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 

文/楊雅棠

李伯皇,現任義聯集團醫學及生物科技發展委員會主委、前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是台灣肝臟手術的權威;肝臟移植是他的專長,不僅一手建立台大醫院的肝臟移植團隊,也啟動多項開創性手術,諸如完成台灣首例肝臟和腎臟同時移植的手術、台灣首例無心跳捐肝者手術等。

李伯皇是台灣肝臟和腎臟移植手術的權威。(圖/李伯皇提供)

但是這一身工夫可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來自其刻苦勤奮、腳踏實地的訓練。李伯皇歷經多位外科名醫的教導,見證了台灣外科醫療的進步,可說是一部外科手術史。

 什麼手術都要開 李伯皇的醫學養成路

李伯皇1967年考進台大醫學系,原本想走內科或小兒科,甚至大五時自修苦讀如磚頭般厚的「哈里森內科學」(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但實習時發現外科開刀效果立竿見影,加上自己手巧心細,因此決定往外科發展。

事實上早在醫學系學習時,李伯皇就與外科結緣。1968年,台大醫院的李俊仁和李治學教授組成手術小組,完成我國首例的腎臟移植手術,喧騰一時。

1971年,還是醫學系五年級生的李伯皇聽說李俊仁教授的器官移植實驗室需要人手,便和其他兩位同學一起報名應徵。 

當時實驗室的主要工作,除了追蹤器官移植病人免疫反應外,也要監測移植肝臟後的豬隻。

因為得密切關注豬隻狀況,且一旦動物死亡就必須立刻解剖,因此常常徹夜未眠。最後同學們相繼退出,只剩他繼續苦撐。

憶及過去接受外科訓練的情景,李伯皇感謝有太多「人師」樂於傾囊相授,「在台大當住院醫師很幸福。」當時被譽為台大外科「名刀」的魏達成,正是他的恩師之一。

當總醫師時,正巧有一台胰臟癌的手術,原本李伯皇以為自己是第一助手,沒想到一到開刀房,魏達成便叫他主刀。

「他就說今天這台刀你開,他沒有先跟我講說叫我開喔」,李伯皇表示,以前會先看再開刀,「結果我就發呆了,心裡沒有準備啊!」

臨陣上場當然「被老師從頭罵到尾」。但李伯皇說,當時這種手術很少,總醫師時也才兩例病患,魏達成這是在給學生機會。

「要把胃的一部分拿掉、胰頭拿掉、膽道切掉一部分」,李伯皇說,病灶拿掉後怎麼重建等,從頭走一遭才能真的學會。這個病人不僅順利救治成功,現在還在追蹤中。

可惜的,是魏達成教授在李伯皇赴美進修時中風病倒在手術檯上,沒辦法再開刀。

後來李伯皇回國開第一台肝臟手術,是一個很大的腫瘤,擴大性的右側肝臟和左肝內緣都須切除,極其困難。當時已無法執刀的魏達成仍特地到刀房,站在李伯皇背後,看著愛徒執刀,並給予指導。

醫學院訓練階段,李伯皇也陸續接觸血管外科等其他外科訓練,甚至在當時顯微儀器尚不發達的年代,他也做了許多顏面骨折、皮膚移植、斷指接合等整形外科的手術訓練。李伯皇曾經從天黑做到天亮,就為了接合神經很細的斷指。

如此細膩刻苦,也讓許多專科爭取李伯皇加入,甚至曾任長庚心臟外科主任的張昭雄院長當時也希望他加入心臟外科。

總醫師訓練將結束時,李伯皇本已決定參與台大整形外科的成立,適逢李俊仁教授借調至省立桃園醫院擔任院長,邀李伯皇一同前往,便赴省桃擔任急診室主任。

儘管在省桃服務有機會接觸大量病人,手術技巧大為精進。但一年後,李伯皇認爲還是要回台大進修,並考進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擔任未敘薪的「兼任」主治醫師。

就讀臨床醫學所期間,李治學為李伯皇的指導教授。李治學曾經參與成功執行亞洲第一個腎臟移植手術小組。李伯皇特別感念李治學對他的栽培和提攜,「只要有機會出去演講,一定要介紹恩師的行誼。」

肝硬化的病患通常會出現食道靜派曲張,常以繞道手術方式進行。

「老師說我在開肝臟時你來當第一助手,當六個月,食道靜脈曲張正式排刀由老師開,急診都由我開」,儘管當時李伯皇已是相當成熟的外科醫師,但李治學仍要他接受半年的第一助手訓練,以確實了解肝臟手術的全貌。 

「長期擔任手術前半段的助手是成長」,例如,手術前李伯皇必須先將血管剝離好,才能讓教授進行後續手術;換作現在,很多年輕醫師可能會認為「這在丟工作給我」,但李伯皇認為李治學教授這是在訓練他,因為廣面的訓練有助於未來的成長。

 除手術技巧的嚴格訓練之外,李治學手術後仍親自記錄和查房,且每週四的meeting,李治學也緊盯李伯皇的研究進度,直到畢業。這樣治學嚴謹的身教、言教,在在影響著李伯皇往後的行醫和教學生涯。

出國走一遭 帶回新技術

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肝病三部曲,一直是影響台灣人民的重要疾病,尤其慢性B型肝炎與C型肝炎更被稱為台灣國病。雖然肝硬化、肝癌可透過手術切除、化放療方式治療,但當猛爆性肝炎引起急性肝衰竭,或是肝硬化、肝癌的嚴重程度,已讓肝臟無法負荷身體正常運作,就可能需要換肝,也就是肝臟移植。

台大在1968年完成首例腎臟移植手術,但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卻在1984年由長庚醫院的陳肇隆醫師拔得頭籌、1985年榮總在雷永耀醫師也完成第二例移植。在這場「移植競賽」中落後的台大也急於發展自己的肝臟移植團隊。

當時甫上任外科主任的陳楷模教授看上大學時期曾加入腎臟移植實驗室的李伯皇,指派他赴美學習新技術,負起發展台大肝臟移植的重任。

然而,台大規定必須是正式主治醫師才有資格外派;還只是兼任主治醫師的李伯皇不符資格。

台大當時還有一個不成文的條件,如果要在台大當主治醫師的話,必須配合國家的援沙醫療政策,至沙烏地阿拉伯服務才能拿到升任資格。

為了早日完成赴美受訓及籌建肝臟移植團隊的任務,李伯皇研究所還沒畢業就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霍埠醫院從事一年醫療工作。

彼時台灣與沙烏地阿拉伯仍有邦交,援沙任務便是幫忙提升當地的醫療水準。

「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第一例胰臟癌就是我開的,他們的外科主任還是我的第一助手呢!」李伯皇笑說,這個案例在當地非常轟動,服務期滿離開時,援助單位的外科還贈與一塊獎牌感謝他的貢獻。

當時援沙醫療團的成員,包括張天鈞、林其和、賴鴻緒、楊泮池、湯月碧、江清泉等,現在也都是醫界赫赫有名的醫界翹楚。

沙烏地阿拉伯的服務結束後,李伯皇旋即動身赴美,1986年帶著任務至匹茲堡大學,向世界肝臟移植醫學之父史達哲(Thomas E. Starzl)學習。 

談及赴美的日子,李伯皇說當時心情其實是很沈重的。因為身負重任,一旦自己失敗,整個移植團隊就會垮掉,也會波及台大的名聲。

「我在美國每天寫日記,每天紀錄今天做的事情、做的結果,還有感想、什麼地方該注意、有問題的都有紀錄」,李伯皇說,肝臟因為接了許多血管,加上肝臟很大、開刀時間長,照護不容易,因此相較其他移植手術較為困難。

尤其當時免疫藥物不像現在這麼好,因此他在美國盡可能的多看多學習,跟了上百台的刀。

也因為李伯皇過去在台大實驗室做過許多老鼠腎臟移植的免疫研究,這樣的經驗被史達哲相中,選他進入研究室,參與建立老鼠心臟移植模型,並以第一作者的身分完成抗排斥藥FK506的研究論文,這也是美國本土第一篇的相關研究。

甚至在李伯皇完成美國受訓準備歸國時,研究團隊還送他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World Greatest Microsurgeon」。

不畏首例失敗 再接再厲開創台大肝臟移植

1987年李伯皇歸國,但要進行首例肝臟移植,還必須先通過動物實驗及衛生署(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的臨床試驗審查,且計畫之初要找到合適的病人並非易事,直到1989年台大才展開第一例肝臟移植病例。此時距離台灣首例成功已慢了四年多,遠遠落後。

可惜的是,台大第一例肝臟移植病患卻沒有如原本所期待的,圓滿成功。

當時的病人患有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症(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且合併嚴重黃疸和腎臟功能衰竭,菌血症也剛初癒,其實並非理想的器官移植對象。

 「那時候出手是有點勉強了」,李伯皇說,病人家屬的意願強烈,術後兩週發生念珠菌感染併肝動脈破裂而功敗垂成。 

「第一個病例的失敗對於團隊心理是相當的打擊」,李伯皇直到隔年才移植第二例,並且成功。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例病人現已存活逾34年了。

肝臟移植分為屍肝與活肝移植兩種,其中屍肝移植的器官來自腦死病患大愛捐贈的肝臟,活肝移植則是親屬活體捐贈部分肝臟,移植到受贈者身上。

部分報告指出,活肝移植的成功率比屍肝移植略高,且紓解肝臟來源困難以及猛爆性肝炎急需換肝的窘境。

但活肝移植難度較屍肝移植複雜,因為摘取屍肝可從捐贈者身上切下完整肝臟,連同動脈、靜脈和膽道等完整結構一起植入受贈者體內。活肝移植則要顧及捐贈者,不可能全肝摘除,僅能取部分肝臟且大血管必須保留在捐贈者體內,只能較細的分支血管,因此甚至需要進行顯微手術才能做到細緻的接合。

李伯皇回台初期以屍肝移植為主,隨後因應治療需求,開始發展活體移植的準備,直到1997年完成第一例活體部分肝臟移植。病患為因膽道閉鎖症、食道靜脈曲張、黃疸、腹水而完全切除肝臟的董小弟,由他母親捐贈部分肝臟進行活體移植。

同年,台大也完成全國首例肝腎同時移植的手術;1999年台大完成國內體重最小4.5公斤的嬰兒肝臟移植。在李伯皇帶領下,台大的肝臟移植成功完成了諸多困難病例的手術;肝臟移植領域更出現「北伯皇、中隆賓、南肇隆」的說法,可見他的貢獻和地位。

李伯皇認為移植手術本身是個「火車頭」,由於移植醫療是很需要團隊合作的醫療工作,不是只有手術本身,還帶動許多其他醫療照護的連結發展,例如術前病人病因評估、急重症照護、抗排斥藥物的藥物發展,以及病後術後感染、代謝、營養和復健問題,都需要整體團隊配合。

不過,李伯皇也表示,不像國外醫師可以只專注在移植醫學,器官移植在台灣仍然是小眾醫學,病人、資源都很分散,因此還需要兼作其他外科手術,像他以前肝膽腸胃 、甲狀腺的刀也都得開。

直到後期台大外科有了分工基礎後,李伯皇才漸漸將其他手術分出去,留下移植外科和肝膽外科的手術。因此除了肝臟移植外,李伯皇行醫50多年間,也見證肝癌手術的進展和突破。

從早期林天祐教授聞名國際的「手指切肝法」和林氏肝鉗的「非解剖型」手術;李伯皇於1987年引進微波組織凝集儀,以微波燒灼凝固局部血液;以及1999年引進超音波外科吸引器和腹腔鏡手術,藉由震動將肝臟組織附近的脂質震碎後吸走後止血,再切除腫瘤以預防大量出血。這兩種技術上的改良,成了現代肝外科手術的重要基石。

2013年李伯皇自服務了38年的台大外科退休後,受邀至義聯集團義大醫療財團法人擔任執行長,協助設立義大醫院。他還擔任聯集團醫醫學及生物科技發展委員會主委,一腳踏進精準醫療的領域,鑽研細胞療法在肝癌治療上的應用。

兄弟同獲器官移植終身成就獎 李伯皇勉後輩「盡量做」

去(2023)年台灣移植醫學會的會員大會暨頒獎典禮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李伯皇和曾任健保署長的弟弟李伯璋,同獲移植醫學會的終身成就獎。事實上,李伯皇是2019年獲獎,但受疫情影響延至去年,才恰好和弟弟「同框」。

受獎時,李伯璋特別提到,回首自己成長和行醫路上,都跟隨著哥哥(李伯皇)的腳步, 中學時因為哥哥幫他溫習功課才能一路考上附中、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後來也跟隨哥哥走上器官移植之路。

李伯璋回憶自己要到台南為成大醫院的移植醫學「開疆闢土」時,李伯皇只期勉他:「做得好是你的,做不好也是你的」,他也一直銘記在心。

對於這段往事,李伯皇表示,家裡四個兄弟姐妹,從小就很親近。出身雲林虎尾的李伯皇表示,過去生活拮据,他身為大哥,對弟妹自然扛起照顧責任,唸書也是「一個帶一個」。

「我一直把移植當做功德的事情,不要想說做移植去賺錢」,但李伯皇表示既然弟弟表達對器官移植得興趣,當然就是支持,並鼓勵他到成大學習和發展。也因為李伯皇的鼓勵,從此中南部病人不必北上就能移植。

儘管獲得許多頭銜和獎項,回首李伯皇幾十載的行醫生涯,可以發現這一切都不是偶然,從醫學生時期到出國受訓,他都努力刻苦、一步一腳印地努力著。

對於醫學後輩的期許,李伯皇表示,過去遇到一台難得、有趣的手術,往往手術台後有站滿一堆住院醫師,甚至有其他主治醫師前來觀摩,不早點去「卡位」可不行。現在他則觀察到很多有趣的刀,旁邊都沒有人觀摩,非常可惜。

「也許現在資訊發達,許多人可以藉YouTube學習,但是關鍵性的要訣,有時還是得由臨場狀況才能體會到」,李伯皇對此有些感嘆。他表示,不要認為別人丟工作,而是要想著別人是給予機會。畢竟做過的事都會留下經驗、做過才會真正了解內容,而有實力也才隨時有機會,因此「盡量做就對了」。

他期許後輩選科不要追求熱門,「做有興趣的事,才不會感到累」。


李伯皇

Po-Huang Lee, M.D., Ph.D.


李伯皇醫師,台灣肝臟移植的先驅,不僅參與了台灣首例肝臟和腎臟同時移植的手術,還完成了台灣首例無心跳捐肝者手術。李伯皇從小就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和對醫學的熱情,他的醫學生涯始於台大醫學系,並在北美進行深造學習。李醫師不僅是一位技術高超的外科醫生,更是一位深具同理心的治療者,他的經歷充分展現了其對醫學的貢獻與熱忱。

李伯皇出生於194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並在台大臨床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前往美國匹茲堡大學進行器官移植的研究。他的職業生涯包括在台大醫院擔任醫學研究部主任、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以及義聯集團義大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等職務。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用心傾聽,溫暖陪伴

陳乃菁,失智照護不孤單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

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從「換手」到「變臉」

郭耀仁,奇幻的「醫」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