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憂鬱 面對憂鬱,我們不孤單!
林黛玉的憂愁,有人歸因於與她父母早亡有關,有人解讀為天性上的多愁善感,也有人認為是她在大家族賈家中壓力過大,甚或是來自身體上的體弱多病。無論如何,林黛玉的憂鬱情緒,在時間以及強度上,似乎都超出常人一些,甚至因此無法參與生活中的某些聚會活動。然而,林黛玉的憂愁確是一個典型,在許多讀者心中,立下了難以替代的深刻形象。
有時候,你可能感覺到愁苦、煩悶;有時候,你可能觀察到旁人低落、憂鬱;有時候,你很想幫助自己向前走;有時候,你會希望更瞭解他人憂鬱時是怎麼想的?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要怎麼做才能幫上忙?
情緒是由腦部所管控,憂鬱時,大腦中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呢?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作為一個精神科疾病,顯示出了大腦真的有些變化,不論是從腦部的影像學來看,還是從生理藥物治療的效果來看,都能證實這點。而隨著治療的進行,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大腦這樣的變化是會隨著時間而回復的。
以全世界統計數據來看,若是根據失能(disability)的影響力,將所有疾病做排名,那麼,在二○二○年之後,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一名便是憂鬱症。若是用整體因疾病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負擔來看,憂鬱症也名列前茅,占據第二。從台灣的研究統計來看,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估,全台灣有大約兩百萬人有憂鬱症的表現,近乎十位民眾中就有一位受到憂鬱症狀的困擾。
只是,這和「憂鬱」或是「憂鬱狀態」有什麼不同?憂鬱不應該是正常的、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一段情緒嗎?要怎麼從「憂鬱」辨認出「憂鬱症」呢?若是從生理與現代生物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解讀「憂鬱症發作」,它會有怎麼樣的特性?通常會持續多長時間?怎樣才能避免惡化呢?《古人解憂療鬱帖》這本書希望能提供各位讀者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觀點,從過去人們憂鬱的情狀,討論到現今的憂鬱特性,一路閱讀下來,我們會發現,我們並不孤單。
生命中總是有失落與困頓的時候,心情難免為此低落痛苦,思考也難免轉為負面。但此時,總是會有各種方法能幫助我們一步步前進,過程中,雖然可能碰上此路不通的情況,也可能須要披荊斬棘,但總有一天在穩穩走過後,會看到自己的成長與改變。這本書提供了不同的人生風景,翻閱時,或許會與某位過往人物有感而契合,希望這本書能透過不同時空的情境給予讀者一點安慰與鼓勵。憂鬱降臨,並不是那麼無助,有許多方法都能讓自己感到更舒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