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醫學生

即將踏入職涯的我,面臨到前所未有的迷惘,看著錕P那篇戰成一團的發文,竟有點不知所措。醫學生以一階國考為界,分割成學校與醫院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Read more

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

「沒拿過手術刀怎麼算來過外科呢?」主治醫師把他手上的手術刀轉個向,刀柄遞給了我。「來,今天是你人生中第一次主刀。」我腦子裡一片空白,飄飄然地接過了刀柄。金屬冷冷硬硬的手感,隔著手套傳了過來……

Read more

水底呼吸

「伯母!伯伯今天還好嗎?」每天早上探望時,我照例問道。誰都看得出伯伯的狀況不好,但作為一位實習醫學生,我能關心的並不多。「一樣,精神好的時候可以跟我點頭、搖手,但剛剛抽痰的時候又在躁動。」伯母輕描淡寫地說。「我知道了。」我把聽診器放上伯伯的胸前,靜靜聆聽那不可能好轉的囉音…..

Read more

若能重來,我還是會選擇罹病

陳燕麟,照亮幽暗森林的生命之光

「很多人有近視對吧?」陳燕麟問道,「近視的人戴眼鏡就可以正常生活,那你會覺得戴眼鏡的,不是正常人嗎?」他接著說,「我也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啊,只是比戴眼鏡更不方便一點而已。」在成為一個醫師之前,陳燕麟已經是一個罹病多年的病人,患的還是現階段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罕見疾病-「肌萎縮症」。

Read more

陳燕麟

YEN-LIN CHEN, M.D., Ph.D.

陳燕麟,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肌萎縮症患者。全心投身於罕病基因檢測的研究,希望可透過基因檢測的普及,杜絕罕病繼續流傳至後代。
著有自傳《擁抱生命的不完美》,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打造一條病友與社會間溫暖的橋樑。

Read more

從頭開到腳

「現在馬上開刀!」我在急診現場直接下令。
「還需要做什麼檢查嗎?」急診主治醫師問我。
「狀況很危急,來不及做檢查了,手術中遇到問題再做,先把病人穩定下來比較重要!」把病人推進手術室前,我跟急診醫師交換著意見。

Read more

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首本防疫圖文知識書

在19世紀小兒麻痺第一次出現大流行時,人們對這種疾病感到非常陌生。但是根據證據顯示,小兒麻痺的歷史非常古老,在許多古代的藝術品中就可以發現;像是古埃及十八王朝的石板上,就有刻著右腳萎縮、拄著拐杖的祭司;十九王朝西普塔法老王木乃伊的左腳,也顯示曾感染過小兒麻痺……

Read more

台灣醫病溝通為何不理想?── 先別說這個,你聽過「醫病共享決策費 」嗎?

台灣社會有個問題 ── 不是金錢的成本,好像都不用成本,醫療尤其如此。這種「隱性成本」一向都是基層人員在付,上位者好像都看不到它,或其實有看到,但故意要吃基層人員豆腐。不然你看,基層診所,健保給付診察費、檢驗費、藥費,但就沒有「衛教費」,為什麼?

Read more

那些我所不能直視

「我要出院!把這個拔掉!」
「你現在這樣我們是怎麼讓你出院!你是要死在外面嗎?」
病房傳來劇烈的爭吵聲,我暗叫不妙,抬頭看了時鐘後快步走向那熟悉的聲音。
「我要下去洗澡!你們不讓我下床,我不要住了!我要回去!」
床上的老人氣得臉頰通紅,住院醫師也不甘示弱,兩個人越吵越大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