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

電腦上的待診病患名單一直增加中,每看完一個,名單上又增加兩三個…沒有人有時間停下來喘口氣。「我已經等了很久!都沒有醫生過來看我!」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大叔,忍不住向我們大吼,看起來應該是骨折了,可是比他嚴重需要先看的病人很多。

Read more

追求完美,止於至善。

我也曾經,把外界的評價作為快樂的來源 ,發現自己逐漸失去自我慰藉的能力。於是我用寫作反思, 企圖縮短醫生與凡人之間的距離。醫生並非超人。 和病人一樣, 我們也必須吃,睡,呼吸, 休息,運動,玩樂,並承認自己不完美。

Read more

倖存者故事:在利比亞,沒有人是安全的

「黑佬!誰給你權利喊累了?」他們用槍猛打我的頭,然後是我的背和全身。他們偷了我的手機、錢、我所有的財物。我全身的衣服都沾滿了血,我自己包紮了我的頭。他們打我的眼睛,我再也看不清遠處的東西,太陽很大的時候也看不清楚。

Read more

謝景祥

CHING-HISANG HSIEH, M.D.

謝景祥積極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勇於向總統、衛服部部長進言,並大力宣揚「預立醫療決定書」,陽明醫院更提供免費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於此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人數,高居全國醫療院所的第2名。

Read more

不忘初衷,迎向善終

謝景祥,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傳教士

「每位醫學生都不斷被教育,就算僅有一絲絲生機,也不可放棄救治。」謝景祥嚴肅地說:「老師從來沒教過我,什麼人不要救。」他可以體會家屬的感受,但此舉違背了他奉行多年的醫學信仰。內心交戰許久後,思及「如果我是那位躺在床上的病患,也不希望身上插滿各種管子」,決定應允家屬拔掉呼吸器的提議…

Read more

簡介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

這幾個月,身邊的一位擔任住院醫師的朋友,跟我講說他現階段所遇到的問題,跟我講說他近期很低落、很難過,不想再繼續做下去了……當時,我覺得他只是一時的發洩,但再次跟他交流,也才確認了他其實真的已身心俱疲……

Read more

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

我們都希望活得精彩,於是在每天的日子裡一步步開拓、創造人生。有些人忙得不亦樂乎,有些人玩到樂不思蜀,還有些人選擇淡泊恬靜,只是不管哪一種生活,都經常會被問到:「這是你想要的嗎?」此時,你的回答是什麼?

Read more

動力與熱情

前陣子有朋友跟我聊到我最近的工作:「你都那麼資深了,怎麼還要搞這些事?為什麼不讓下面的人去做?」「我就是下面的人。」找到動力與熱情,上面下面又何妨?

Read more

我就是知道

每次上完復健課,媽媽總是帶她到醫院陽台去曬曬太陽。
「那兒最接近上帝。她喜歡陽光灑在臉上,任微風吹拂的感覺。」
「你怎麼會知道 ?」我問。媽媽以堅定的眼神告訴我:「我就是知道。」
我永遠記住這位媽媽的臉。戴著疲憊的面具,像哀傷的小丑,笑容是畫上去的。不斷耐心擦拭孩子嘴角流下的口水,親吻她沒有微笑的臉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