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看醫生,是浪費醫療資源嗎?── 5400 字講透台灣分級醫療為何失敗

『呼吸有一點喘』和『屁股非常癢』,哪一個比較嚴重?『只有左手感覺比較沒有力氣』和『全身都感覺沒有力氣』,哪一個比較緊急?民眾不知道。每種症狀對他們來說都難以承受、都很急!所以他們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論出現什麼症狀,通通都去看醫生,甚至是去掛急診…..

Read more

換肝兩次的少女

「不是我給你們時間,」主任斂起笑容,換上一副嚴肅的表情。「如妳所見,她已經越來越虛弱,吃不下東西、腹水、發燒,如果沒有換肝的話,最多一個月就撐不下去了。」
「我知道,但主任你也明白,我們家的狀況比較複雜⋯⋯」

Read more

接生的手,創作的手

林錦義,用「美」迎接新生

「嬰兒剛出世,就被周遭環境嚇哭了」,「優美的環境,才能讓醫師更融入工作環境中,求診者與家屬得以放輕鬆。」浸淫藝術世界,讓林錦義領悟,醫療可治療病友的身體,藝術則可協助人們超克困境,兩者殊途同歸、相輔相成。更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陳列在醫院的藝術品也不怕別人觸摸,就算留下一些痕跡,他也視為「歲月的印痕」。

Read more

林錦義

CHIN-YI LIN, M.D.

林錦義,台南市璟馨婦幼醫院院長。中年後開始投入攝影、繪畫等藝術創作與收藏,並將醫院空間妝點得猶如美術館,讓求診者與家屬都可親炙藝術珍品。
接生過近二萬名新生兒,用同一雙手將生命降臨的強烈能量化為藝術作品,傳達生命的循環與感動。

Read more

突破學習曲線

「你怎麼開得那麼順?誰教你開的?」「我看Youtube上面的影片,然後在手術模擬器上面操作過。」這個世代的學習,早已不是我們當年的土法煉鋼……

Read more

食癮:胰島素5.0健康計畫

台灣「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加三高)人口男性高達百分之六十,女性也高達百分之五十,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警訊,因為「代謝症候群」正是糖尿病的發病前兆(罹患糖尿病是一般人的七倍),也是腦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比一般人高三倍),更糟糕的是,「代謝症候群」人口的年齡逐漸下降,而且這些中年肥胖族群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Read more

第五級肝臟撕裂傷

「我很認真的告訴你,病人『隨時會死亡』。請你做好心理準備,然後也請聯絡其他家屬,這可能是你能見到他的最後一面。」我將手術同意書遞給家屬時,也同時說了這一段話。

Read more

醫師與微生物的戰鬥

第一次進開刀房,看到一張標籤紙從無菌面飄下,便彎腰撿起順手扔掉,結果被護理師念:任何手術台的東西都不要徒手去碰!而就算我不主動犯蠢,在病房還是能與傳染病擦身而過。

Read more

得諸貴人,施諸眾人

曾明清,領航台灣牙醫數位轉型

2005年,小兒子4歲生日,他說他的生日願望是,爸爸不再是個「沒有星期天的爸爸」,這句話讓他驚覺虧欠家人太多。於是,第二年創立了OHI網路學堂,就是希望能幫助自己和其他牙醫同仁,能兼顧家庭生活及繼續進修,透過數位學習方式,快樂地分享國內外牙醫前輩、專家的成功經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