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壓力症候群 正隔離了全世界的心

(圖/黃軒提供)

文/黃軒醫師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裡,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

“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

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裡,stay home 」

COVID-19 肆虐全球,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

這些家暴數據,也真的隨著疫情爆發,而一直增加,全球皆如此。例如:巴西、西班牙、希臘等國,家暴專線通報數,都出現2成以上的增長。

台灣地方政府的發現:新北三月家暴通報案件數較去年同期暴增近三成。家暴通報案件數較去年同期暴增近三成。

台灣中央政府的發現:根據衛福部統計,自去年初疫情發生以來,1至3月,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約3萬2,000件,與前年同期相較,約成長5%。全國家庭暴力通報案件約3萬2,000件,與前年同期相較,約成長5%。

在疫情下,真實的氣氛⋯⋯

在 2013 年,針對世界各地五大洲 42 個國家收集了 8,943 份樣本(男性4,013,女性 4,887)。在這篇研究結果中發現,在社交區域當中,人們傾向和陌生人維持 135.1 公分左右的距離,在和朋友相處時,則維持平均約 91.7 公分的距離,最後,在和伴侶相處時,則維持 31.9 公分的距離。而距離愈靠近,吵架的機會愈增加。原來天天「零距離」,不會確保「零吵架」的?

“原本是避風港的「家」,在疫情期間,卻成了親情煉獄。”

“原來天天「零距離」,不會確保「零吵架」的 。”

這些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我們專家學者,現在叫「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

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

去年(2020)進行的【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的一項研究,針對美國和加拿大7,000名的一般民眾的心理測試。

研究人員已經初步有了發現:加拿大和美國的民眾,目前已經開始有25%民眾,符合了這個新詞的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CSS)!

這些症候群表現在日常行為,會有完全莫名行為出現:

個人的壓力行為(Personal Stress Disorder)出現:

  • 常常追著COVID -19 劇情(不看了很焦慮,看了更焦慮)。
  • 夜晚驚醒,起來檢查網路任何COVID-19資訊。
  • 產生易怒,情緒不穩、什至歧視(Xenophobia)仇恨、心理變態 (Psychopath)等等,至終引發暴力事件發生。例如:最近一個月內連續發生三起隨機殺人案,其中兩人身亡、一人重傷,震驚全台灣。
  • 對於身邊接觸的物品,產生了非常不安情緒(拿著瓶瓶罐罐,到處都在一直噴…)。

社會壓力行為(Social Stress Disorder)出現:

  • 上學行為改變了,學生們很喜歡到學校,這情況已經不允許了。所有課程都設計在網上。
  • 上班開會模式改變了,取而代之要常用視訊會議叮嚀工作。
  • 一群朋友再不能去shoppping 逛街或餐廳,紛紛在家,只有靠[吳伯益]或[婦胖達],解決自己三餐溫飽和生活習慣的用品。

這社會,因為疫情,大部分都歸縮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也剝奪了人際關係真實的交流。有時你問這些人或勸這些人不要這樣,你會發現他們會聽了而莫名又不懂,反覆出現了不良適應的反應,其實,他們不是故意的,因為這些都會是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出現,不得已的壓力行為,我們得有「同理心」面對。

在COVID-19 下,個人壓力行為模式出現、社會壓力行為模式出現,也就產生了這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

真實世界,被隔離(quarantine)了

這同時也告知全球的人類,其實COVID-19 不只改變了人類的生命存活率或免疫能力,同時也正在改變人類的心理行為:

COVID-19 正在把全球的真實世界隔離(quarantine)了,我們全球紛紛祭出封城,封市,封國,封邊界,其實也封鎖了人心的一切,而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應景而生⋯⋯

這個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發生在全球,告訴我們:

這是目前活著的世界,我們唯有重新調整腳步,才能找到自己心裡壓力平衡(Stress Balancing)的適應。

如何克服COVID 壓力症候群?

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

面對全球COVID-19大流行,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人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面對封城、限制行動、工作經濟停滯,開始影響每個人心裡情緒中。心理學家,創造了「COVID壓力症候群」,一個新詞,來描述疫情大流行下,民眾心理的情緒影響。

避免過度依賴社區媒體訊息

整天在家,會有太多的COVID-19 資訊。有些人會產生了,強迫性一直反覆查閱社交媒體,所有關COVID-19 的報導,以為這樣的行為,會使個人情緒壓力,受到很好控制。

其實你可以:

  • 訂閱固定新聞報導,也就是訂閱你僅生活需要的每日新聞即可。
  • 每天只要檢查一次或兩次可靠的主流新聞來源。
  • 你的社群媒體,僅有最親密朋友和家人的互動訊息。
  • 在自己的社區媒體談正向力量的事情。
  • 你反過來,什至可以教育或鼓勵大家一起面對COVID-19做些益智遊戲。

當我們在疫情大流行,或對某疾病感到不知所措時,現在人通常會嘗試在屏幕(電視,筆記本電腦,社區媒體等)中在找尋答案,而迷失了自我。

已經有很多研究証明,一直在上網,人的腦筋會麻木,也會一直在虛擬世界尋找溫暖;而這個人情緒壓力,往往卻在關閉電視或關閉手機後開始出現。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網路沈迷,那麼會令人上癮。而每當我們離開網路時,心理就會感到被懲罰。

其實你可以:

  • 在家起來走動,什至運動,體操
  • 和家人玩棋盤遊戲或做拼圖
  • 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 和家人一起完成一項工作
  • 窗邊遙看賞街頭或遠處景點

其實,以上一切,就是要叫你離開手機或電腦或電視(當然你可以把手機封鎖在抽屜,僅固定的時間使用)。

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

其實你可以:

  • 和家裡的人保持說話聊天,是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最佳良藥。
  • 可以每天一起做家事、娛樂和祈禱,甚至每次只有幾分鐘。
  • 簡單的,有意的活動,可能例如一起洗碗,玩幾張紙牌,討論一天中最美好、愛護和支持彼此的生活。
  • 別忘記給朋友和遠方的家人打電話,發消息或發短信,以確保他們沒事,並加強了您人際關係的支持系統,尋求心理支持。

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

社交距離安全或限制的行動,並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如果您的情緒壓力失控,已經影響你和家人衝突,什至自己有暴力傾向,其實可以尋求心理治療專業幫助,因為人們可能因為禁足或行動限制,得天天在家裡,悶悶不樂而情緒低落引起,若你有受到暴力影響,也記得尋求協助的。

本文經黃軒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黃軒醫師說: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正隔離了全世界的心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不婉轉

偏鄉醫院的研究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