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總能看到一位滿頭華髮、衣飾簡樸的歐吉桑,踩著一台上了年紀的腳踏車沿著新港鄉的街頭緩緩前行。一路上不斷有人跟他開心問好,他也不時停下腳踏車,笑著寒暄兩句。
身為一位開業四十余年的小鎮醫師,陳錦煌不只盡心照顧鄉民們的健康,更相繼成立了「新港文教基金會」、「新港素園」、「扶緣服務協會」,在診間外盡力幫助老人、小孩與弱勢。他不僅成功改變了當地的賭博歪風,也讓新港鄉搖身一變成了國內社區營造的典範。
之後他被延攬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暨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執行長。桃芝風災、納莉風災、北捷淹水、汐止東科大火、新加坡航空墜機……每場重大災難的背後,都能見到身為總指揮官的他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滿足災民最迫切的需求,提供心靈安穩的依靠。他也曾出任九二一震災基金會重建委員會執行長,以及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彌補受災家屬的傷痕與遺憾。「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天災人禍的善後工程,我都參與過了。」他感慨。
從鄉下小鎮到整個國家,陳錦煌開立的社會處方箋,療癒了台灣這塊土地上,大大小小的病痛。
師長教誨 只做良醫不做名醫
陳錦煌在1952年出生於新港鄉,上下有8位手足,生活窘迫。「那個年代,我們鄉下小孩都期待能靠著苦讀改變命運。」也因為從小就立定了目標,他的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67年考入嘉義高中,1970年以全校第1名的佳績畢業,並應屆考取台灣大學醫學系,轟動鄉里。
走上行醫這條路,陳錦煌說有部分是來自父親的期待。「我父親是所謂的『限地醫』,就是醫館透過師徒相傳訓練出來的臨床醫師,沒受過學校正規的訓練。小時候常常半夜有人敲門求診,他就會匆匆忙忙地跑去幫忙救人。」他接著道,「除了他期待自己的小孩能有一個『正港醫師』外,小時候鄉下醫療資源少,只要會念書、成績好的人,很自然會想當醫師救人。」
但在1981年,陳錦煌在兒科的訓練才進行了2年半,就決定返回故鄉開業。於公,新港鄉醫療資源長期不足,需要新血注入;於私,父親生病許久,年紀也越來越大,唯一的心願就是看見自己的孩子回鄉開業。臨行前,陳錦煌的一位小兒科前輩,時任台大教育長的魏火曜醫師送給他一句話。
「他要我『只做良醫,不做名醫。』台大不只教會我技術,也教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一直把這句話放在心上,遇到有什麼令人猶豫的事情,我就會靠著這句話做出最好的決定。」
這句話在陳錦煌心裡生根發芽,讓他從此不僅只是個開業醫,更改變了台灣後來基層醫療的面貌。
力能所及 互信互助的醫病關係
回鄉開業,陳錦煌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溝通」。
從小在新港長大的陳錦煌,在語言溝通上當然沒有問題,但鄉親們教育水準普遍不高,不識字的更是大有人在,因此描述症狀時總是含糊不清,甚至前後矛盾,說明、解釋要花去他大把大把的時間。「還好我在小兒科受的訓練,本來病人就不會講話,要靠仔細的觀察來推敲病因。」他笑著說。
此外,當時新港鄉只有3、4間診所,人口卻足足有3萬5千多人,陳錦煌不止全年無休,每天更要24小時待命,跟父親一樣,時常半夜拎著皮箱緊急出診。
而小鎮醫師什麼都缺,設備、資源、人力的不足,更讓陳錦煌認識到自己能力的界線,始終保持一顆謙卑的心。「那時候沒有健保,去大醫院的車錢跟醫療費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我在能力範圍盡量能幫就幫,真的不行,才會幫病人轉到大醫院。」
他也不僅僅是開立藥物,更時常苦口婆心勸告病人,慢慢教育他們健康知識,導正生活習慣。因為這樣處處為民眾設想,加上社區的居民本就是認識多年的鄰居,陳錦煌不僅獲得良好的風評與口碑,更在無形間建立起醫師與社區居民互信互助的關係,為未來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家樂賭博歪風腐化純樸民心
1980年代,正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巔峰時期,超過5千億的郵政儲金、2兆5千多億的金融資金都在急著尋找投資的出口,「台灣錢淹腳目」不只是一句形容,更是社會真實的寫照。加上政治走向民主化、1987年台灣解嚴,光明榮景下,不安躁動的人心也正暗流洶湧。
當時「大家樂」賭博遊戲席捲全台,民眾只需要花少少的三、五百塊,就能從0-99中選擇一個號碼,中獎機率高達3%,獎金更有賭注的15-19倍,吸引無數想要一夜致富的民眾。據非正式統計,當時一個月有3期,全省組頭每期可吸引到3億資金,一年可超過100億!
回憶往日景象,陳錦煌依然痛心疾首:「我認識很多新港鄉親,甚至親戚、同學都沉迷在大家樂,有人廢寢忘食無心工作,有的患得患失魂不守舍,甚至還有拜陰神、借高利貸的,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因為大家樂破碎。」
賭博有輸有贏,心情也隨著患得患失,陳錦煌診所裡多出了一群時常頭痛、失眠、心律不整的「大家樂症候群」病人,定期跟他報到。「我也只能開一些止痛藥、抗焦慮、甚至安眠藥給他們,跟賣藥的沒什麼區別。」堂堂一個名校畢業、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卻對這樣的社會問題束手無策,無法從根本上解除民眾的病痛,讓他感到深深的挫敗。
「拜神只為求明牌,槓龜之後看醫師,簽中了就找電子花車跳脫衣舞謝神,甚至連小孩子都在台下看,當時整個社會都籠罩在這種詭異的氛圍下。」
身為小兒科醫師的他,不忍看到純真的孩子們自小就受到這樣的污染,終於決定挺身而出,做出改變。
雲門舞集為起點 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
「大家樂症候群不是身體的疾病,而是社會的疾病。站在醫師的角度來看,只能用社會的方式來治療。」陳錦煌溫和堅定地說,他決定透過文化、藝術、閱讀的薰陶,讓孩子在好的環境下成長,從而改變新港的未來。
1987年,他邀請同為新港子弟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回到新港公演:「我希望讓孩子們不要只有脫衣舞可看,也能看看什麼是世界級的舞蹈。」林懷民聽了之後,二話不說答應了邀約。
6月14日傍晚,新港國中活動中心的鐵皮屋頂依舊蒸騰著滾燙的熱氣,消防車開來灑水降溫,卡車也將一桶桶冰塊從嘉義載來現場,配合電風扇製造「冷氣」。七點半,繽紛的煙火在夜空中轟然綻放,與地面上三千位民眾如雷般的掌聲呼應,一起歡迎林懷民的回歸與返鄉的榮耀,之後的數個鐘頭,台上與台下更是不分彼此,一同沈浸在舞蹈的熱情中。
開演前,林懷民跑到診所裡找他:「阿叔,你是只要做這一次,還是想要一直做下去?」腦中浮現鄉親們痛苦的身影,他堅定地回答:「我要一直做下去!」
謝幕時,林懷民將15萬的演出費大方地捐贈出去,希望為新港的文化教育盡一份心力。他拋磚引玉的善舉引起鄉親們的廣大迴響,陳錦煌打鐵趁熱,以「希望下一代不變壞」為精神,與數位夥伴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募集到100多萬元,成功創辦「新港文教基金會」,讓這座古老的小鎮,再度煥發人文的風采。
「我深刻地體悟到,醫師不應該只關心病人的身體病痛,而是要關心一個人的整體健康,而整體健康,要從環境開始改變。」陳錦煌說。
公爾忘私 基金會陪孩子成長
走進新港文教基金會大樓,一塊「公爾忘私」的匾額就掛入口處,裡頭時常可以看到「陳爺爺」跟孩子互動,有時還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做操。對家長們來說,新港文教基金會是託付子女的「最佳褓姆」,這裡不僅是幼稚園、國小低年級學生玩樂與聽故事的基地,出版的刊物也是學生創作的發表園地,還有實體空間讓新港藝術高中或大學生們發表各種藝術作品。
不僅如此,基金會不斷與時俱進,持續推動社區營造,閱讀、唸歌、造街、媽祖平安遶境、淨港、田野撿拾農藥空瓶、承辦國際社區藝術節、舞動少年宋江陣、義工別墅聯誼……大人們發揮創意,絞盡腦汁舉行各種活動,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在充滿人文的環境中長大,並更加認識腳下的這塊土地。
2003年,新港文教基金會榮獲第二屆總統文化獎社區總體營造類「玉山獎」,基金會利用獎金與先前的餘款,創辦台式餐廳「新港客廳」,不只是新港人招待人客的好所在,也成為中高齡鄉民就業與農產品的推廣平台。
2008年起,有機產品逐漸盛行,基金會開始向農民推廣以無化學肥料、無農藥的自然農法,栽種「自然米」。2011年更開闢了「1/2自然農場」,鼓勵民眾與退休人員組成義工團隊耕種、管理,打造理想中的農場,並以此為基積極推廣食農教育、友善土地精神,發展在地化的環境。「不只新港國小、國中的學生會來這邊體驗農事,台大PGY醫師來社區醫療實習,我也會帶他們來看民眾怎麼跟這裡的土地共生。」
陳錦煌強調:「基金會是大家的,當社區遇到什麼問題無法解決,就能透過這個平台集思廣益,一起想辦法!」透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大人小孩不斷參與、了解公共事務,並透過學習提出解決辦法,新港鄉孕育出人人都稱羨的公共參與機制與「公爾忘私」的精神,讓基金會能走得長長久久。
相信工程 弱勢家庭的保護網
隨著經濟成長趨緩,新港鄉與台灣其他鄉鎮一樣,面臨人口老化外流、單親或隔代教養、新住民、經濟弱勢、失業與犯罪率節節攀升等問題。
因此在2012年,新港文教基金會啟動了「相信工程—社區關懷計畫」,在6個不同的國中小學中設立服務據點,開辦團體輔導、才藝課程、各種營隊,並供應學員免費的午晚餐跟點心,希望可結合社區、家庭、學校的力量,建構社區弱勢族群關懷網絡。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處在一個想獨立,能力上又不能獨立的尷尬階段,相信工程就是陪伴在他們身邊進行引導,幫助培養好的興趣,並協助孩子圓夢。」陳錦煌說,他們聘請了專業音樂老師、歌手,教孩子們演奏樂器,協助成立了「相信樂團」,基金會許多活動中都能看到他們演出。此外還有相信街舞、相信籃球盃、螢火蟲義工隊等社團…,志工們也幫助孩子圓夢,請老師教導他們舞獅、騎腳踏車遠征故宮南院、辦理紙箱創作展、街頭口琴表演等等。
「來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孩子們,只要有夢想,我和基金會老師都會協助。孩子們只要每天都能有一點點改變,一年、二年下來,夢想就會實現。」
2022年,新港文教基金會獲頒文化部第一屆社區營造獎的「社造貢獻獎」,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的「民間團體類獎」,不僅實至名歸,亦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素園、扶緣 讓居民找回人生
「素園」的面積約400坪,原本是陳錦煌母親的菜園,他將其改造為照顧早期失智、失能長者的場域,並命名為素園以紀念小名為「阿素」的母親。
這裡猶如這些長者的第二個家,除了閒話家常,長輩們還常到菜園裡翻土、施肥,採收成熟的蔬果,或到雞舍餵雞、撿雞蛋。「這都是他們以前熟悉的事物,有助於喚醒他們的活力,更願意來素園報到,蔬果、雞蛋也正好作為他們用餐的食材。」陳錦煌用心良苦,「否則長輩整天坐在家裡看電視,缺乏運動跟人際互動,身體會快速走下坡。」
為了提升照顧品質,陳錦煌還特地與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曹汶龍合作,不斷調整照護模式、辦理各種活動。「嘉義是台灣人口老化最嚴重的縣市,素園讓早期失智、失能的長者有事作,感覺自己還有用,來延緩惡化的速度。」
曾經有位90多歲、有心律不整的爺爺,兒女都在異鄉工作,因為獨居始終鬱鬱寡歡。「後來他兒子僱了計程車,每天接送他來素園。」陳錦煌說,到了素園後,有人噓寒問暖、有同齡的說話對象,爺爺終於重新展露笑容。「他參加過823砲戰,每次講到當年的事情,其他爺爺奶奶們都聽得很專心。」爺爺最後因為心肌梗塞離世,但直到前一天,他還是開開心心的前來素園,與他珍貴的朋友們相聚。
不只失智長者,陳錦煌又將雙手伸向弱勢長者、外籍配偶與身心障礙者,在
2005年成立了「扶緣服務協會」。他說,台灣自2002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對以農業為主的新港鄉影響巨大,增加了不少弱勢人口。「如果沒人幫助,根本無法翻身。」陳錦煌說,「扶緣會幫身心障礙者辦理課程跟職業訓練、為老人提供送餐與長照服務,還有幫新住民家庭培力等等。」
他分享,新港鄉大約有600多個外籍配偶,他們大多屬於經濟弱勢家庭,家庭失去功能,小孩有可能因此觀念偏差,染上抽菸、酗酒、吸毒等惡習,被幫派或詐騙集團吸收,「扶緣服務協會結合社區力量,跟新港鄉親會合作輔導、陪伴,協助他們步入正途。」
例如有位來自印尼的外籍配偶,嫁到新港鄉後因為夫家經濟拮据,不得不出來賺錢,「但她在台灣無親無故,連語言都不通,也沒一技之長,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所幸,在扶緣的輔導下,這位姐妹在素園開設了一家咖啡廳「扶緣姐妹ㄟ店」,終於讓生活歸於穩定。
醫療應以社區為核心 傳承「社會處方箋」
2003年SARS、2019年的新冠疫情肆虐台灣時,陳錦煌不僅時刻身處防疫第一線,更不停呼籲政府要重視社區醫療。
「英國公醫制度發展至今,愈來愈重視社區醫療醫學,從根源改善、打造出健康的社區,才能降低民眾罹病的機率跟就醫次數。」陳錦煌搖頭嘆道:「台灣的醫療卻是以大型醫學中心為核心。」
他認為,台灣應該善用健保資源,把民眾的衛教觀念從「生病後要打針吃藥」,提升為「預防生病」,「靠社區診所醫師們發揮影響力,跟當地居民一起把社區打造成一個健康生活的共同體。」
「當你身體不適時,應先回到你的社區,先找你的家庭醫師。」疫情給台灣醫療體系最大的教訓,就是應強化社區醫療。然而,台灣醫療資源財團化的情形非常嚴重,基層醫療資源卻愈來愈薄弱,山區、離島、原住民部落都嚴重缺乏醫療資源,「社區醫師愈來愈難生存,無醫鄉也將愈來愈多。」他憂心忡忡地說。
「但我已經70多歲了,所以只能將手上的責任,交棒給後輩。」多年來,陳錦煌經常受邀回台大醫學系傳授社區醫學課程,新港鄉也是醫學生實習社區醫學教學訓練的最佳場所。
「強化社區醫療的第一步,是協助醫師社會化。」他笑著說,「開課的第一天,我都會帶學生進入社區,教他們怎麼用台語與社區長輩溝通,開開他們的眼界。」
他也藉著新港文教基金會、素園、扶緣服務協會的例子告訴學生,有時社區民眾的身心問題,根源不一定是疾病,而是他的處境。
「要解決問題,就得開立『社會處方』。」而其精髓,在於讓弱勢族群重新發現自己的價值,才能徹底解決其身心問題,幫助他們自立,重新融入社會體系。
夕陽西斜,陳錦煌準備回到診所開始晚上的門診,金色的陽光落在他騎車遠去的身上,映照出的影子顯得格外高大。即便罹患癌症、年紀漸長,他依然堅持初心,將社區營造的精神世代傳承,守護台灣,永遠健康。
陳錦煌
CHIN-HUANG CHEN, M.D.
小鎮醫師,台灣社區營造先驅。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後,返回新港鄉執業。因不願見到鄉親沉淪「大家樂」賭博行為,邀雲門舞集林懷民率團回鄉公演,並創辦新港文教基金會,以教育、文化新思維,讓新港鄉成為台灣社區營造的典範。
短暫入閣擔任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執行長,其間歷經桃芝颱風、納莉風災、北捷淹水、新加坡航空墜機等13件重大災情,並出任過九二一震災基金會重建委員會執行長、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安撫經歷天災人禍民眾的心靈。
回鄉後又創辦扶緣服務協會照顧獨居長者、外籍配偶、身心障礙者、受刑人及高關懷家庭未成年子女等弱勢族群,協助他們重回生活正軌;後續又創辦新港素園,照顧失智長輩。
40多年來,陳錦煌除了治病,並營造健康社區環境不遺餘力,開立「社會處方箋」,溫暖解決社會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