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

剛去美國的時候,老板的研究團隊正在重組(有些人事的事,不是我這個「客人」或「外人」插的上手),我能做的事就是沒日沒夜輸出資料、算統計、投稿、寫論文。當時團隊裡有戰力的,就只有我一個,從地球另一邊飛過來的研究員。老板很信任我,把整個資料庫交給我處理,也常在午餐時間跟我聊些事,或許一個與他們沒有利害關係的外國人,反而可以講點話…

Read more

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被稱為「草莓族」,被譏笑我們這些年輕人動不動就離職、時不時就抱怨是顆「爛」草莓。難道真的是因為抗壓性太低,才會一直覺得忿忿不平?還是因為學校教會我們批判性思考,要有承擔及發聲的勇氣,「害」我們變成這樣?

Read more

「我們已是他們僅剩的選擇。」

衝突逼近赫拉特時,人們都非常擔心,我也不例外。3個小時內,塔利班完全控制了這座城市。
目前,我們是在赫拉特工作的唯一國際組織。以前,我們還可以把人們介紹給其他醫療機構,但現在我感覺,當人們來找我們時,我們是他們最後的選擇。我們現在有更多的責任,更多的挑戰。有很多工作要做。

Read more

書寫的意義

二十幾年前在美進修時一次劇烈的咳血,我引以為傲的年輕肉體出現裂縫。我想停下手邊工作, 搭機返台。 一位善心的醫生細心診治我, 並充滿悲憫的說:「 你這種情形,上飛機也危險。」

Read more

安欣瑜

HSIN-YU AN, M.D.

2009年八八風災時與住在阿里山上的父親失聯,參加救援隊徒步上山運送物資。感於山區醫療資源不足,決定留在嘉義照顧山區居民健康。
長期在阿里山巡迴醫療、駐診及居家醫療,希望能突破現行健保醫療架構,以人和家庭為中心,結合健康促進、醫療和長照,做到部落整體照顧。

Read more

學習障礙──逃不出的學習噩夢

我的女兒安安,早產,八百多公克,產程缺氧導致腦性麻痺,醫師說她這輩子注定癱瘓。我積極地帶她復健,期望她能夠行動自如;參加認知課程,希望她能夠與外界對話。我心裡早有準備,她就是個學習很慢、很慢、很慢的孩子。我以為心態上做足了萬全的準備,但行動還是跟不上情緒……..

Read more

遇到問題的態度

今天晨會是一位我很尊敬的前輩演講,他談了自己這些年做研究的心得與給年輕醫師的建議。由於我們研究的領域不同,坦白說,演講中許多和實驗相關的細節我是真的不太懂,不過裡頭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
「看到問題的時候,就是研究的契機。」

Read more

好日子與壞日子

我握著他的手,看著他喘。 他說: 「你最好趕快做點什麼, 我快死了。」 上氣不接下氣。我情急之下: 「老伯,我知道您的感受, 您會沒事的。」 其實我不知道他的感受, 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到明天。 我只是虛張聲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