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曾基醫師
近幾年,各縣市政府苦於衛生所醫師荒,主因係公費醫師斷層。二○一六年,公費制度重啟,最快也要四年後,公費醫師才開始下鄉服務,屆時能否讓衛生所運作長治久安,值得討論。
一九一九年,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提出Politik als Beruf,以政治為志業,期待政治家具有熱情、責任感與判斷力。三種特質亦適用於各行各業,判斷力可改為專業能力。事實上,在高度分工的德國社會,卅四種主專科醫師裡,即包括公共衛生專科醫師,係擔任衛生所醫師的必備資格。
德國公共衛生專科醫師養成訓練,醫學系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還需受訓五年:半年公共衛生課程、兩年在其他專科訓練第一線醫療照護、半年精神科訓練、兩年在公共衛生機構訓練,後者至少一年在衛生所裡。訓練時間,公衛與醫療各半,並不偏廢,也反映出實際工作所需。
德國制度嚴謹,近乎嚴苛,未必適用於台灣。台灣廿三個法定專科醫師裡,並無公共衛生科別,各類專科醫師訓練內容與衛生所工作較為密切者,當屬家庭醫學科。家庭醫學強調全人、全家、全社區,訓練多元化,三年訓練時間裡,社區訓練長達三至八個月,多在衛生所,較熟悉相關業務。
兩年半前,筆者曾統計全台三百七十一家衛生所與健康服務中心狀況,僅八成有醫師任職。總共三百廿名衛生所醫師裡,亦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為大宗(一百四十九名),另為內科系醫師八十名、外科系醫師卅六名、其他專科或一般科醫師五十五名。
衛生所醫師並非都是家庭醫學科醫師,可能與供給有關。全台六十八間家庭醫學訓練醫院,每年分配名額很少,今年稍多也僅一百三十八名,占全部訓練容額百分之七點七,只是內科的三分之一,而與兒科相當。加上近年依法大力推動的「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家庭醫學科醫師供不應求。
另一方面,台灣專科醫師制度高度次專科化,絕大多數內外科醫師取得專科醫師資格後,還會接受次專科訓練。次專科醫師在衛生所全職專任,較難充分學以致用,對於個人與社會,皆非資源最佳配置,相對地留任意願也可能較低。醫師流動率高,難與衛生所團隊及社區民眾建立默契,業務推展難上加難。
若寄望未來公費醫師解決衛生所困境,成效可能未必盡如人意。新制公費醫師以五大科(內、外、兒、婦產、急診)服務偏鄉醫院為主,下鄉服務年限長達六至十年,服務年限過半後,才得改分發至衛生所服務。政府應及早調整公費醫師政策內容,培育有志於衛生所工作的醫師,安排適當專業訓練,否則衛生所恐怕等不到公費醫師,或是分配到志不在此的不適任醫師,重蹈覆轍。 更重要的是,建構友善醫師任職的環境,以留住人才,讓熱情持續。時至今日,衛生所仍是不少鄉鎮的重要醫療支柱,較往昔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新竹縣北埔鄉為例,每逢假日遊客如織,誰能想像卅年前鄉內還有六家診所,目前只剩一家,一名資深醫師慘澹經營,衛生所沒有醫師,醫療業務還得靠台北榮總新竹分院醫師支援。偏鄉居,大不易,偏鄉衛生所真的需要大家多加關注,共謀解決之道。
本文經陳曾基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讓衛生所成醫師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