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文通 圖/張武修
在一段因緣際會之下,秀傳醫療集團國際事務發展部長張武修醫師,從公共衛生的專業領域跨足到臺灣的國際醫療外交,猶如走上一條無人開闢的道路。他以醫者的關懷與外交家的眼光,肩負起臺灣醫療在越南及東南亞深耕發展的任務。他的努力帶來了驚人的成果,不僅在越南醫界中贏得高度的認同,還榮獲象徵最高榮譽的「胡志明勳章」,成為臺灣少數的「越南通」。
張武修醫師生於彰化市郊區。從小生活在一個和樂的家庭,雙親慈愛嚴謹,後隨家人遷移臺北,從家鄉的田野走進了繁華的都市。畢業於大同國小、建國中學的他,順利考上陽明醫學院(現在的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走上執醫之路,一路從公共衛生到醫療外交家,特殊經歷造就了精彩的故事。
父母親的言教身教深深影響著張武修醫師。「父親常常帶我們去打羽毛球,後來又陪著我們打網球,一直到我高中畢業。」談到這裡,他臉上露出溫暖的笑容,眼神中滿是對往日歲月的懷念。「這些回憶仍然那麼鮮明,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張武修的父親年輕時曾在日本糖廠工作。提到父親,他感性地說:「每次經過埔里的鄉間,看到那一片片的甘蔗園,我都會想起父親的堅毅個性。那片蔗園與他的精神很像,寧靜中帶著堅韌,象徵著他出泥不染、卓然有序的人生態度。」
2008年秋天,張武修在奧地利參加國際會議,突然接到姊姊來電,告知父親已經往生。「當時的我來不及與他道別,也沒能陪伴他走完最後一程,這成為我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多年來,這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張武修醫師的母親晚年開始學畫,對藝術的熱愛與投入深深打動了家人。「母親畫得非常用心,她總是細緻地記錄家中每個角落,像是父親的書櫥。還有牆上的三幅大型畫作,這些都是她精心繪製的。母親作畫時,每個家庭成員都成了她的模特兒,特別是母親的大孫女,因為當時她住得近,母親畫了她最多的畫。」張武修回憶起母親生前的藝術創作,眼中閃爍著對母親的敬愛。
醫者使命與守護生命的承諾
然而,祖母的去世,卻是父親一生中最深的遺憾。那一天, 八十多歲的祖母獨自在家照顧不到兩歲的張武修,可能因過度疲憊撞上門前的鐵馬而昏倒在地。父親發現後,匆忙將祖母送醫,但當時的醫療資源匱乏,醫生遲遲未到,最終祖母再也沒有甦醒過來。
這段經歷深深烙印在張武修的心中,讓他下定決心成為一位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醫者。「不管多晚、多困難,我都會盡力去照顧病人,不能讓任何一個生命因疏忽而被延誤治療。」他決定用一生去實現這個承諾。
求學期間,張武修展現了驚人的毅力與熱情,不僅學業名列前茅,還積極參與校內外的活動。就讀陽明醫學院時,他加入網球校隊,並擔任校刊總編輯。「當時的我每天都很忙,早上有課,下午練球,晚上編輯校刊到半夜。」
不僅如此,對知識的渴望,也讓他常常去臺大旁聽當時知名教授瞿海源、蕭新煌和李鴻禧的社會學與政治學課程。「我很喜歡這些課程,因為他們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對社會的理解不再局限於書本,而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張武修至今感謝這些課程的啟發,這也讓他決心鑽研公共衛生的領域。
陽明醫學院畢業之後,他考上臺大公衛研究所,師從王榮德與陳建仁兩位著名教授。專心勤讀,不僅獲得高考衛生行政類第一名,還拿到教育部的公費留學資格,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能到哈佛學習,是榮譽與挑戰。」這段經歷擴展了視野,也讓他在國際醫學界中奠定了基礎。
在哈佛,張武修專攻公共衛生,並取得輻射生物學博士學位。此一專業的選擇,也與他對父親、祖母以及對病人的關懷息息相關。「發自內心照護病人的健康、不分晝夜守護他們的生命,是醫者的職責」。對此,他始終念茲在茲。
輻射鋼筋危機現形後的行動
1992年,張武修剛從哈佛取得博士學位,懷著滿腔熱情回到臺灣。就在他回國的同年4月,隱藏了將近十年的輻射鋼筋建物問題浮出了水面。
張武修那天正準備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突然接到一通電話,聲音急促,話題卻令人震驚。「輻射鋼筋?」他皺著眉頭,當場放下手中的資料,臉上的神情從驚訝轉為深沉。多年在哈佛的研究讓他意識到,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建築問題,而是一起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這些建物使用了被輻射污染的鋼筋將近十年,導致許多住戶和學校學生長期暴露在輻射之中,健康風險倍增。
「這個問題不能再拖了,我們必須馬上行動!」張武修毫不猶豫地決定投入這場長期戰役,並從那一刻起全心全力研究輻射污染,先是協助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和臺大醫院,開始對輻射鋼筋受害者做健康檢查。
「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不能讓這些居民在無知中受到更多的傷害。」他語氣堅定,毫不妥協。身為流行病學專家的他清楚明白,精密的檢查是關鍵,這不僅能為受害者爭取健康,更將是後續法律訴訟的科學依據。
然而,張武修很快發現,光是醫學上的診斷與檢查還不夠。輻射屋的居民大多數對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甚至對輻射的危害懵懵懂懂。每次走進這些受污染的建築,他都感到無比沉重。他不勝感慨地說:「我們必須教育這些人,讓他們知道輻射的危害,這不是他們的錯,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應對這些後果。」
張武修開始規劃一整套健康教育方案,教導居民如何保護自己,並積極參與定期的健康檢查。他帶領醫療團隊,走訪一戶又一戶,做輻射暴露檢查,並且逐步建立居民的輻射暴露與健康檔案。「我們是在為未來打基礎,」他再三強調,「絕對不能只看今天的健康狀況,還要預防未來可能的癌症和其他疾病。」
以科學證據促成輻射屋賠償
隨著輻射鋼筋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政府終於也被迫正視這個問題。這場社會危機讓輿論沸騰,居民的抗議聲四起,而張武修則帶著他堅實的科學研究,為這些聲音背後提供了有力的數據與證據。「科學是我們最強的武器,」他堅定地說:「只有科學能證明這些居民的健康損害,並為他們爭取到應有的賠償。」
張武修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有時候感覺像是孤軍奮戰。但,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役。」在他帶領下,這場抗爭在十年後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長期的科學研究與數據積累,終於協助輻射屋居民打贏了首例國家賠償官司,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勝利,更是臺灣實踐社會正義的一大步。
2000年,陳水扁總統上任後,時任原能會主委歐陽敏盛公開承認社府在輻射屋事件中的失職,並宣布對受害者給予國家賠償。「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彷彿卸下了一座大山,「我們做到了!」張武修帶領團隊的科學研究終於轉化為實質的法律保障,輻射屋的居民不再孤立無援。
接著,臺北市政府和議會進一步推動相關法案,為登記在案的輻射屋居民提供健康補償,特別針對罹患癌症及死亡的居民給予額外賠償,也讓整個社會對輻射防護有更深的認識與警覺。「這不只是賠償金的問題,」張武修說,「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讓社會學會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如何保護未來的世代。」
從1994年之後,輻射安全促進會前後辦了24次的聯歡晚會,為輻射屋的居民提供健康促進教育和摸彩活動,成為這個特殊社群的支持與鼓舞力量。張武修參加活動時,總能看到那些曾經飽受輻射侵害的居民,如今臉上露出微笑,生活逐漸回到正軌。「看到他們這麼積極地面對生活,令人感到欣慰!」
創辦《醫望》 推動醫療進步
此外,1994年,經由醫界前輩蘇益仁和涂醒哲的推薦,以及中央研究院李鎮源院士的支持,張武修被選出,並著手創立臺灣醫界聯盟的《醫望》雜誌,這是一本專門針對醫療改革和公共衛生議題的刊物。他擔任總編輯,負責統籌雜誌的內容規劃與方向,與編輯團隊精心挑選每期的主題,涵蓋醫療政策、醫界發展趨勢及國際公共衛生議題,力圖以深度報導和學術分析,推動臺灣醫療體系的進步。
擔任總編輯的三年期間,張武修付出大量心力,確保每期內容的品質,更注重與醫界同仁的交流合作。他經常與各領域的醫學專家討論當前的醫療問題,並邀請他們撰寫文章,讓《醫望》成為醫界的重要刊物,對探討醫療政策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98年,張武修再次應李鎮源院士之邀,擔任臺灣醫界聯盟秘書長,工作重心逐漸轉向國際衛生事務,特別是推動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他不僅在國際場合積極發聲,爭取臺灣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發言權,還成為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的顧問,為市府醫療政策提供專業建議。這段時間,張武修開始展露國際衛生的外交才華,為日後臺灣參與國際衛生領域奠定了重要基礎。
畫面轉到2002年冬季的瑞士日內瓦,寒風刺骨,冰雪覆蓋的街道襯著寧靜大地。在日內瓦的辦公室內,出任臺灣首位派駐瑞士日內瓦衛生代表的張武修深感壓力,此時,他肩負著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其他國際衛生機構交涉的重任。
這份工作攸關著一個國家的榮譽和全民的健康。「我們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之外已經快30年了,因此,必須全力以赴。」他語氣堅決,眼神充滿著使命感。
SARS突圍 為臺灣爭取國際認可
2003年,全球疫情風暴來襲,SARS肆虐。張武修深知這次疫情將是臺灣重返國際衛生舞臺的契機,立即主動聯繫世界衛生組織,積極參與國際防疫協商,並提出臺灣應參與全球防疫的建議。他在與WHO的電話會議上強調:「全球的疫情防控需要每一個國家,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參與這場戰役。」他的話語打動了國際衛生組織的官員,這次發言為臺灣打開了與WHO的溝通大門。
SARS疫情最嚴重時,世界衛生組織在馬來西亞舉行了一次全球SARS大會,這場大會成為張武修奮力爭取的突破口。當他獲知臺灣有機會派遣專家參加時,立即迅速安排臺灣的衛生專家參與會議,這是臺灣首次在聯合國體制下突破參與,臺灣的聲音終於在全球衛生舞臺上被聽到了。
那次會議後,臺灣在國際衛生領域的認可度大大提高,也為後續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會議奠定基礎。張武修回憶起那段期間,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是場艱難的談判,最終我們做到了,臺灣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國際的認可。」
然而,他的工作不僅僅是疫情防控。在2004年南亞海嘯後,張武修在時任衛生署長陳建仁和接手的侯勝茂署長的支持下,和外交部一起推動行政院級「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 IHA),並帶領團隊前往災區提供醫療援助。每當他和許多國內的醫療專家走進災區,看到那些因災難而失去親人的面孔,他心中不禁感到沉重:「我們不僅要提供醫療幫助,還要傳遞臺灣的關懷和人道精神。」這次行動讓臺灣展現了在國際社會中的醫療人道關懷,也提升了臺灣在全球醫療領域的聲譽。
除了在日內瓦的工作,張武修還擔任臺灣駐歐盟衛生代表,與多個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不僅在國際衛生政策的制定中扮演關鍵角色,還促進臺灣與全球衛生體系的緊密連結。在他的努力下,臺灣終於在2009年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了世界衛生大會(WHA)。「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更是全球衛生體系的進步。」
全力推動臺越醫療合作
回到臺灣後,張武修並沒有停下腳步。他接受臺北醫學大學的邀請,擔任國際事務長,積極推動學校的國際化發展,並成功促成與全球多所知名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為學校開拓國際學術交流平台,提升了學校的國際知名度與學術地位。
張武修的國際醫療外交之路並未止步於此。2010年,他開始推動臺灣與越南的醫療交流與合作,這是一項長期的戰略合作,不僅協助越南建立醫學學術教育合作,還推動臺灣多所醫院成為越南醫護人員培訓計畫夥伴,這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總等。他總是滿懷熱情地說:「越南是我們的新興夥伴,幫他們提升醫療技術,不僅對他們有利,對臺灣也是一個機會。」
在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張武修再次挺身而出,前往越南同奈省震興醫院擔任醫療副院長,協助當地抗疫工作。當地疫情形勢嚴峻,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張武修面對這一切,毫不退縮。他站在診療室門口,對醫護人員說:「我們能做的,就是用我們的專業去幫助這些人,無論多麼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下去。」他的話鼓舞了信心動搖的醫療團隊,也為越南的抗疫工作注入一股力量。
疫情後,張武修將他在越南的經歷整理成書,出版了《越南醫記》。這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深入探討越南醫療體系的專書,張武修說:「這是我們與越南合作的成果,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書中的部分收益捐贈給越南,幫助當地青少年兒童學習醫學與復健。這不僅僅是醫療合作的擴大,更是人道援助的延續。
在越南胡志明市第10屆亞洲健康識能大會上,張武修被授予「胡志明勳章」,以表彰他對越南醫療技術提升和雙邊合作的貢獻。當他從頒獎台上走下來時,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說:「這是一場長期的合作,我們的努力不會停止。」
高端健檢是打開市場的鑰匙
張武修醫師認為,越南正處於迅速發展的轉型期,隨著民眾收入的增加,健康意識不斷提升,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需求更為強烈。尤其越南市場中缺乏高端的健檢中心,我們可以仿效「美兆模式」,以高端定位進入越南市場,設立健檢中心,為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提供專業服務。這樣的健檢中心更像是一個健康管理的平台,由越南當地的專業醫護人員負責日常業務,能更好地融入越南的醫療體系,贏得當地患者的信任,而臺灣方則可以在資本和品牌的高度上參與,擔任顧問或董事長,掌控經營策略與品牌定位,使整個運營模式雙方受益。
他期望臺灣的健檢中心進入越南後,能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協同效應,無論是醫療器材、生技製藥或是健康管理,都能夠嵌入越南市場,成為一個嶄新的經濟動力,促進臺越之間的多樣化經貿合作,並藉由這場跨國合作打響在亞洲的聲譽,成為臺灣醫療產業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若臺灣要擴展國際醫療產業,吸引更多國際人士來臺求診,最有效的策略是讓經濟部主導產業開拓、衛福部確保醫療品質。這樣的分工合作,將為臺灣醫療產業國際化帶來曙光。」張武修醫師說著,眼眸裡泛著希望的光。
張武修醫師的駐外經歷,不僅展現了他在國際衛生事務上的卓越貢獻,還體現了他對國際醫療外交的無私奉獻。從日內瓦到越南,從SARS到新冠疫情,他用行動詮釋了醫療外交的真正意義,也為臺灣贏得了更多國際上的認同與尊敬。而這一切,正是那個從彰化田野走出來的男孩,一步步走向世界的精彩篇章。
張武修
CHWAN-SHOW CHANG , M.D., Ph.D.
張武修醫師,台灣醫療外交家,現任秀傳醫療集團國際事務發展部長。畢業於陽明醫學院,並在哈佛大學取得輻射生物學博士學位。曾主導台灣參與國際衛生機構談判,於SARS疫情中為台灣開啟國際合作之門。致力於台越醫療合作,並因提升越南醫療技術榮獲「胡志明勳章」。他以無私的醫療奉獻精神,在國內外醫療界留下深刻印記,為台灣在國際醫療舞臺上贏得尊重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