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醫療診脈,開人文處方 吳明賢,醫者俠客行

五月梅雨前的溽暑,走進台大醫院二樓會議室,牆上掛著兩幅墨寶,一邊是「羣賢畢至」,一邊是竹雕《心經》。一席白袍、雙鬢貼耳的吳明賢走了進來握手寒喧,雖是初見,卻像熟識老友的重逢。

他拿著加註筆記的採訪大綱,對時下的醫療文化、全民健保制度有著深刻的反思與針砭。他說,台灣醫療正面臨嚴峻的高齡化、少子化問題,如同武俠小說裡的俠客遭遇「雙刀流」高手的挑戰。

善惡分明 行俠仗「醫」

今年58歲的吳明賢,是二戰後嬰兒潮世代最後一年在嘉義出生的,家境清寒,爸爸做棉被生意,媽媽家管,生了三個小孩。身為家中長子的他,常需幫母親做家庭代工,但考試都拿全校第一名。

有一次小學老師來家庭訪問,發現他都是在床上念書,驚訝到不行,到處跟人講:「吳明賢家裡沒書桌,都可以念到全校第一名!」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很會念書,也很喜歡念書,什麼書都讀,而且一讀就懂。

天啊!上學之外,他還要幫媽媽做家庭代工,帶弟妹,怎有時間念書?而且那個年代課外書不普遍,價格也不便宜啊?

他笑笑說,除了小學課本,嬸嬸家佛堂裡眾多的書籍及佛經是他的小天地,寒暑假只要一有空就泡在佛堂裡,最喜歡讀的是《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版本),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印象深刻。

國高中時他更是迷上報紙連載的武俠小說,金庸小說是他的最愛,影響也最深;嘉義高中二年級時,心中即有當醫師雖然不能「行俠仗義」,但可以「行俠仗醫」的念頭。

國小、國中、高中,吳明賢一路上都是學校的風雲人物,高中考大學時,在校長、老師的鼓勵下,更以台大醫科為目標。不過,他也悄悄地透露,他曾經「移情別戀」,一度受到美國發展太空科學的影響,想改念物理,以後出國留學當科學家,但最終因考慮家庭環境不允許而不得不作罷。

儘管有這段小插曲,他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台大醫學系,讓父母親笑不攏嘴!在南部,家裡有一個小孩當醫師、開醫師館,可說是光耀門楣、榮耀整個家族的大事!當時人人認為,當醫師除了名聲好,更能賺很多錢。

「其實收入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啊!我也是當了醫師才知道。」吳明賢笑著解釋,台大醫院是公務體系,薪水跟公務員差不多。但他無怨無悔,一生奉獻,「畢竟行醫本來就不應該以利益為導向。」

行醫之前先做人 當事業還要當志業

台大醫院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即「行醫之前先做人」。

僅僅七個字,卻富含了崇高的精神,吳明賢娓娓說道:「這是日據時代高木友枝校長(當時台大醫學院長)奠定的,要求醫師把醫療當事業的同時還要當志業!迄今我們很多的老師都把這句話奉為圭臬。」

他強調,醫學人文素養關係到醫師的價值觀,進而影響病人福祉,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病的時候往往都是無助的、茫然的,醫師說什麼就會聽什麼。但如果醫師沒有利他的觀念,就可能會做出一些奇怪的事,例如輕症重治,或用最昂貴、而非最合適的方式治療,比如用達文西手臂開兩公分的子宮肌瘤等等,病人不知道什麼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這樣的事在近幾年愈發層出不窮,吳明賢不禁嘆了一口深深感慨:「醫師處理的是活生生的人,人命關天啊!」

他補充說:「不是說醫師不能賺錢,而是假若醫師只為了賺錢,就對病人做出不利的選擇,比如選擇最貴的治療方式或做過多不需要的檢查,病人付出高額的代價還不見得能夠治癒,最後就會讓病人對醫師、甚至整個醫療系統都不信任,更會導致醫療資源嚴重浪費。」

尤其現在的醫療制度(健保)是做愈多、賺愈多,這已誤導年輕醫師,讓他憂心忡忡。所以他常跟醫學院的學生說,「醫師如小說裡武功高強的人,可以是見義勇為的大俠,也可變成攔路搶劫的綠林好漢。要如何選擇?完全在一念之間。」他相信台灣醫師專業度是夠的,但這群人很會考試、很聰明,智商比人家好的孩子,卻不見得比較有愛心,也不見得志向高。

他點出台灣醫界目前面臨的更大問題:「高齡化及少子化」。這使得某些專科有一堆人搶破頭,某些專科卻乏人聞問。

「過度專科化會導致醫師見樹不見林,只看病而無法全人醫療,因此醫療體系會大失衡。」吳明賢認為,台灣醫療現在正受此「雙刀流」的嚴酷挑戰。

四位恩師言教身教

回憶起在台大的求學時光,吳明賢說有四名恩師的身教與言教影響他非常深,讓他學會在醫療專業上的「深度」、「高度」、「廣度」及「溫度」。

賴明陽教授是引領吳明賢走入胃腸肝膽科的貴人。「賴教授對學生很嚴格,但對病人非常好。每次做完肝臟穿刺後,他擔心病人會內出血,都直接睡在醫院,而且隔天就會跟學生要穿刺報告的結果。如果報告還沒出來,還會要我們直接去找病理科醫師看報告。」賴教授為病人著想的精神,教會他專業的「深度」。

中研院院士、被稱為「台灣肝帝」(肝臟領域裡的皇帝)的陳定信教授是吳明賢當胃腸科醫師時的主任,也是提拔他進入台灣消化醫學會任擔副秘書長的師長。「陳教授非常重視研究,認為醫師把看病的研究心得發表出來,告訴其他醫師一起治療,可以幫助到很多病人,這就是行善的力量。」吳明賢說,教授教會了他行事的「高度」。

林肇堂教授是他博士班的指導教授,也是首位系統性探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的改革者,並驗證三合一療法可治癒幽門螺旋桿菌。吳明賢說,林老師堅持「醫師是助人的行業」這樣的理念,對學生有很大的啟迪作用。林教授和其他領域的老師維持很好的關係,教會他跨領域的合作的重要性,也就是「廣度」。

最後一位是前副總統陳建仁教授。他除了是吳明賢博士班另一位指導教授,也帶他看見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的重要性外,陳教授對人的關懷與對學生的照顧,教會他為人要有「溫度」。

「老師們的身教、言教會影響學生,學生跟著老師,可以學到老師的行事模式、如何做選擇、決策,還有價值觀的傳承。」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曾經說過:「台大醫院根本不可能有「胡椒鹽(服務、教學、研究)三項全能的人。」吳明賢非常不認同,「假如柯文哲講的是對的,那現在治療消化性潰瘍,可能還抱著是生活緊張、壓力大,吃太辣等老觀念造成的,只要休息就好了。但是醫學研究已經證明這是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只要把它去掉就可以可治癒。」

他再次強調:「台大有不少的老師像陳定信教授一樣,以研究做為精進教學和服務的基石,帶領台大醫院研究病人的問題,提供世界一流的醫療服務,培養未來服務病人的醫師。」

上醫醫未病 名醫未必為良醫

20年前,馬祖是全台灣胃癌發生率最高地區,死亡率高達台灣的三至五倍。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這是幽門螺旋桿菌所造成,只要吃藥即去除,因此花了15年時間進行六輪大規模篩檢與治療,成功將當地胃癌發證率降低了53%。因為全島民眾一起篩檢及預防,現在胃癌在馬祖已經很罕見,「馬祖計畫」的經驗更被刊載在全球第一名腸胃期刊《Gut》60週年的封面上。

「這就是預防醫學的力量!」吳明賢振振有詞地說。

關於預防醫療的重要性,熟讀歷史的引用個一個戰國時代名醫扁鵲的故事。扁鵲是魏文侯的御醫,也是當時最知名的大夫。有一天魏文侯問扁鵲,你們家三兄弟都是大夫,誰的醫術最好?魏文侯心想一定是扁鵲醫術最好,才會被舉薦給他當御醫。扁鵲卻告訴魏文侯,他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其次,他最差。

魏文侯覺得奇怪,問為什麼?扁鵲說,他大哥在人還沒發病前把病治好,因為病還沒發作,大家認為大哥醫術不好;二哥是症狀剛剛出來,還是小病時醫好,大家以為二哥只會醫小病;他則是病人病得很嚴重,才做針灸、放血及切除救人,大家就覺得他醫術最好。

「扁鵲講的沒有錯,只有家裡的人才知道大哥的醫術最好,村里的人認為二哥的醫術最好,全國人都認為扁鵲是醫術最好的大夫,但名醫未必等於良醫!」吳明賢說,扁鵲的故事正是預防醫學的三段論:初期預防、次級預防、三級預防。

他接著解釋,人生病後才看醫師,這時疾病已很嚴重,醫師只能讓病人恢復健康,不能促進健康,而初期預防是大哥做的事,針對病因事先預防;次級預防是二哥做的事,早期診治。

以癌症來講,現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動輒就要花費數百萬元,但真正能成功的不到二成,若是到了第三期、第四期,幾乎只能讓腫瘤縮小、延長壽命而已。但如果癌症在早期(零期、第一期)就發現並處理掉,不僅不用花這麼多錢,更有很大的機會重新取回健康。他強調:「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這也是他一直主張「自己的健康自己顧」的原因。

現代醫學檢查技術相當進步,許多疾病都可事先知道發病原因,包括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台灣因為有健保,看病不用花太多錢,雖然照顧到貧窮弱勢,但也釀成困境。「政府如果能多投資一些癌症篩檢與預防的工作,事先找出早期癌症,予以治療就沒事了,老百姓不用花大把鈔票做標靶或免疫治療,政府也可減省可觀的醫療資源。」

不只處理疾病 還應影響政策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診候》說:「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吳明賢說:「我常講我們要做上醫,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師要有高度,醫師處理的是人不是疾病,更高層次則是可以影響政策,讓社會更健康、國家更強壯」。

「健康力就是國力啊!」他說只靠治療疾病人是不會健康的,歐美重視運動,人民身體健康就能省下很多醫療花費。像英國女王快一百歲,去世前三天還在接見新任首相,三天後突然過世。「這在台灣一定是插管又氣切,使用呼吸器、葉克膜等等,做些過度又無效的醫療。」他搖搖頭嘆道。

台灣健保花在過度醫療、無效醫療的錢很多嗎?「我們的健保設計,強調多做多給,卻不管做了有沒有效。」吳明賢說,他有一位律師朋友在慢跑時跌倒,被送到某家私人醫院,醫師說要馬上開刀,朋友問他意見後轉到台大,最後骨科醫師檢查後只幫他綁個三角巾就放行回家。

他問骨科醫師:「另一家醫院的教授主張要開刀,你為什麼不開?」骨科醫師答道:「這種症狀本來可以開也可以不開,開了,那家醫院可以拿比較多錢;不開也會好,只是要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他說,這也是為什麼希望醫師是善良、重視醫學人文精神的原因,因為大大影響了醫師的選擇。

「我不希望我們的制度要讓醫師犧牲他的善良,才能得到他應有的報酬,這也是我一直主張健保必須改革的原因。不要讓這麼聰明的醫師,為了得到一定的收入而做一些奇怪的事。」

「好的制度可以讓鬼變成人,不好的制度可以讓人變成魔鬼。」吳明賢再一次苦口婆心地提出忠告,「當然人鬼其實都是一念之間,所以我們要回到當醫師的初衷。」

疫情考驗 透明溝通凝聚士氣

2020年8月吳明賢從台大醫院副院長升任台大醫院院長。他說,管中閔校長在醫院提出的三名人選中,指派最年輕的他擔任。「我完全沒有背景,我的家庭很平凡,家族也沒有半個醫師,所以我很感謝管校長的知遇之恩!」

要管理台大醫院如此龐大的機構,不只要花時間,還必須很用心。「我接任時就碰到新冠疫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疫情處理好。」他很快做出彈性調整,因為新冠病毒不像SARS半年就過去了,需要極大的靭性。

他首先做的是安置。當時衛福部還未成立專責病房,和平醫院因為院內感染不收治新病人,加上2021年初萬華爆發社區感染,台大醫院很快在一週內湧進幾百個確診病人。幸好台大醫院有2003年SARS的經驗,吳明賢先將一天內收容兩床救護車(已送到其它兩家醫院都拒絕)的、已經插管病人,安置到兒童醫院負壓隔離病房。之後在同仁的努力下,在一週內用簡易的通風設備把許多一般病房改成專責的負壓病房。

那段時間他每天忙得焦頭爛額,但不管再怎麼累,每個禮拜一定會撥空寫一封信透過臉書傳達給同仁,說明目前醫院的處理情形及處置原則,溫暖鼓勵提振全院同仁的士氣。他也聯繫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衛福部石崇良次長,提醒大家不要重蹈SARS的覆轍。他還透露,疫情期間政府補助尚未發下來前,台大醫院都是靠著募款來支付照顧病人的醫護津貼,「光那四個月,台大醫院就虧了十幾億元,再虧下去,績效獎金就發不出去了,讓我很擔心。」

事過境遷,吳明賢認為這些磨練與經歷幫助他快速成長,也才知道醫院經營多麼辛苦。2023年他擔任總策劃,將台大醫院防疫的點點滴匯聚成一本《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台大醫院COVID-19防疫全紀錄》,忠實紀錄整個過程,期待後人能從中獲取一些經驗。

羣賢畢至 仗「醫」同行

吳明賢說,他上任時曾引用三個故事來勉勵同仁,做事要有正確的方法及態度。

第一個是二戰時,美國巴頓將軍為了提高降落傘的品質控管而改變驗收方式,達到了零誤失,保障士兵們的安全;第二個是英國政府將人民送到澳洲開拓時,付款方式由上船按人頭支付改為下船後支付,大幅提高抵達的存活率;第三是美國的甘乃迪總統到太空總署(NASA)參訪後在廁所碰到一名黑人清潔工,當他跟清潔工握手表達感謝時,清潔工卻回說:「總統先生,我不是來NASA掃廁所的,我是來幫大家登陸月球的。」

「醫療不是單純的服務業,它關係到病人的健康與生命的權益,我們常放在嘴上的生命無價、視病猶親,不是一句口號、一個標語,而應是我們所有從事醫療人員的核心價值!」

在吳明賢眼裡,台大醫院與其他財團法人醫院不同,是公家醫院也是大學醫院,除了提供優質標準的醫療服務,創造新知、培育人才,更要負起社會責任。「既然在這個位子,我就要努力讓台大醫院繼續是世界一流的大學附設醫院,並在公共衛生及政策上發表更多建言,在第一線的我們最知道目前醫療制度的缺點,就應該勇於發聲。」他擲地有聲地說。

上任三年多來,吳明賢競競業業、親力親為,更在2021年為醫院募得20億元的資金發展細胞治療、基因治療以及再生醫療等尖端醫療技術。他說台灣即將面臨「高齡化、少子化」雙刀流的挑戰,因此一定要及早做好打算。

起身告別時,吳明賢介紹起牆上的兩幅墨寶,竹雕《心經》為朋友所贈,每次遇到重要決策,他看了後心情都會變得平靜、頭腦也更冷靜,給他很大的幫助。另一幅「羣賢畢至」,則是他希望眾多賢能的人能聚集在一起,一起揮灑心中的熱血,為共同的目標努力。

「台大醫院有明確的目標、同心的團隊跟共同的願景,」他說:「我們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面對醫療崩壞在即、高齡化、少子化、四大皆空等挑戰,俠肝義膽的吳明賢絲毫不感到畏懼,因為「台大永遠會為了民眾健康,仗『醫』而行。」


吳明賢

MING-SHIANG WU, M.D., Ph.D.


胃腸科研究權威、世界級胃病專家,現為台大醫院院長。

幼時家境清寒,家中非但沒有書桌,還要時常幫忙母親家庭代工賺取家用。熟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熱愛歷史與武俠,養成是非分明的俠義性格。

受台大老師們教誨,透過研究來行俠仗「醫」,學術論著高達500多篇,著重在幽門螺旋桿菌和胃腸道癌症。接任台大醫院院長後立志發展精準醫療、智慧醫療,尖端醫療,為民眾健康努力。

著有《胃何不輪轉:淺談功能性腸胃障礙》、《胃何不舒服:淡談胃癌》、《身體警訊與生活習慣病百科》、《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臺大醫院COVID 19 防疫全紀錄》。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用心傾聽,溫暖陪伴

陳乃菁,失智照護不孤單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

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