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興

CHENG-HSING KUO, M.D.

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2019年醫療奉獻獎得主,近十年台東有近3成的新生兒都由他接生。父親的一句:「哪裡最需要你,你就去。」因而決定與家人定居在這片美麗又充滿人情味,醫療資源卻嚴重匱乏的地方,守護產婦與新生兒們的健康與笑容。

Read more

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

大部分的病人或家屬並不具備醫學專業背景,即使醫療團隊盡量用淺白的方式來說明,也很難在短時間消化大量的專有名詞與相關醫學資訊,更何況是面對威脅生命的癌症,光聽到癌症二字腦中就亂成一團。回去之後親朋好友可能又提供了更多的意見,這些狀況都會讓病人與家屬陷入更大的抉擇困難。

Read more

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

A同學:「你不可以坐在那個椅子上,那是老師的位置。」亞斯同學很生氣地問:「為什麼?」B同學:「那本來就是老師的位置。」亞斯同學:「誰說的?」、「誰規定的?」他被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評論激怒,幾乎是怒吼著說:「你們都去死啦!」順手把手上的課本丟向同學。短短幾分鐘,整間教室成了戰場。

Read more

穿越沼澤森林只為信守承諾

這片沼澤森林佈滿溪流,小路狹窄顛簸,樹枝和植物長得很長,劃傷我的手臂,時不時就有樹幹擋住去路。或是只有一座由樹幹搭成的橋,一次只能通過一台摩托車。途中,一位婦女走向我們。當她聽到我們的疫苗接種活動時,她淚流滿面的說她的五個孩子死於麻疹,並懇求我們為剩下的孩子接種疫苗。

Read more

「你有醫療列車? 我有病人給你」

「好的,讓我們去看看你的病人。」 一名開放性骨折患者的傷口很大,雙腿接受負壓引流。這孩子情況相當穩定,但病情嚴重。我們與孩子的父母交談,詢問他們是否想要進行醫療撤離。 第一位母親說:「我希望我的孩子獲得醫療撤離,我認為這是我孩子保住雙腿的唯一機會。」孩子看著我們說:「我想再走路。」

Read more

人生里程碑

每一個熟練的動作,背後都是沒日沒夜的練習;每一個成績或成就的背後,都是無止盡的付出。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某個值班夜,重大外傷內出血的病人躺在手術檯上,脾臟撕裂傷需要立即摘除脾臟與止血。我只用幾分鐘就把出血控制住。住院醫師很震撼於我手術的速度,我也只能跟他說:「練習,多開就會了。」

Read more

鄭淦元

KAN-YUAN CHENG, M.D.

台灣東部偏鄉執業之精神科醫師。因在碩士畢業論文中理解精神復健之重要,一腳踩進社區精神醫療領域,創設精神障礙者之「同儕支持社區家園」服務。深信擁有「尋常」生活是屬於每個人的幸福,回歸常態的社會支持才是台灣發展本土化社區精神復健之圭臬,以發展台灣精神障礙者之同儕支持服務為志業。

Read more

尋常與繁華

鄭淦元,陪精障者找到自己的路

「當我們擁有尋常,才能遇見繁華,繁華過後,依然尋常。」榮總玉里分院復健精神科主任鄭淦元分享,作為一名精神科醫師,他從尋常出發,幫助受精神障礙所苦的病患恢復繁華,但事實上,「對精神病患而言,內心真正的繁華,是走入尋常。」

Read more

烏克蘭|生活在轟炸之中的馬里烏波爾

我出生在馬里烏波爾,在這裡度過我的一生。我在這裡受教育、在這裡工作,在馬里烏波爾渡過了美好時光。當無國界醫生決定錄取我時,我很開心能從事這份有意義工作。在馬里烏波爾的日子曾經那麼地好。然而,一夕間,這裡成為真實的地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