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尋常與繁華

鄭淦元,陪精障者找到自己的路

「當我們擁有尋常,才能遇見繁華,繁華過後,依然尋常。」榮總玉里分院復健精神科主任鄭淦元分享,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他從尋常出發,幫助受精神障礙所苦的病患恢復繁華,但事實上,「對精神病患而言,內心真正的繁華,是走入尋常。」

Read more

點亮醫病關係的溫暖火光

賴其萬,醫學教育的無任所大使

那天的病床上是一位坐骨神經痛的女病人,貝克博士檢查前先回頭請護理師幫他找個小棉被,放在病人兩隻大腿之間。「我當時不懂為何要拿棉被,但接下來教授抬高病人的一側大腿進行拉塞克氏徵象檢查確認坐骨神經是否受壓,那一刻我才驚覺老師是先幫病人遮住最私密的地方,讓她不會尷尬羞怯…」

Read more

心之所在,就是故鄉

洪德仁,小鎮醫師的健康社區夢

「加拿大以前做過一個調查,影響健康的因子,50%是生活型態、20%是物理環境、20%是遺傳因子,醫療只佔了10%。」洪德仁說,「所以要改善民眾的健康,一定要先從社區總體營造著手!」而除了參與社區大小事務,洪德仁更早在30多年前就成立了「厝邊好醫師聯誼會」,成了現在居家醫療的雛形…

Read more

唯有夢想,才是不老的靈藥

王乃弘,百年光田的健康守護

「人活到80歲,就好像被社會拋棄了,旅遊團不想接、保險業務員閃得遠遠的、搭公車時被另眼相看…但只要給我們機會,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賴爺爺在旅途中三次胃出血,但依然咬牙歸隊完成環島的原因讓王乃弘領悟:「原來夢想可以讓每個人的生活再次發亮,而圓夢的過程更能激發人的生命力!」

Read more

病痛的時候,我們陪妳一起走過

張金堅,乳癌防治的守護者

有一位七十幾歲的阿嬤,她的乳頭都已經潰爛了,卻因為太傳統,不敢把這樣的私事告訴家人,直到乳房都流血了,貼心的孫女才發現阿嬤的衣服上有血跡,才趕快陪她緊急就醫…張金堅想,「不能再讓病友等到有狀況時才來就醫了!平時就要將乳癌防治當作一個健康的重要觀念,跟民眾宣導,讓他們知所預防!」

Read more

願世上不會再有聽不見的聽障兒
許權振,帶領聽見世界的美好

提議將電子耳納入健保給付的許權振振振有詞:「不要只看到他的價格貴,要看這筆錢花下去後創造的價值!一個原本聾啞的孩子,可以變成能正常生活,與社會接軌的人;從需要社會特別照顧,變成可以貢獻社會的人。一個機器改變人的一生,這是一個CP值多麼高的東西?這也是我們耳鼻喉科醫生一直不斷爭取的原因!」

Read more

走過哀愁,成就美麗

蔡輔仁,甘做罕病的無名英雄

「通常診斷出一個罕見疾病,要經歷過15個醫生,被誤診3次。即使是專精罕病領域的醫師也不一定能馬上做出正確的診斷,因為他可能這一輩子都沒看過這個疾病。」蔡輔仁說出當時的困境,「不過還好台灣的遺傳領域都很團結。」蔡輔仁一步步實現他的想法,改變制度,終於將罕病醫療從一片荒漠走成繁華的綠洲。

Read more

堅持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李茂盛,從無到有的生殖醫學傳奇

「中山醫比不上大醫院,沒有儀器設備,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利用,所以我就勉強在廁所旁邊拉出一個兩三坪左右的地方開始做實驗。」李茂盛回憶道,「大多數的設備都是台灣還沒有的,可是我從沒有打算放棄,我一直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他笑著繼續說:「後來大家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像台大這樣一流的醫院做不出來,中山附醫卻做出來,而且還在廁所旁邊!他們便對我另眼相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