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心,堅定情 謝仲思,畢生守護枋寮偏鄉醫療
從屏鵝公路一路往南迴公路走,偏鄉居民就醫路迢迢。當時恆春沒有神經外科醫師可以及時救命,救護車將傷患緊急送到枋寮醫院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謝仲思看了一眼,當場淚崩。「救護車上全都是血,他的身體卻已冰冷,那是才27歲、年紀輕輕剛出道的警察啊……
從屏鵝公路一路往南迴公路走,偏鄉居民就醫路迢迢。當時恆春沒有神經外科醫師可以及時救命,救護車將傷患緊急送到枋寮醫院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謝仲思看了一眼,當場淚崩。「救護車上全都是血,他的身體卻已冰冷,那是才27歲、年紀輕輕剛出道的警察啊……
亞運橋牌決賽一共有6圈,前3圈台灣隊一路領先。第4圈被對手反超,以30:39落敗。第5圈,他們又以38:17痛宰對手,再度超前……比賽結束,台灣隊勇奪金牌,眾人當下歡聲雷動。想起一路走來經歷的苦澀,范綱維強忍住內心的激動,直到走出會場才淚流滿面……
「打斷骨頭顛倒勇」的林高田說,他很樂觀看待自己的挫敗,也曾花時間研究《失敗學》。發現面對失敗,最好的解藥就是從中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進而找到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他常以自身經驗鼓勵年輕學子,不要因一時的挫敗而放棄,只要設定目標,專心投入,就有機會扭轉劣勢、出人頭地。
「我只是個醫學生,根本就不是醫師。那個課程要我跟她聊兩個小時,聊到最後無話可聊,只好東扯西扯。我不會診斷病人、不會開刀、不會化療,我什麼都不會,但病人的卻認為我是最好的醫生。」什麼都不會人家就說你是最厲害的,如果我有某個技藝可以幫助到病人,那不就是perfect了嗎?
台灣機車事故頻繁,他看過一位三十幾歲的男性,「脛骨骨折分一到六級,他是最嚴重的六級,關節面整個炸開,四分五裂,韌帶斷掉,看了好幾家醫院都說骨頭碎到無法處理。」但詹益聖用他發明的技術將骨頭復位、修補韌帶和半月板,病患後來恢復良好,不但重返工作,還重拾熱愛的運動,更和詹益聖成為好友。
《二膽醫官》這本書記錄了沈茂昌在國共對峙的外島生活,沈茂昌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和指揮官漫步沙灘,看到廈門方向漂來一具嬰屍,他一個箭步上前抱起,經過檢查確認已無生命後,將之安葬在島上唯一的墓地。諷刺的是,那個年代正是紅衛兵捧著《毛語錄》大搞文化大革命,而當天正好是母親節…
「醫師們當初選擇這個職業,一定都有同樣的使命,就是拯救病人生命,」程文俊說,「在這樣的共識下,我上任第一天就跟大家談醫院的走向,不用過去的損益、績效為主要考量,我希望提升品質、專業,跟社會貢獻。」他將長庚形容成一頭巨象,轉身總是會比較慢,「但他終究會轉過來。」
「一次唇顎裂手術只需一到兩個小時,卻可以重建孩子的一生。」賴瑞斌救治過的顱顏缺陷病人,有聽奧選手、疊杯冠軍、醫師、刑警、歌手、跆拳道選手及芭蕾舞老師等,他們在不同領域表現優異,無懼異樣眼光展現自我。「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心中的完美。」
「我們讓媽媽陪他一整天,隔天禮拜日我來醫院陪媽媽,跟她談是不是讓孩子走得舒服一點?那時候安寧的概念還不普及,但媽媽覺得孩子也辛苦夠了,我就親手撤掉儀器,陪媽媽走過那個悲傷的時光。」「把病人救回來,獲得家長讚許這沒什麼好說的。但病人離開,還能得到感謝,我想這就是比較不容易的地方吧。」
人都難逃一死,但真正要面對一個人在自己的眼前逐漸停下呼吸,的確是一門很大的功課。「相對來講,整形外科面對死亡的機會比較少,術後結果立即可見,比較有成就感。而且整形手術是一種可以改變病人人生的手術,比較多希望、歡笑的時光。」就這樣,陳建宗成了羅慧夫最後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