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相互撫慰

(Photo by Marco Bianchetti on Unsplash

文/林思偕醫師

一位長期追蹤的氣喘病人回診。

他最近很少犯病,健康情形良好,睡眠飲食和運動都正常。

他說:「醫師,你最近是不是很操勞,怎麼頭髮特別白?」

「真的嗎?」

「嗯。你眼眶有點泛黃,可能是肝異常;你說話有氣無力,心肺功能可能不佳……你睡得還好嗎?會不會感覺胸部有點悶悶的痛?你腰圍多少?我判斷你有三高+呼吸中止症候群……」

我只好向他坦承,最近作息確實不正常,順便吐吐苦水,現在醫師不好當,疫情嚴峻,還要做研究帶學生什麼的;交換一些生活經驗。

「其實你可以試點維他命加上每天慢走八千步。」他說。

突然角色互換,他變成醫師,原來自己才是百病叢生……

「你好嗎?」在醫院以外的世界只是一種禮貌性的開場白,你並不期待他認真的回答。他不會真正告訴你他怎麼了。

但在診間裡說這三個字,是真心想知道病人好不好。並且準備專注傾聽,然後給予支持。

或許只是頭痛、一個膝蓋腫脹、一點心悸……只要有點好奇,往往病人會把他的人生和盤托出,超過一個器官的範圍……他假定我關心的是他「整個人」。

久而久之,這樣的醫病互動會變成雙向,互有往返。病人會問我是不是很勞累,工作順不順利之類的。

於是我會聽到:「醫師,你還好嗎?」

其實我是醫師,怎麼會不知道自己好不好。醫病間隱然有一條屬於專業的界線,但當我對一個病人很熟的時候,他會偶爾逾越這條界線。

那時,我不但不會覺得突兀,反而會感到一種溫暖的連結,不自覺把自己的事情掏心掏肺告訴他。

在我眼前,病人不只是一堆症狀的組合。病人看我,也不會只是知識與技能的供應者……確實,有時候會覺得自己不正常。我懷疑的看著周遭的人:生活那麼艱難,他們怎都沒有察覺?

我依然看診,依然愛我的家人和工作。但我知道自己在硬撐,越來越不能勝任。感覺一事無成。 此時最好的處方是:一直守在病人身邊,傾聽並一起凝視苦痛。有時候我給病人的「藥」,會反過頭來救了自己。慢慢的,病人緩解了我的憂鬱症。

本文經林思偕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病歷的彼端,未盡的故事》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不婉轉

偏鄉醫院的研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