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人稱「小劉醫師」,在一手拿手術刀、止血鉗與繃帶剪的外科手術日常裡,另一手則抓緊空檔,書寫發生在她周遭職場的諸多不公不義,以及身為母職在家庭育兒之間的各種酸甜苦辣,並長期關注醫護勞動人權、兒童安全 …
名醫
-
-
謹記父親教誨:「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好醫生」,以病人為中心,義無反顧將對的事情做好。盧星華於醫院營運及個人表現均獲各界肯定,曾獲《商業週刊》評選為「百大良醫」,也曾被《經理人雜誌》評選為百大經理人 。接任 …
-
台灣精神醫學拓荒者,一生倡議並實踐心身醫學,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現為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自殺防治醫學會理事長、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率領團隊打造「心情溫度計」,串連基層診所建立起憂鬱症防護網,扭轉 …
-
凡事喜歡做好事前準備,在投入的領域中灌注熱情、不斷創新、追求極致。2013年習得「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後,改造操作方法省下50%手術時間,並將器材壽命從2例提升到200例,大幅降低手術成本,震撼全球 …
-
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2019年醫療奉獻獎得主,近十年台東有近3成的新生兒都由他接生。父親的一句:「哪裡最需要你,你就去。」因而決定與家人定居在這片美麗又充滿人情味,醫療資源卻嚴重匱乏的地方,守護 …
-
台灣東部偏鄉執業之精神科醫師。因在碩士畢業論文中理解精神復健之重要,一腳踩進社區精神醫療領域,創設精神障礙者之「同儕支持社區家園」服務。深信擁有「尋常」生活是屬於每個人的幸福,回歸常態的社會支持才是台 …
-
台灣醫學教育改革、醫學人文重要推手。台大畢業後進入神經精神科,後與妻子赴美進修,2003年榮獲國際抗癲癇聯盟與國際癲癇局聯合頒發的社會貢獻獎。回台後投身醫學教育,受黃崑巖院長邀請,與黃達夫院長一起加入 …
-
在偶然的機緣中,一份古蹟保存的陳情書,開啟了對於社區公共事務的學習。對於疾病與社會問題,他總是喜歡用整體的角度構思,持續關心與堅毅不懈的行動。面對台灣快速的高齡化,如何建構社區在地化的健康照護體系,以 …
-
第28屆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1994年來到當時猶如精神醫療沙漠的雲林,推動居家訪視、巡迴醫療,範圍擴及台西、水林、東勢等海線鄉鎮,一路篳路藍縷,從無到有建構雲林精神醫療網,讓精神病患獲得妥善 …
-
生長在醫師世家,受到祖父王銅鐘、父親王毓麟的耳濡目染,從小立志成為醫師,承接照顧台中民眾健康的責任。創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弘毓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讓溫暖的照顧拓展至社會每個角落。並透過鼓勵高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