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為台灣默默奉獻一生的人。無論是來自異鄉還是台灣本土,這群人本可擁有所謂「成功」的人生,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另一條路──奉獻與分享的傳愛之路。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階級、職業,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來傳遞愛、散播愛,為我們見證了「給得越多,生命就越豐富」的價值觀。
偏鄉
-
-
-
-
-
-
屏東最年長的耳鼻喉科醫師,已行醫近60年。不捨身心障礙家庭的喜憨兒變老憨兒,照顧者變老、甚至過世無法照顧中高齡身障者,與太太王秀珍成立迦南身心障礙養護院,照顧54名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身心障礙者「我當醫生,是要服務人、幫人解除痛苦。」杜英吉牢記醫師誓言,領著弱勢一同前往應許之地。
-
網路上人稱「小劉醫師」,在一手拿手術刀、止血鉗與繃帶剪的外科手術日常裡,另一手則抓緊空檔,書寫發生在她周遭職場的諸多不公不義,以及身為母職在家庭育兒之間的各種酸甜苦辣,並長期關注醫護勞動人權、兒童安全福祉等社會議題。著有《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跟著小劉醫師,來玩性教育翻翻書》等書。
-
第28屆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曾先後於台大醫院、成大醫院服務。1996年來到當時如同醫療沙漠的嘉義,接掌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18年間,率領嘉基團隊打造癌症治療中心,建構完整的安寧醫療、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服務網路,傳遞滿滿的愛與關懷。
-
-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