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志遠醫師
急救的流程是固定的,心臟按摩、某些特定的心律需要電擊、每三分鐘打一隻強心劑。一般來說,急救三十分鐘無效,就會宣告病患死亡。
坦白說,有些病人,在一開始急救之初,我們大概就知道救不回來,因此三十分鐘只是一個程序,一個盡到醫療職責的程序;或者說,面對這類存活機會的病人,時間一到我們就會中止急救,開始大體整理程序,也避免繼續急救造成更多傷害(破壞)。
前幾天急診送來一個嚴重外傷的病人,到院時沒有血壓,只有微弱的心跳,我在超音波底下發現腹腔有大量出血,下一步應該是快點輸血並盡快將病人送進手術室。
可惜沒過幾分鐘,連心跳都停了,想必是出血量太大。
住院醫師第一時間跳上去壓胸開始CPR,護理人員抽藥打強心劑,並口述急救開始的時間(我們會用這個時間,做為急救三十分鐘的依據)。
「拿開胸包來!準備開胸!」我回頭向護理人員下令。
「開胸?」住院醫師有點疑惑。
「對,腹腔在流血。急診開胸的目的是把主動脈夾住,或許能夠控制血不再流進腹腔裡,出血控制住再搭配輸血與CPR,可能還有萬分之一的機會。」
我之前的文章有寫過這個術式,這是外傷醫療的極至處理,需要技術、膽識還有運氣(無論是病人的運氣還是醫師的運氣),醫學文獻上提及成功率極低,但萬不得已時可以一試。
胸腔劃開,我用主動脈鉗夾住主動脈,住院醫師接著直接用手一下一下壓著心臟,但是一點反應也沒有。
「做到這樣,真的盡力了,如果三十分鐘沒有回來,就結束急救吧!」就如文獻所記載,這些年我雖然做過幾例,當然是失敗的多,成功的極少。所以當病人對我的處置沒有反應時,並沒有太意外。
「欸!欸!欸!有喔有喔!」突然住院醫師的聲音高亢了起來,「心臟在跳!我有摸到!」
這是一種直接觸摸到生命的感覺,我以前感受過,今天這位住院醫師也感受到了,這種強烈的感覺畢生難忘,一條命在你的手上起死回生。
「太好了!繼續!我們快點聯絡手術室,希望能幫他撐到開刀!」我趕緊聯繫當天負責手術的醫師,他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整個急救室的士氣是高昂的。
旁邊幾位來見習的學生嚇傻了,想必他們從來不知道,原來「命要這樣『救』」。
可惜沒幾分鐘,心跳再度停了下來,心電圖雖有起伏,但卻只是隨著醫師的手擠壓而變化,幸運之神不再降臨。
後續的手術自然也無法進行,我指示著將病患大體整理乾淨,傷口處理漂亮一點,讓家屬見最後一面。
整個工作氣氛瞬間變得低落,雖然早知機會渺茫,但中途戲劇化的轉變反而加重此刻的挫折感。
「再給我幾分鐘,我再試一下!再打最後一隻強心劑!」住院醫師的手,仍是一下一下地擠壓著心臟,我相信他期待與等待著奇蹟再臨。
我完全可以理解這種感受,「再讓我拚一下」的感受,「再給我(病人)一點機會」的感受,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有的感受。
醫師仍不死心,可惜病人心已死。
然而唯有這樣的積極搶救與不肯放棄,也才對得起「盡力」二字。
本文經傅志遠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再給我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