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 編輯部

乖孫也要當醫師

阿嬤說:「林醫師,對不起來晚了。因為我生病住院,孫子在旁邊陪我,沒辦法帶他來,錯過了上回的約診。我昨天才出院。」「醫師,我這乖孫在附近診所看很久,都沒好。你知道嗎?他竟然對我說,『帶我去看林醫師,一次就好了。』」「他聽說你要看他,從樓上用衝的跑下來耶。」

Read more

雜感

前幾天有場演講,對象是一般民眾,所以我談了些行醫的心得,也講了許多病人的故事。會後的提問時間,幾乎固定的問題都是「你為什麼會想當醫生?」、「你為什麼會當科外科醫師?」「你為什麼會當外傷醫師?」有位聽眾問了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你是不是因為喜歡救人才當醫生?」

Read more

照護與被照顧

幾天前他已經告知病人的女兒要有心理準備。她總會為爸爸小小的症狀變化而憂心不已,有點過度警覺。她沒有安全感,希望他說點安慰的話,老是問一些他答不出來的問題……李醫師檢查完病人, 確定病人時間不多了。他的女兒在一旁啜泣。「醫生。我爸爸快死了嗎?」

Read more

走過哀愁,成就美麗

蔡輔仁,甘做罕病的無名英雄

「通常診斷出一個罕見疾病,要經歷過15個醫生,被誤診3次。即使是專精罕病領域的醫師也不一定能馬上做出正確的診斷,因為他可能這一輩子都沒看過這個疾病。」蔡輔仁說出當時的困境,「不過還好台灣的遺傳領域都很團結。」蔡輔仁一步步實現他的想法,改變制度,終於將罕病醫療從一片荒漠走成繁華的綠洲。

Read more

蔡輔仁

FUU-JEN TSAI, M.D., Ph.D.

台灣遺傳學研究重要推手,罕病專家。感於與歐美種族基因差異大,為台灣遺傳疾病的病患建立了本土基因資料,協助產前診斷,讓。為強化罕病藥物流動,成立「罕病藥物物流中心」,解決藥品不足及用藥延誤等問題。2006年推動二代新生兒篩檢,為先天疾病的患者帶來更好的照護。

Read more

病至安靜無聲

嚴重憂鬱症個案可能缺乏與人說話的動機以外,思覺失調症的負性症狀裡頭,也包括了話語貧乏(alogia)一項。不動,不說話,活著植物般的日子,一天一天像是葉片往下掉。時常看到他們在椅上坐著,盯著大廳裡的電視,眼神卻聚焦在更遠的地方;像是什麼都看到了,又彷彿什麼都沒看…..

Read more

九品脫:打開血液的九個神祕盒子,探索生命的未解之謎與無限可能

「媽咪,羊皮毯上有血!」我八歲的兒子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指著那一塊鮮紅驚呼著。這真是再尷尬不過的時刻了。身為一個婦產科醫師,我知道總有一天會跟阿永談女人來月經這件事。我曾經想像過跟他談月經的場景,那應該要是一個設計好的教育時段。但,不是現在啊!

Read more

我們認識多久了?

幾年前的一場車禍,一位腳踏車騎士被撞得肚破腸流,又被輾斷一條腿。我幫他的肚子開過好幾次刀,把出血控制住,做了暫時的人工肛門造口,解決了腹膜炎造成的感染;骨科醫師也幫他清創好幾次,最後不得不還是截肢了。命大出院之後,一直在復健科治療…..

Read more

我不會有事的

李醫師是執業25年的腸胃科醫師。為病人作了數不清幾次的大腸鏡檢查。七十幾歲的王老太太,孤獨一人,開朗而健談。他為她做完檢查幾個小時後,就知道不對勁了。雖然填了同意書。上面明載可能發生腸穿孔的併發症。李醫師依然内咎,自責:她那麼信任他。這不該發生在她身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