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關係

還我本色:陳昱瑞顱顏外科40年與12篇顱顏天使的故事

每個生命誕生都是奇蹟,但老天造物中,難免有疏忽,尤以天生顱顏畸形的孩子,令人心疼。所幸外科醫師以巧手與智慧,悉心重建孩子的外表、自信與孩子的笑容。
本書不僅提供民眾對於顱顏手術專科的認識,醫療人員也能獲取寶貴的專業知識,了解如何建立良性的醫病關係,書中案例多是長期追蹤的成果,更是彌足珍貴的醫學資料。

Read more

拚到最後一刻,是對生命的最大敬意

傅志遠,刀尖與筆尖之間

他們師徒兩人就在急診室簡陋的環境裡開胸、拔刀、縫合,短短一個多小時,擔任助手的傅志遠親眼看著儀器上的病人血壓上升了、心跳恢復了,隔著手套,他強烈感受到病人的心臟開始奮力跳動,彷彿在吶喊「不要放棄我」。
「那一剎那,我非常非常感動,原來外傷急症外科可以拚到這種地步!原來只要醫師不放棄,生命就一定有希望、有機會。」

Read more

傅志遠

CHIH-YUAN FU, M.D.

傅志遠,長庚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知名醫師作家。
因熱愛挑戰且憧憬外科的專業而跨入急重症外傷醫學。在快速來去的醫病關係與高壓緊湊的工作環境下,用冷靜的雙眼與火熱的心,書寫下生死之間令人省思的故事。

Read more

接生的手,創作的手

林錦義,用「美」迎接新生

「嬰兒剛出世,就被周遭環境嚇哭了」,「優美的環境,才能讓醫師更融入工作環境中,求診者與家屬得以放輕鬆。」浸淫藝術世界,讓林錦義領悟,醫療可治療病友的身體,藝術則可協助人們超克困境,兩者殊途同歸、相輔相成。更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陳列在醫院的藝術品也不怕別人觸摸,就算留下一些痕跡,他也視為「歲月的印痕」。

Read more

林錦義

CHIN-YI LIN, M.D.

林錦義,台南市璟馨婦幼醫院院長。中年後開始投入攝影、繪畫等藝術創作與收藏,並將醫院空間妝點得猶如美術館,讓求診者與家屬都可親炙藝術珍品。
接生過近二萬名新生兒,用同一雙手將生命降臨的強烈能量化為藝術作品,傳達生命的循環與感動。

Read more

腹水阿姨

確認引流不會造成轉移後,再次抽了腹水送驗,確實發現惡性細胞的存在,判斷為腺癌末期。只是阿姨無意間的一句話,讓學長嚇了一跳:「你昨天來看我的時候臉色不好。是不是報告出來了?」

Read more

吳麥斯

MAI-SZU WU, M.D.

吳麥斯,雙和醫院院長,台灣腎臟醫學專家。台北醫學院時代曾擔任橄欖球隊隊長,率隊奪得兩次全國盃亞軍。於台北醫學大學推廣橄欖球教育,於U19世界賽創下佳績。加入台灣無惑橄欖球隊,至今仍與年輕時的隊友一起在球場上奔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