阻力;他們各有專長,一個為人解除病痛,一個為百姓除暴安良,都是在拯救人民。

侯明鋒(右)與胞弟侯友宜手足情深,兩人一個解除身體病痛,一個解決社會病痛,一起為民眾服務。(圖/攝於2004年,侯明鋒提供)

他的生活也很簡單,育有二名女兒,工作之餘,喜歡爬山、健走、騎單車,每天都騎一輛老舊腳踏車上下班。「行醫救人」則是他的最愛,這個從醫學院畢業宣誓過的誓詞,至今奉行不渝,秉持恭敬、真誠之心去做,希望一生無愧於「醫師」這兩個字!

2022年3月侯明鋒接下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重任後,除了推動既有的會務外,希望在後疫情時代,建立更有效的交流平台,強化外科系的溝通;未來也會致力推動AI智慧醫療,並集結各專科團隊,以及不同專科之醫學會,互相學習砌磋,以凝聚會員的向心力,創造更優質的醫療環境,造福更多的病人。而即將登場的台灣外科醫學會年度盛事,正是他實踐醫者濟世救人的理想。


侯明鋒

MING-FENG, HOU, M.D.


高醫大附設中和醫院前任院長,現為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近50年的行醫生涯全數投入到乳癌治療與防治中,有「南台灣乳癌第一刀」的美名。

大學時期即投入山地醫療,擔任生命線接聽電話;赴美取經習得最新乳癌治療技術,在高醫開創「乳癌防治模式」、成立「高醫木棉花關懷俱樂部」;更率領高醫團隊前進台東、蘭嶼,甚至索羅門群島。

重視研究的他期許能為醫界持續貢獻,與外科醫學會共同提供台灣的知識技術,與世界形成更緊密的連結。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用心傾聽,溫暖陪伴

陳乃菁,失智照護不孤單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

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