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活著,我做什麼都值得 陳威明,將心比心的骨癌仁醫

冬日清晨,天色微亮,台北榮總的手術室外,傳來新任院長陳威明的腳步聲,他已換上全身手術服,準備為病人做關節重建手術。趕在一大早七點多開刀已是陳威明的習慣,因為每天總有無數行政工作等著他,只能盡量利用一早的時間、中午的時段或是會議間的空檔,履行與病人之間的承諾。

今年1月剛升任北榮院長的陳威明,是國內外推崇的骨科名醫。投入骨科領域30多年,至今完成3萬多例骨科手術,為骨癌患者重新找回生命的光。尤其對許多骨癌病童來說,他不只是醫師,更是真心付出關懷的「陳爸爸」。2018年他獲得台灣義行獎,2021年又獲頒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個人獎,不論醫術、學術或社會貢獻,都被各界肯定。

骨癌名醫、關節置換權威、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台北榮總院長…即便把諸多響亮的頭銜放在陳威明身上,面對鏡頭的他依然笑得靦腆,也還是最習慣別人稱他為「陳醫師」。(圖/林建榮攝)

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 找到行醫的價值

走上骨科腫瘤這條路,原本不在陳威明的生涯規劃裡。從小生長在台南六甲的他,少年時功課不錯,國中一畢業便北上考進了建中,後來因父親的期待選擇丙組,就讀陽明醫學院。但他笑說,大學一、二年級時不是很用功,平常很愛去釣魚及參與戶外活動,幸運的是他認真追求到一位用功的女朋友(後來成為妻子),兩人是同班同學,女朋友常幫他補習,讓他順利應付課業。

直到三年級接觸到臨床科目後,陳威明覺得非常有趣,開始用功讀書。大六那年,他到台中榮總實習時,開始學習照顧病人,才一步步地從病人身上,找到了身為醫者的使命與價值。

陳威明從小就喜歡往戶外跑,爬山、攝影都是他最愛的休閒活動。太太林佩玉是眼科醫師,幫他補習,為半夜回家的他煮麵,還幫他開白內障手術,是陳威明最感謝的人。(圖/陳威明提供)

陳威明回憶,在中榮實習的第一個月,外科有位榮民伯伯,身上的褥瘡比巴掌還大,病房充滿腐肉的味道,奇臭無比,醫護人員每天為他換一次藥,但褥瘡依然腐爛發臭,「那時我很心想,如果改成一天換藥三次,會不會比較好?」

於是,避之唯恐不急之際,陳威明卻每天照三餐進出病房為老人家換藥。他戴上三層厚厚的口罩,花很長的時間與無比的耐心,幫老人清洗傷口、上藥、剪掉腐肉。

他的想法很單純:「他是我的病人,我就應該幫他的忙,幫他改變這種狀況。」

在陳威明的細心照護下,病房裡的臭味日漸淡去,一個多月後老人的傷口竟然重新長出粉紅色的新肉。榮民伯伯的女兒非常感動,流著眼淚對陳威明千謝萬謝,還親手寫了一張感謝卡給他。這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幫病人戰勝病魔,讓他們重拾正常生活,就是行醫的真諦

事隔三十五年,陳威明說起當年依然感動。「那位榮民伯伯,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的名字,不是因為我幫過他,而是因為他和家屬真誠的感謝,幫助了一個年輕的醫師,奠定了行醫的使命感。

從此,陳威明對行醫有了全新的體悟,他開始認真的在各科實習,畢業時還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

榮民伯伯女兒的感謝信,讓陳威明了解行醫的使命與意義,在臨床拼了命地學習。畢業時他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裝著獎金的信封袋,至今仍保存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史館。(圖/陳威明提供)

走進偏鄉 意外拿起手術刀

醫學院畢業後,陳威明因為是公費生,必須先抽籤去偏鄉服務,感嘆一輩子籤運都不好的他,來到了北榮花蓮鳳林分院。而原本立志想走的腫瘤科,但因報到的時間較晚,鳳林分院的內科已無缺額,只能改走外科。

當時花東有花蓮、馬蘭、太平三個榮民之家,常常有跌倒骨折的老榮民就醫,陳威明常常要跟著泌尿外科的鍾主任開骨科的刀,但他愈開愈覺得自己所學不足,幫不了病人,所以他主動向主任提出,讓他回台北榮總的骨科受訓。而那幾個月,也成了陳威明人生的轉捩點。

他向學長們拜託:「只要肯教我,讓我做牛做馬都沒關係。」之後他每天待在北榮的手術室十多個小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全力學會基本骨科的開刀技術,好回去幫花蓮的榮民和鄉親們。

4個月的訓練結束後,陳威明帶著所學的技術回到花蓮,全心全意投入骨科手術,1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數十台骨科手術,也沒有出什麼併發症。

他最難忘的是,有一回花蓮鳳林附近發生進香團的翻車車禍,十多名傷患送到鳳林分院。「我們外科只有少少的四個醫師,但沒有人轉到花蓮市,四個人花了兩天兩夜,把手術開完!」幸好,每位傷患都獲得妥善的照顧。 這樣的堅持與付出,讓陳威明和當地居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說,直到現在,不時還有花蓮的患者到北榮找他開刀。即使陳威明已升為院長,但在他們眼中,他始終是當年那個全力為花蓮人拚搏的「陳醫師」。

北榮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曾說,「老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不管病人從事什麼工作,腳有多髒,他都會把腳放在自己的褲子上仔細檢查…」陳威明的關懷與付出,每位病人都有最深刻的感受。(圖/陳威明提供)

相對地,陳威明的人生也轉了大彎,從沒想過要當骨科醫師的他,花蓮兩年的經驗讓他開刀開出了興趣,1990年6月公費下鄉結束後,北榮的骨科主任、也是陳威明的恩師羅惠熙同意他回台北榮總接受骨科住院醫師訓練。

陳威明完成了5年住院醫師訓練,正好有位骨腫瘤的主治醫師轉換跑道,讓他順利接下骨腫瘤主治醫師的任務,他心裡很興奮:「上蒼怎麼對我這麼好?我竟然可以同時從事骨科和當初想走的腫瘤治療!」

回顧這段歷程,陳威明的笑容裡充滿著人生的智慧。他說,從鳳林到北榮,每一次的轉折都來得很意外,都不是自己原定的目標,卻讓他領悟:原來人生不需要自我設限,也不必急著立下多麼遠大的目標,只要盡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隨順因緣,就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降臨,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和桃花源

恩師羅惠熙引領陳威明進入骨科,並鼓勵他朝骨腫瘤的領域鑽研。他也不負老師期待,為了孩子們竭盡全力,也一次次在學術上取得傲人的成就。(圖/陳威明提供)

93病房的陳爸爸

走進骨腫瘤的領域,陳威明再度面對全新的挑戰。他說,1990年前,骨肉瘤(即俗稱的骨癌)是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好發年齡集中在10至25歲,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患者必須做截肢手術,而且術後的存活率也只有二成左右。

為了搶救這些孩子的未來,北榮在1998年底率先成立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團隊。陳威明認為,骨肉瘤的治療雖然困難且漫長,但守護生命是醫師的天職,「再難,也要為病人拚一場。」

除了透過醫學專業為孩子們對抗骨癌,陳威明更以慈愛與溫暖澆灌小病人的心。每當有孩子確診骨肉瘤時,他總會在診間摸摸孩子的頭,或握拳與孩子的小拳頭相抵,鄭重地向孩子承諾:「陳爸爸會陪著你,一起對抗病魔。

而為了罹癌兒童設的專屬「93病房」,那裡是陳威明最疼惜的地方,平時即使行程緊湊,他也要擠出一點點時間去看看。看到孩子們的康復與進步,總能讓他忘卻工作的辛勞。

不管多累,只要看到病人與孩子們恢復得很好,陳威明的能量就會被補滿,然後繼續為他們拼下去。(圖/陳威明提供)

堅強的小病人,為醫師帶來勇氣

每個93病房的孩子都曾經歷或正在經歷開刀、化療和放療的艱難抗癌過程,但多數時候,孩子們總是笑聲不斷,臉上寫著勇敢。陳威明說,孩子們不放棄生命的堅韌毅力,教會他不要輕言放棄,更為他增添勇氣,在行醫的路上繼續前進。

胡逸庠是讓陳威明最感動的一個孩子之一。他五歲時得到骨肉瘤,腫瘤侵犯髖關節,骨肉瘤局部破壞骨骼,並侵蝕周圍的軟組織。骨肉瘤常常不只侵犯肢體,癌細胞還會隨著血液擴散,最常見的擴散部位是肺和其他骨骼。

當多數孩子無憂無慮的長大之際,小小的逸庠卻不斷地與癌細胞抗戰。陳威明說,病魔幾乎一路跟著逸庠長大,癌細胞轉移到他的脊椎,多年來他動過2次骨骼移植,9次手術,60多次化療和24次放射線治療,但他從來不放棄希望,樂觀勇敢的面對一切磨難,還曾獲得總統教育獎肯定。小小的孩子更在作文中寫下:「要是我沒有這段不一樣的童年,我可能會膽小,更沒有一顆堅強不放棄的心…。」

胡逸庠曾寫道:「在病房裡我們都叫他陳爸爸…為什麼?因為他把我們當兒子照顧。自從陳爸爸從骨癌手中搶回了我的未來已經20年了。目前剛從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努力地追逐父親的背影。」(圖/陳威明提供)

如今的逸庠已長大成人,行動自如,還考上台北醫學大學,經常到醫院當義工,以自己的生命經驗鼓勵癌症患者不要放棄希望。陳威明說,20年來,這個孩子闖過一關又一關,展現了無比強韌的生命力。

逸庠教會我,只要不放棄任何希望,或許真的會有奇蹟出現,他的韌性更鼓舞我繼續做對的事情,搶救更多生命。

而從知名的插畫家阿布身上,陳威明更獲得了面對困難的勇氣。阿布在大三的時候被診斷出骨盆惡性骨肉瘤,是全球文獻報告五年存活率只有4%-38%的致命腫瘤。「老實說,第一次看到她的片子後我心裡想,這大概沒什麼希望了。」陳威明回憶起當初沈重的心情,「但我還是覺得要拼拼看,給孩子一個機會!

之後阿布不但用她堅強的意志力度過了長達11個小時的骨盆腫瘤切除手術、十多次高強度的化學治療,經過了重重難關活了下來,更在發病後的第5年,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圖文書,之後更舉辦了個人畫展。

「我很感謝阿布帶給我們所有醫護同仁、病友帶來的力量跟鼓勵。每當我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我就會想到她,想到我的困難跟她比起來,其實非常微不足道。」陳威明笑著回憶。

每位病人,都成了陳威明的老師,讓他看見生命中的堅強韌性,讓他即使希望渺小也願意勇敢挑戰,與病人們一起面對任何困難。

而93病房中孩子們一起玩耍,家屬們彼此加油打氣、互相關懷,無私的愛也深深感染了陳威明,不禁想著除了在醫療上,還能為這群勇敢的孩子們做些什麼?

面對棘手的病情,陳威明告訴阿布他的決心:「醫生可能會選擇病人,但沒有一個爸爸會放棄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們離開醫院展開新的人生,沒有血緣關係的「陳爸爸」也不會錯過他們生命中任何重要的時刻。(圖/陳威明提供)

籌設關愛之家,讓病童家庭無後顧之憂

陳威明說,在治療過程中,孩子們不是開完刀就夠了,後面還有復健、化療等過程,來來去去要十個月左右;治療結束後更有長達數年的定期追蹤,整個過程下來,至少要進出醫院數十次。對孩子和家長是一場漫長辛苦的戰役,尤其是遠從中南部或東部及離島來的病童家庭,交通和住宿更是沈重的負擔。

陳威明非常心疼,帶著北榮的骨肉瘤醫療團隊尋找社會資源。他先在2006年協助病童的家長們成立「骨肉癌關懷協會」,得意門生吳博貴醫師更是發揚光大,在2018年設立「骨肉癌關懷之家」,讓外地來的重症病童和家長在等待住院檢查或治療時有一個免費的住宿場所,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與疾病奮戰。「當老師的我當然以全力相挺,支持善舉,找尋資源!」他握拳說道。

醫者父母心,陳威明說,醫生意味著「醫治生命」,但「生命」指的不只是身體臟器,也包括了精神層面,骨肉癌病童的家庭非常辛苦,他希望「關懷之家」可以讓他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溫暖,獲得支持的力量。

2018年,骨肉癌關懷之家在離榮總不遠的紅樹林站落成,從外地來的病童與家屬們終於有個落腳地,得以放心治療。(圖/陳威明提供)

心比心的「陳健保」

30多年來,搶救骨癌病童已成為陳威明的使命,孩子們口中的「陳爸爸」更來自他視病猶親的信念。

「視病猶親」是理想,比較難,但醫師至少要做到「將心比心」。他更常提醒學生,只要秉持「將心比心」的理念,就不會輕易犯錯。

「在醫院裡,醫護同仁的溫度是最重要的,凡事多替病人想一想,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陳威明堅定的眼神裡,藏著暖暖的光。 這份「將心比心」,無處不在。陳威明為病人選擇醫療材料和治療方式時,會為病人設想,絕不鼓勵病人開不需要開的刀、用不需要的自費醫材,如果治療功能和結果是沒有明顯差異,也盡量採用健保給付的醫材,不增加病人家庭的經濟負擔。「我知道,很多人因此給我取了外號——陳健保。」他笑著說。

母親口頭禪是「有量才有福」,陳威明也受到急公好義媽媽的影響,總是想著:「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會怎樣幫他?」(圖/林建榮攝)
陳威明解釋,他並不反對自費,「但如果開刀後功能沒有差,我不會建議病人用;但如果有些狀況自費藥物和醫材的功能或治療結果如果真的比較好,我不會反對使用,因為這是病人的權利,而且才能支持醫技產業化的持續發展。」

很多時候他還會向病人和家屬「曉以大義」,不要迷信高價的自費項目,「技術,才是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為病人著想的性格隨處可見。

病人是最好的老師

而在搶救生命的旅程中,開過3萬多台手術的陳威明也曾面臨過挫敗。他說,曾有3次,病人在手術檯上過世,讓他非常難過。

他最遺憾的是一位骨盆腔腫瘤的婦人,她罹病8年,原在其他醫院診治,最後被宣布生命只剩2個月時,才改到北榮就診。在診間裡,婦人哀愁的告訴陳威明:「8年來,我只能臥床,飲食起居全依賴別人。」

陳威明評估後認為,雖可開刀切除腫瘤,但骨盆有太多器官,神經與血管錯綜複雜,加上腫瘤很大,病人本身又有凝血問題,手術風險非常高。他向病人和家屬說明後,醫病雙方一起溝通要不要開刀,而他心中也陷入掙扎,因為台灣的醫療糾紛太多,他不想看到火坑還往裡跳,但心中又有另一個聲音:「只要答應動刀,病人就有活命的希望。

幾經考慮,陳威明告訴自己,身為醫師就該守護生命,無論前方多麼艱險都要勇敢前進,於是和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一起做好心理準備共赴戰場。

但沒想到,當他在手術檯上順利為婦人切除一顆籃球大的腫瘤後,她卻血壓急降,發生肺動脈栓塞,血液到不了肺臟!這一切完全出乎意料,行醫多年的陳威明第一次在手術檯上目睹生命消逝,眼睜睜看著心跳監視器從起伏的曲線轉為直線,他的心也墜入黑暗深淵。

走出手術室,病人的家屬對陳威明沒有任何責怪,因為婦人術前已寫好遺書,她的丈夫也感謝醫師讓妻子結束痛苦。但陳威明很難釋懷,他原想要搶救生命,結果在卻彷彿成為加速死亡的劊子手,他換上黑衣哀悼,並在心中默默發誓:「病人永遠是我最好的老師,我不會澆熄勇氣,要為骨癌病患繼續努力。」

傳承醫技 鼓勵學生一定要追過我

帶著一份為患者努力的心願,陳威明在北榮打造出引領台灣的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團隊,把一身功力傾注給年輕的醫師,他認為培育下一代很重要,要有更多優秀的醫師幫助病患,「如果我沒有把技術傳下去,就是自私。

在醫學教育的傳承中,陳威明也從沒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想法,因為他發現「年輕人的英文、獲得資訊的能力都比我好。」因此他很鼓勵年輕醫師研究創新。

例如44歲的北榮骨骼肌肉腫瘤治療研究中心主任吳博貴,正是陳威明的學生,在老師眼中,吳博貴已獨當一面,去年還研發創新醫材,奪得國家新創獎,成為三百多個團隊中最後獲選上台演講的幾位參賽者。陳威明說,學生的成就讓他很欣慰,更會用力鼓掌,做老師的「千萬不要怕人家追過你。」

在陳威明眼裡,學生們也是他的孩子,看著他們青出於藍,他心裡只有開心與感動。(圖/陳威明提供)

話聲甫落,陳威明回頭指著牆上的一幅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他說:「這幾個字,一直放在這裡,隨時提醒我。」幾十年來培育無數的學生在台灣各地開枝散葉,發光發熱,造福國人,是他最大的安慰。

他對醫學的傳承心,還延伸到其他國家,近年陸續有東南亞國家派出年輕醫師找陳威明學習,連美國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世界頂尖醫學院的學生也到北榮進修。陳威明一律熱情的傾囊相授,榮總骨科更成為哈佛指定的海外訓練醫院。約翰霍普金斯的學生還在受訓結束後寫信向陳威明致謝,讓他既開心又感動:「把學生教會,去幫助更多人,實在是非常快樂的事。

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高材生也不遠千里來向陳威明學習,他也傾囊相授,將經驗傳承。臨走前學生也留下一張感謝卡說道:「過去這兩週影響了我的一生,您對病人與學生的態度是我未曾見過的,我也對天發誓這將成為我以後對待病人的準繩。」(圖/林建榮攝)

病人的卡片 是行醫的最大喜悅

當然,更多的感謝來自病人。陳威明的櫃子裡有成堆的卡片和信函,都是病人寫下癒後的感激,有人還寫下自己的現況,提出全新的人生願景,字裡行間滿是重生後的希望。

看著患者的一字一句,陳威明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他說,做為一個醫生,這些就是最好的回饋,為他注入活力,忘記所有辛苦,繼續精神飽滿的面對下一個病人。

就像現在不論院長的行政工作有多麼忙碌,陳威明仍堅持撥空為患者開刀的使命,他總會在清晨上班前或中午休息時段進行手術。他說,只要走進了開刀房,就可以全神貫注地投入手術,自千絲萬縷的行政工作中抽離,釋放所有壓力,如果有一天不能開刀,他會覺得自己好像生病了。

一邊接受採訪、一邊批示公文、一面接電話討論病情。接任院長的陳威明即便每天忙得焦頭爛額,還是會固定每週三和週五早起進手術室開刀,「因為病人康復後的笑容,是我力量的泉源。」他笑著說。(圖/林建榮攝)

他說:「做為一個外科醫師,開刀是我的生命,我的初衷,永遠不會忘記。也永遠不會放下我的手術刀。」尤其術後看到病人和家屬的笑容,更讓他堅定信念,要為搶救生命奮戰,永不放棄。

愛犬斑比常跟著陳威明上山下海,也是陳威明最愛拍攝的模特兒。不過攝影的樂趣,只能等陳威明忙完後再說了。(圖/陳威明提供)

陳威明

WEI-MING CHEN, M.D


骨腫瘤、人工關節置換權威,至今已完成3萬多例骨科手術,現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醫學系畢業後到鳳林榮院服務,陰錯陽差走入外科,後受到恩師羅惠熙賞識加入台北榮總骨科團隊,專精骨腫瘤治療與關節重建。

從小急公好義的母親就常把「有量才有福」掛在嘴邊,成為醫師後陳威明也不斷自問「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要怎麼幫他?」認為醫療只要做到將心比心,為病人多想一些,就能獲得病人和家屬的信任。

感於骨肉癌小朋友們的治療動輒10個月起跳,交通住宿對住在北部外的家庭是很大的負擔,在2010年與家長們一起成立「骨肉癌關懷協會」,並於2018年打造了「骨肉癌關懷之家」,讓關懷延伸到診間之外。

Facebook Comments Box

Related posts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

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來 

見證台灣肝臟外科發展

李伯皇,台灣醫療活字典 

從「換手」到「變臉」

郭耀仁,奇幻的「醫」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