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的彼端,未盡的故事
這輩子,我花在論文追逐上的時間已經太多,寫不出論文的恐慌感,縈繞了我大半生。我想為我的人生尋求「第二意見」。我開始寫些短文,像運動一樣持之以恆。我逼著自己要定期寫一點文字:有關病人病歷後面的故事。每次的醫病相遇,都可能是拉動寫作的線頭,病人帶給我的真實感跟細節感太豐富了。
這輩子,我花在論文追逐上的時間已經太多,寫不出論文的恐慌感,縈繞了我大半生。我想為我的人生尋求「第二意見」。我開始寫些短文,像運動一樣持之以恆。我逼著自己要定期寫一點文字:有關病人病歷後面的故事。每次的醫病相遇,都可能是拉動寫作的線頭,病人帶給我的真實感跟細節感太豐富了。
無論眼前病人甚麼症狀,病歷記載些什麼,總有一些「別的事情」在此刻發生。 醫院像戲院,不斷上演著人間的悲喜劇。醫生這一行,就像坐在戲院的第一排看戲。導演的耳語,演員痛苦的表情,主角困惑的眼神,每個悲傷的紋路……清清楚楚,無法選擇逃避。
時間:2022.01.29(六)-2022.02.13(日)
地點: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美學空間(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7號)
開幕:2022.01.29(六)13:00-16:00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2020東京奧運醫療團的召集人,常被稱為「護國神醫」、「金牌守護神」,也是最懂運動員的醫師。年輕時為籃球校隊,同為運動員的他,為了幫助選手走上運動醫學領域。率領長庚運動醫學團隊,秉持「以選手為中心」的理念,讓選手們能在場上全力以赴,是金牌背後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