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瀰漫時 他總是安定人心
文/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台灣一年出版品近四萬冊,說實在,能寫一本書的人不少,若把標準提升到「賣完首刷」,只有十分之一作者達標。
而能再刷的作者當中,不少人仍排斥宣傳,包括上電台受訪、開臉書直播、邀來賓對談,或在臉書上發文談自己作品,這類作者似乎只希望出版社多幫他辦幾場活動,希望書店根據他書籍的調性打造一個專屬的情境角落。
陳志金醫師迥異於上述作者,他上電台侃侃而談,他揪好友鳥博士詹皓凱直播談彼此作品,他用各種哏在粉專上帶出他的書,他熱情的分享各路讀友的回饋。
我曾讀過一位畢業自台大醫學系的醫師分享自己七年沒讀書,成績勉強維繫到畢業,退伍後去申請內科住院醫師,不諳病歷報告,被考官丟文件夾趕出去。
陳醫師是另外一種典型。
如果你細究過十八歲的陳志金,你就知道他當時在馬來西亞的大考成績不遜年輕時的李光耀。進入台大醫學系的陳志金,還拿過書卷獎,「前5%拿過三次,7年總成績前7%畢業」。內行人就知道那有多不容易。
金剛手段,菩薩心腸的史書華醫師逢魔殺魔,陳志金醫師則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他們兩位以不同的風格,愛著台灣,護著台灣。
陳醫師總是兼具溫度高度的回應看似喝茫「ㄎㄧㄤ」掉的留言者。
他的「安太座」一說,媒體轉載,紅遍全台。
有臉友不喜他的言論,嗆聲:「不找你看病」,他溫情的喊話,希望沒有人會在加護病房和他相遇。這是一種「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的胸懷。上述威脅不但愚蠢,而且無效。面對無效又愚蠢的威脅,人們往往會很輕易地用譏諷回擊,陳志金醫師的身影,再度幫我們上了一課。
他比一般作者忙碌許多,他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全天候的蝙蝠俠。加護病房的陳醫師,總是有幾十位病人跟家屬需要他醫治及溝通,而粉專的陳醫師,一則發文往往療癒數萬到數十萬人心。
陳志金醫師的第一本書,直逼二十刷。猶記得醫界前輩林靜芸在陳醫師第一本書九刷之際,於其臉書留言:「好厲害。醫師出書很少超過五千本。你是年度冠軍了。」
眾生(包含微生物)的貪嗔痴,陳醫師氣定神閒,溫情喊話,適時出手。本書既是劍,又是盾,絕對再掀書市風雲!
讓所有人在關係裡 都是贏家
文/溫美玉(全台最大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很多朋友是因為醫療專業而認識陳醫師,我也不例外。在讀完陳醫師的第一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勇敢而發真心話》後,身為老師的我更感興趣的是,每天與死神最接近的ICU醫師,如何處理個人及周遭緊繃的情緒壓力?另外,面對總是緊急的環境,與時間賽跑的重症醫師,又該如何讓分秒的決策更精準?
當時,我就鼓起勇氣訊息陳醫師,詢問能否與他對談,讓「溫老師備課party」裡的老師、家長向他學習?他很疑惑,不是老師的他能聊什麼?
其實,從ICU重症病房中,我們看見陳醫師不斷從病患及家屬的回饋中,修正自己的應對姿態,以及對人的同理與慈悲,加上百忙中不吝記錄分享,這些經驗不僅對醫學界彌足珍貴,對所有人亦是價值非凡。
很高興陳醫師將更多案例,轉化成《ICU重症醫療現場2》。書中不僅把應用心理學、輔導諮商實務、社會人文學,專業的醫學亦深入淺出精彩演繹,而且,還運用大量對話,將讀者瞬間被帶入現場。比起艱澀的心理學叢書,這本書太有溫度、太有臨場感了,這是現代人都能馬上應用的。
走進那個可能兵戎相見的醫病衝突現場,然後再看著陳醫師,運用他獨特的人生智慧,例如「不要低估未知世界的力量,尤其當病人跟家屬都深信不疑時。」四兩撥千金的化解僵局。我戲稱這是獨有的「陳氏醫病溝通智慧學」,每一則故事最後的「I see U金句」都是滿滿的智慧。
我在訪談陳醫師時,極度好奇他「共情」、「同理」的高情商人際溝通能力,到底如何練就而來?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眾人真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可惜礙於時間,當時無法一次說清楚。多虧陳醫師的第二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2》的出版,讓我們可以一窺究竟,慢慢學習。
雖然老師在教室裡,處理的是看似單純的學生問題,但,當過老師就知道,要頭痛的可能是孩子背後的家長啊!怎麼讓親、師、生在關係中三贏?就如同陳醫師書中的真實故事,再厲害的醫生,如果沒有高情商也是枉然。這就是我為什麼想把這本書推薦給老師、家長的理由,不僅因為感人實用,借鏡陳醫師的經驗與智慧,還能立即應用到家庭及教室現場,讓所有人在關係裡都是贏家。
高空走鋼索的險境 救病人也救家屬
文/詹皓凱(Dr.Bird)醫師(泌尿專科醫師、漫畫家)
阿金醫師是一位真性情的醫師。在他的臉書「ICU醫生陳志金」裡,經常可以看到他勇敢發言、力駁不實的醫療傳聞,或為被欺負被誤解的醫護人員發聲,有時卻也幽默搞笑、博君一粲。
但如果你讀過他寫的ICU醫病對話小故事,將能體會到在他仗義執言的個性下,有著一顆暖心。
ICU,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氣氛森嚴」的地方。如果有親友住進了加護病房,家屬無不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對一般民眾而言,醫療知識艱澀難懂,加上被隔離在外,一天只有短短幾個時段可以探視親人,這樣的狀況很容易在溝通上產生醫病之間的對立。
既然如此,阿金醫師又怎麼能把「ICU」轉化為「I See You」呢?因為他知道,唯有深入了解家屬情緒背後的不安和期待,才能讓病人與家屬感受到,醫護人員與他們會站在同一陣線。
每一個故事都展現了阿金醫師的高度同理心。像是他會把乩童當成夥伴,還會應家屬要求「開照會單給神明」、「寫平安符」,甚至會主動詢問「要不要擲筊問看看」。阿金照顧病人的背後,做了更多「救病人也要救家屬」的事。
在ICU裡,每位病人都非常脆弱,有如「高空走鋼索」。我本身剛經歷過骨髓移植的重症治療,也經驗了數次的危急狀況,對於ICU裡的醫療人員面臨的巨大壓力,有著非常深刻的體認。
而阿金醫師在這麼高壓的環境下,除了秉持專業照顧患者外,還不遺餘力用最真實的文字描述重症醫療現場的故事,推動良好的「醫病溝通」模式,這份為了社會大眾好的用心,值得肯定。
如果你讀過阿金醫師的第一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那你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本,如果你還沒讀過,那這一本更是值得你擁有。相信我,看完這本之後,你還是會去找第一本書來讀的。鳥博士誠心推薦這本值得細讀的好書。
即使生命不能圓滿 至少過程能圓融
文/吳淋禎護理師(TED x Taipei 講者)
「醫界國民老公」阿金醫師又出書了!
說他是「醫界國民老公」一點也不為過,每每在他的臉書看到他對「太座」的好、各種安太座的方法(尤其是「按讚換現金」的這個活動,不知道讓多少夫妻因此失和啊,哈哈),我想,應該有很多的女性都把阿金醫師做為好老公的標準吧!
說他「又」出書了,雖然不奇怪,卻讓我很驚訝。畢竟他身為「重症加護病房醫師」,是每分每秒都在跟死神搏鬥的工作,壓力之大難以想像,沒想到第一本書裡每一個故事的餘韻都還在,他竟然這麼快又出書了。我想了又想原因應該有三個:
第一是他太熱愛工作。即使在ICU的環境下,是如此的高壓、急迫、充滿不確定性與危機,他卻能在每一次的工作中發現不同以往的收穫。對他來說,這些都是一種挑戰、一種啟發,一種學到跟得到。
第二是他太熱愛生命。我想在他眼中並沒有「病人」這兩個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溫度有故事的「生命」,因此他除了用專業去搶救外,更在乎每一個生命應該有的尊重、尊嚴,甚至是每一個生命周邊的人事物,他都很細膩的去覺察、去照護,去圓滿一切。
第三是他太熱愛分享。在阿金醫師的筆尖之下,每一個生命的故事,都讓我們看見生命的不一樣意義。他樂意分享他的學到和得到,對於閱讀文字的我們來說,又是另一種層面、有笑有淚的學到跟得到。
如果您願意翻開這本書,接下來將會在故事中看到,阿金醫師如何用智慧化解家屬的糾結和爭執,並巧妙的在醫、護、病之間穿針引線、創造三贏。幽默的發想往往讓醫、護、病都得到救贖,然後,您會發現在生命不能圓滿的當下,至少每個過程都能圓融。
除了漂亮的護理師老婆和帥氣的兒子之外,即使我們一直稱呼他為「醫界國民老公」,還是無法擁有他。還好,我們可以擁有阿金醫師的書,可以在他的書裡享受阿金醫師的溫度和看見每一個生命的熱度。
用盡各種方法彌補 醫病間資訊落差
文/曾毓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隔著一片南海,我在2020年認識陳志金醫師。雖然還不是「為時已晚」,但確實是「相逢恨晚」。
我彷如發現新大陸般,向報館同事談起了這號人物,沒想到反而被譏笑孤陋寡聞。同事說「他早是台灣醫學界的網紅了。」我說,他的臉書有近2萬人在追縱。同事再度糾正我「那只是他的個人帳號,另外有一個〈ICU醫生陳志金〉的粉絲專頁,有超過26萬的粉絲,比很多港台明星還要紅。」
所以被譏孤陋寡聞,我也只好認了,從此之後,我便成了志金兄的小粉絲。追蹤一段時間後,我又有一個「驚人發現」-原來這位在台灣醫學界大放異彩的網紅,竟是馬來西亞人,來自小地方萬撓(Rawang)。
突然就有了百般滋味在心頭。讚嘆,是因為大馬人才在國外發光放熱,為大馬爭光。惋惜,是因為大馬政府不懂留住人才。由於大馬種族政策等因素,許多人才外流,不過,只要是鑽石,放在哪裡都依然耀眼。
即便不是志金兄照顧過的病人或家屬,縱然只是粉絲頁的追蹤者,也是十分幸運的。單從他在臉書上各種直言不諱的論述和精彩的文字,都能讓讀者既拓寬視野,又深受啟發,是典型的優質臉書。
他也以醫生的身份針對許多醫療政策提出專業觀點-換成在馬來西亞,斗膽直陳醫療政策的醫務人員,恐怕都會命途多舛。我因在報社負責副刊與醫藥版,多麼渴望遇到敢對國家和醫療政策說真話或提出關鍵意見的醫師,不免幻想著,如果志金兄也在馬來西亞,那會是多麼過癮的事。
爾後承蒙志金兄厚愛,允許報紙副刊刊登其大作,來往溝通後,我們稍微熟絡些,越是了解志金兄的背景,越是直覺他真的是「大馬之光」。他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在馬來西亞完成,18歲考上台灣大學醫學系,就隻身到國外求學。大學期間自掙生活費與學費,在在展現了馬來西亞華人的刻苦精神。
馬來西亞語中有一個詞「Berdikari」,大馬人將其詮譯為「berdiri atas kaki sendiri」,意即「站在自己的腳上」,就是「自立」的意思。這個馬來詞句的精神,由志金兄體現了出來。
志金兄紮根台灣30餘年,經歷過921大地震、SARS期間第一線醫療現場,花時間在推動醫病溝通、團隊互信,並盡力為病患家屬彌補資訊落差,凡此種種,都是仁醫在做的事。
我知道,他還心繫著馬來西亞的家人,也關心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醫療。在馬新新冠病情仍未受控之際,他在臉書上引述資料,提出不少值得參考的意見,我閱讀時都分外感動。他是一個人在國外,依然關心家鄉的大馬之子。
馬來西亞政府錯過他,但馬來西亞人可不可以錯過他-慶幸現代有臉書,讓遠在馬來西亞的人可以追蹤志金兄。
他的文字功力不遜於名作家,他的醫療現場故事比電影情節還精彩動人。此外,他有文案大師的比擬手法,名句總是能信手拈來,像是「救病患,也要救家屬」的精神、暗諷濫用資源者的「慘後憂鬱症」等,嗆辣之餘,也令人拍案叫絕。
志金兄出版的第一本書《ICU重症醫療現場》累印近20刷,如今乘勝追擊《ICU重症醫療現場2》,相信讓很多作家為之羨慕,也讓很多讀者為之期待。
縱觀在多個平台上的陳志金醫生,不管在哪裡、身處在哪個領域,都是一個厲害角色,光芒四射-陳志金,不只是「金」,其價值直逼一顆鑽石,宛如嵌在冠冕上的那顆鑽石。馬來西亞為此也沾了光。祝新書暢銷長紅。
善良、正向、溫暖是我的選擇,也能是你的
文/陳志金醫師
「有人在臉書留言、幫你貼標籤、虧你太閒、不務正業,還質疑擔任分秒必爭的ICU 醫師,怎麼會有那麼多時間在臉書寫文章,甚至還呼籲大家不要去找你看病。聽到這些,你怎麼都不會生氣?」
為什麼再忙依然要寫書、寫臉書?
很多人都這樣問過我。首先,這樣留言的人,恐怕是不知道「ICU」是什麼地方,當然不會知道「來找我看病」通常都是生死一瞬間的事。「ICU 醫師」指的是重症醫師,在加護病房(ICU)裡帶領著醫療團隊和死神搏鬥、搶救生命的醫師。
我出版第一本書《ICU 重症醫療現場》時,是刻意請出版社要在書名保留「ICU」這三個英文字母,就是希望一般民眾能夠更了解這個單位,知道ICU 和急診室是不一樣的,不要再搞混了。也因為2020 年、2021 年,全球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民眾開始對ICU 有了認識。
『你不會想要來ICU 給我看的。』
通常我只會這樣回覆那些留言的人。
除了要知道ICU 是個什麼樣的單位,我也期待民眾能夠了解,在ICU 裡工作的「鬼門關前的守門員」,是如何24 小時不間斷、經由良好的團隊合作、竭盡心力的守護著每一個生命。可惜的是,即便醫護團隊再怎麼努力,仍無法盡如人意。當死神無情降臨時,我們也學習謙卑與放下,然後再學習轉念。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我們可以救家屬,減少他們的內疚與自責。
在兩道金屬門的後面,ICU 並不只有冷冰冰的儀器,我們試著讓每一位進入ICU 的病人和家屬,都能感受到溫暖。讓家屬知道,醫病雙方是夥伴關係,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疾病與無常,並不是彼此。唯有彼此的信任,才能共同度過難關。
我試著把擔任ICU 主治醫師這些年來的經歷、學習與轉變,透過一場又一場的講座和大家分享,但後來發現這樣的方式,速度太慢了、層面太狹隘了。所以,才會想要透過零碎的時間經營社群平台,然後再把文章集結成冊,讓這些溫暖的故事、這些正向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
第一本書《ICU 重症醫療現場》出版後,能夠有近 20 刷的成績,是大家的支持,也是我自己很努力「打書」的結果。誠如楊斯棓醫師說的,我毫不避諱的宣傳自己的書。是的,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是在賣一件商品,而是在宣傳一個理念,就像在傳教一樣。
有不少企業負責人,因為被書中內容感動,買了上百本,送給員工和客戶。也有醫院主管、學校老師,因為認同書中的理念,不僅團購這本書,還邀我去演講,我都盡可能抽空安排。
意想不到的讀者與跨「界」交流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本來設定我的書是要稍微資深(有點年紀)的人才有興趣,出版後才發現有「年輕讀者」族群,不少高中生還是以《ICU 重症醫療現場》這本書去參加「全國高中閱讀心得寫作比賽」而得獎的。更有幾位媽媽和我分享,她們就讀小四、小五的孩子,竟然也看得津津有味。為此,我還特別安排了幾個場次到高中校園分享。
最難得的是,我所分享的故事、所傳遞的理念竟然可以跨「界」通用,在溫美玉老師的直播中激盪火花。原來,醫療界和教育界所遇到的「溝通」與「關係」的瓶頸,竟然如出一轍,「解法」也很類似,我因此特別邀請她來為我的第二本書寫序,期待未來能夠和老師們有更多的交流。
唯有當過病人,才更能體會病人的無助與需要。同樣身為這本書專文推薦人的怪醫鳥博士詹皓凱醫師,過去就曾把自身進行骨髓移植的經歷書寫成書,他寫的書除了要給民眾看,也希望更多醫療人員能夠看到,並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雖然,我不知道同理心是否與生俱來、能不能經由後天學習而獲得,但我相信,透過這樣的易位思考是可以被誘發出來的。
雖然「同理心」看似已經被汙名化,甚至被視為「情感勒索」的藉口,不過,我仍是以正向的角度來看待:同理心,不是單方向的情感付出,而是「醫病溝通」的「第三隻眼睛」。先能夠感受到別人的痛,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也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每收到讀者私訊(尤其常常在半夜收到),說我的書是如何帶他走出傷痛、解開心中多年的結、化解自己的內疚與自責,我就覺得非常感動。在加護病房裡,遇到有需要的家屬,我都會送他們書,因為他們的感受最深刻,最能認同書中的理念,也最能夠協助傳遞這樣的理念。
因為臉書的無遠弗屆,讓我結識馬來西亞最大報《星洲日報》的曾毓林副執行總編輯。那陣子,馬來西亞新冠疫情嚴峻,每日有數百人因染疫而死亡。曾總編輯注意到有大量民眾必須面對親人突然離世的衝擊,因而希望藉此時機推廣「生命教育」。他舉辦系列講座,邀請我在線上分享我在ICU 重症醫療現場、面臨生死的觀察,及如何協助家屬放下與轉念的建議。
藉由這系列的講座,我有機會與大學心理輔導系老師、殯葬業者、媒體人等,一起談生死,這是一個很好的跨國交流,也是跨界交流。或許,我在加護病房的經驗與學習,可以應用在更多不同的領域。
練習把每一件事都賦予正面的意義
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困難,每個抉擇都是不容易的,醫護人員要做的,是完整向家屬分析利弊,再尊重和支持家屬的決定。很多決定並沒有對錯,只是家屬依病人所在乎的事、價值觀、喜好,為病人做出一個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的選擇。在加護病房裡,更要學著不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每個家庭、每位病人身上,也不要因為他們做出的選擇不如預期,而無意間造成他們的內疚與自責。
剛開始在 ICU 工作時,我也一度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失去平衡。
寫文章的過程,讓我有機會去回想,在我選擇當一位重症醫師的早期,我的太太和孩子,是如何面對我調適工作的情緒波動,而必須承受的壓力。後來,因為我開始學習「團隊合作、醫病溝通、正向轉念」,我個人才逐漸的改變,而他們也同時獲得解救。
我要特別感謝太太這一路走來的包容,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繼續選擇留在 ICU,在第二本書裡,我寫了幾篇和她有關的故事,也算是交代一下,我為什麼會在 2021 年初、農曆春節的時候,在臉書上發起「安太座」這個活動。此書也挑選在太太生日這天出版,獻給我心愛的「金太座」。
另一個更「眼見為憑」的轉變就是,我終於減重成功,而且還維持超過兩年了。起初,是為了要拍第一本書的封面照而下定決心,但是當時減得不夠多,多少還是得修圖。卻也因為有修圖,讓我告訴自己要更認真的減重,這樣在簽書會現身的時候,讀者才不會覺得本人與照片不符,我把這個方法稱為「修圖減重法」。
時隔近兩年,在拍攝第二本書的封面照時,我又比之前少了五公斤,我想,幾乎是不用修圖了。我是很希望可以出第三本書,那樣我大概就能減到我理想中的體重了。
我試著把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都賦予正面的意義,這樣在進行的過程,才會更快樂。無論是在臉書上評論醫療時事、分享感動故事、出書、演講或減重。這是我多年在ICU 重症醫療現場,面對無數次生死,所學會的事,我樂於和每一位讀者分享。 無論你在什麼位子,我們都是一樣的,都可以選擇當一個「善良、正向、溫暖」的人。這本書的每一位推薦人(特別是吳淋禎護理長),都是第一本書出版後串起的緣分,我與正在翻閱書籍的你的緣分,不論是從這本書開始,或是從更早就開始,都期待能夠串起更多的緣分,讓更多有著相同理念的人,帶動一股善良、正向、溫暖的風向,啟動一個善的循環,並延續下去。
《ICU重症醫療現場2:用生命拚的生命》
作者:陳志金醫師
出版社:原水文化
出版日期:2021/10/28
購買連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