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傷口一直在流血!一定要先控制住。『控制外出血是處理外傷最重要的事!』」我告訴在旁邊協助急救的住院醫師,這個外傷處理的天條,「無論傷口縫得好不好看、將來是否有感染可能,在這個時間點,都不是須要考慮的事,不能流血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我曾經對這種運作一無所知——台灣公衛政策下的社區篩檢與疫苗注射,實際如何運作?

新聞媒體、報紙消息,固然可能喚起大眾注射疫苗的意願,但在台灣社會,地區的里長鄰長在社區性的公衛活動中,常占據更不可替代的角色。
為了網羅社區民眾,他們不惜挨家挨戶去按鈴、發傳單,甚至在前一天打電話,宣傳哪一家大醫院的醫護人員會來服務,並且當天現場可以「拿禮物」。

Read more

眼前的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

李兆麟,唱入心底的處方

醫院主要是治病,較少提供個別的健康資訊。李兆麟則是從生理功能角度著手,透過個人化的檢測評估與諮詢,給予量身訂製的非精準治療調理療程。
而沒有緣分來診所的人,他便希望透過「創作動聽的旋律及正能量的歌詞加上柔和的歌聲。」幫助他們情緒得到舒緩,讓心靈得到療癒。

Read more

李兆麟

CHAO-LIN LEE, M.D.

台灣著名歌手與抗衰老專家。
因深受僵直性脊椎炎所苦,領悟身心平衡的重要性,結合音樂與抗衰老醫學,以正能量、美好、勸善之曲風撫慰人心,並以台語專輯傳遞語言之美。

Read more

照顧者也該好好愛自己

高齡化的趨勢下社會逐漸重視長期照護的議題,但「照顧者」的角色往往被掩蓋忽略。照顧自己愛的人要面對許多挑戰與困難,容易讓一個人進入到耗竭的狀態。而愛自己是可以從小事開始的,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卸下照顧者的角色,好好的擁抱自己。

Read more

身歷其境比感同身受更有溫度! ──

我看《怪醫鳥博士骨髓移植(漫畫)手記》

鳥博士詹皓凱在生日當天,收到醫院的檢查結果:「基因檢測有基因突變……。」於是他毅然決然選擇直接面對這項艱難的骨髓移植手術,並且在入院的第一天就決定,要用圖文日記的方式記錄骨髓移植的每一天歷程,希望讓有需要的人了解事實、減少疑慮,做正確的選擇及身心調整。

Read more

我希望病人在騙我

我始終相信,醫師和病人之間是有緣份的,有緣我就盡力治療,無緣我也祝福他順利康復。我希望他說沒錢治療或是寧願吃中藥也不要開刀都是騙我的,因為當今健保已經把非常高的醫療費用壓到不可思議的低,但若連最低金額都拿不出來,這人生也未免太苦…

Read more

年紀大了?或許是時候重拾繪本了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繪本應該是小朋友的刊物。然而日本研究正專注探討「演繹繪本」對於熟齡長者的益處:透過繪本的演繹讓長者將知識、智慧與情感傳遞給下一代、進一步拓展因年齡增長而日漸萎縮的社交圈,同時擁有繼續學習,充實自己的機會。

Read more

摸不透的疫病,該如何迎戰?瘟疫史教我們的事

「一覺醒來,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新冠肺炎讓全球史無前例停工封城,在我們明確意識之前,疾病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環。但回顧醫學史,這並不是人類第一場瘟疫大戰,疾病不時大舉來襲,統一各洲;人類也不斷尋找各種抗疫手法,延續至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