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志遠醫師
在回來現在服務的一級醫學中心之前,我也曾經在幾家小醫院待過。我必須說,基層醫療的行醫環境與生態完全不同。
先不論醫師的能力與醫院的軟硬體設備(其實基層醫療的醫師,技術與經驗不見得不好,很多都曾經是大醫院的一方之霸),民眾對待不同層級醫院的態度完全不同:病人死在大醫院,是真的回天乏術;死在小醫院時,家屬有時候無法理解是病得太重,而是醫院沒弄好~
即使眼前複雜的病情,對大醫院或小醫院都一樣困難,但必須坦白講,大醫院裡有同事能商量、有老師能請教、有強大的後勤設備來支援,對第一線人員的壓力能緩解不少。
我在基層醫療時遇到過搞不定的狀況,深刻體會過孤立無援的痛苦,必須按奈家屬的不信任,八方聯繫在大醫院服務的老師或師兄弟後續照顧,有時候還被人家酸說是幫我「收爛攤子」~
前不久的故事,有天某位同事打給我:「我有個朋友在xx醫院開刀,據說開完之後恢復不好,可否轉來本院,請你接手照顧?」
同事的請託,我當然是一口答應。
對方醫師希望能與我電話說明狀況,而非透過文字病例,於是我們通上了電話:「病人的胃破了一個五公分的大洞,我本來想直接修補,但是洞太大補不起來,而且病人狀況也很不穩定。」
「破洞有五公分大,恐怕真的不好補,有可能要把部份胃切除,保留組織較好的部份。」聽完前手醫師的描述,我說了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應該要切胃,可是坦白講,我已經太多年沒做這個手術了,有點沒把握…」先前的寒喧中,我知道對方是比我資深許多的前輩,但也在基層醫療服務幾十年,不常遇到複雜的病例也很正常。
「所以你在手術中做了什麼?」
「我把腹腔盡量洗乾淨,放了引流管讓感染源流出來,其他的我真的不敢弄。」
「好的,那我瞭解了,快點轉過來吧!」
其實我很感謝他沒有在沒把握的狀況下硬幹,也很誠懇地告訴後手醫師他遇到的困難。電話放下,我大概已經知道該怎麼做,雖然我相信手術一定很困難,風險也一定很高,可是後線醫療有後線醫療的責任。
病人抵達急診時狀況很糟,我向家屬說明了必須再次手術的建議,也解釋了有極高的死亡風險。
「我知道!前一家醫院的醫師有跟我說。他說他那邊處理不來,所以要轉給你。」家屬講這些話的時候,語氣略帶不滿。
「不能怪人家,病情有時候比想像中複雜,至少他馬上做出轉院決定,而不是留在手上繼續處理。」
手術真的滿困難的,前一位醫師一點都沒誇大,我費了一番力氣才把爛掉的胃給切下來。後續在加護病房又努力了幾天,才終於能夠轉到普通病房。
一週後順利出院。
家屬很感謝我,也不再對前手醫院與醫師有抱怨。
對於有強大的後勤支援與家屬端的信任,我充滿感恩。但對於前手處理的醫師,我也感謝他願意無私地告訴我遇到的困難,讓我能多些準備。
或許當年那些經歷與曾遇到的挫折,今時今日都讓我對整件事有更圓融的處理。
本文經傅志遠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轉診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