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osts
陳國鼎 KUO-TING CHEN, M.D.
陳國鼎醫師 在顱顏外科築夢為橋
許益超啟動內耳治療新篇章 讓耳朵聽見世界
《控醣:真正改善疾病的飲食法,血糖不失控,還能瘦8公斤!》
龔慧儀 HUI-YI GONG, M.D., PH.D.
龔慧儀醫師 醫療宣教之愛的足跡
鄭博仁 PO-JEN CHENG, M.D.
深耕不輟,勇於創新──鄭博仁專注醫學的築夢之路
《誰說偏鄉不可能?——智能實驗室的築夢實現》
《這樣生活不失智》新書分享  邀你來健腦
  • HOME
  • 精選
  • 脈動
  • 專題
    • 泡泡龍的愛與傷痕
    • WaCare翻轉健康不平等
    • 拯救胎兒
  • 故事
    • 卓越醫術
    • 社會關懷
    • 藝術文學
  • ESG
  • 活動
    • 最新活動
  • 典藏
    • 人文好書
  • 名醫
醫學有故事
  書寫白袍內的真善美,讓醫療的好被看見。
故事社會關懷

台東、台灣、全世界

江明哲,包羅萬象的「醫師的咖啡室」

by 莊 政霖 2021-11-25
by 莊 政霖 2021-11-25
4.9K

若在今年九月間,走進隱身在艾蘭哥爾咖啡座位區後方的展間,也許可以略窺江明哲醫師「醫師的咖啡室」其理念的一二。這場「國際醫療巡迴展」,展出的內容自然是以國際醫療主題為大宗,包括由多幀江醫師或其所屬的國際外科學會的候任理事長關皚麗教授赴外參與援外醫療、國際會議的照片所組成的幾面照片牆,其間並有江醫師的數幅畫作、關於南非心臟移植手術的介紹海報、一櫃關於史懷哲的書籍……等,點綴於其中。

江明哲現今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他不但是位頂尖的神經外科醫師,還效法史懷哲醫師的精神,曾赴非洲與南洋進行國際醫療服務十數次。
(圖/江明哲提供)

如果還是不太能掌握「醫師的咖啡室」的概念,那麼,可以將目光聚焦在由江醫師所繪的一幅畫作上——在由深淺不一的藍色背景上,豎著黑色的十字架,十字交會之處,貼上僅截取眼部周圍部分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眉頭深鎖的肖像,而畫面下方則將一張寫著「信實公義」的紅紙沿縱向從中手撕成兩半,重新拼成一個「7」的形狀。

這幅畫之所以顯得特別突出,不僅僅是因為吸睛的畫面、當代的手法,更因為它顯示出江明哲醫師大半生關懷的三個面向——「醫學、藝術與信仰」。

颱風肆虐,將愛吹到台東

艾蘭哥爾咖啡所在的台東美術館,是許多人來台東的必訪之地,坐落於美術館建築群當中的艾蘭哥爾藝文咖啡館,也是許多喜愛品嘗咖啡的人的好去處。現於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的神經外科醫師江明哲先生同樣是此處的常客,卻也不僅只是一位熟客。在江醫師落足台東的五年之間,已經和艾蘭哥爾的老闆張弘典有過多次合作,假咖啡館的場地舉辦過多場展覽、講座。只因為江醫師有一個描繪了多年的夢想——「醫師的咖啡室」。

「我曾經見過台東美術館眾樹成蔭,那是它最美麗的時候。很可惜的是,那樣的美景,因為尼伯特颱風的緣故,現在只存在眾人的記憶之中了。」經過了五年的時光,江醫師認為,台東多處景觀,包括美術館在內,仍未能完全回復樹斷枝折之前的繁貌。但也正是因為尼伯特的肆虐,讓江醫師見證了台東在各項資源的有待加強,使得這位花東子弟毅然決定回到東部服務,但卻不是待在他花蓮的家鄉。

2016年7月,尼伯特颱風從台東登陸,17級的強風毀壞大量房屋、街道與路樹。這也讓江明哲決定落腳台東服務,讓城鄉間的醫療資源能夠平等。
(圖/江明哲提供)

1955年出生於花蓮縣鳳林鎮的江明哲醫師,在臨近60歲生日之前,便不止一次思考過,是否要提早退休,回到家鄉陪伴母親。一場颱風使他毅然回到山的這一頭,只是稍稍往南偏了一些,選在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團隊致力於以他(腦)神經外科的專長服務鄉親。但若把江醫師的姓名鍵入網路搜尋引擎,便會發現不僅只有醫療相關的資訊,尚有這五年來,江醫師在花東二縣,與各單位共同策辦的多場展覽。當中有個一再被提及的名詞,正是江醫師念茲在茲的「醫師的咖啡室」。這個醫師的咖啡室,毫無疑問,裝載了醫學、藝術與信仰等三個面向的關懷。而要知道這三個關懷的原點,就得回到江醫師出身的故鄉,花蓮縣鳳林鎮長橋里。

黑色十字架上是史懷哲緊皺眉頭的雙眼。這幅畫包含了「醫學、藝術與信仰」三大面向,同時也是組成江明哲人生最重要的元素。
(圖/江明哲提供)

在台落地生根,成為主的信徒

行政區域雖屬於鳳林,長橋里卻是萬榮車站的所在地,位於兩個鄉鎮的交界之處。兩個鄉鎮皆位於花蓮縣中區,鳳林坐落於花東縱谷,為一客家鄉鎮,萬榮則位在中央山脈東側,以原住民族為主要。而在鄉鎮交界的長橋,自然便成為多元族群薈萃之處。

「但我既不是客家人,也非原住民。」江醫師說,這就得從他父親的個人移住史談起。

在台灣,被稱為「外省人」的族群,多指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國大陸各省移民。但在被劃歸在「外省人」這個標籤下的,尚有於1945-1949年間便來到台灣工作、遊歷的一群人。

「我父親江百仁來自廈門,十八歲的時候就來到台灣。當時有一位同樣來自閩南的同鄉謝膺毅在花蓮創辦了《更生日報》,我的父親便是在報社負責編輯校對的工作。」就如同許多在那四、五年間來到台灣的「外省人」的命運,江明哲醫師說,兩岸一分治,他的父親便選擇在花蓮落地生根。

兒時的江百仁先生常來往於廈門和鼓浪嶼之間,因此有許多親近基督宗教的機會。「當時鼓浪嶼上面設立了很多國家的領事館,也有許多傳教士在鼓浪嶼活動。」江醫師說:「我想我父親是在那樣的環境受到薰陶,成為了主內的信徒。」

來到台灣以後,江百仁先生即便工作忙碌,加上人生地不熟,仍舊維持著他的信仰,去到花蓮市區的信義長老教會。而自江明哲醫師有記憶起,江百仁先生已轉換跑道從事公職,於萬榮鄉民代表會擔任秘書。「我小學先是在長橋,後來因為我父親工作的緣故,再轉到林田山的森榮國小就讀。無論是長橋還是林田山,都是多元族群的環境。尤其當時林田山有許多林班工的小孩就讀,那更是來自四面八方。」江醫師說,生長在多元族群的環境,衝突在所難免,卻也學習到和解的功課。「這讓我能夠跳脫單一民族的思考框架,將族群之間的和諧擺在很前面的優先順序。」

父親江百仁先生(右)在國民政府來台前就跨海來台落地生根。生長在教會家庭,又在多元族群的環境中長大,讓江明哲從小就有開放的世界觀,也習慣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事情。
(圖/江明哲提供)

除了民族間的文化刺激,江醫師賴以拓展自身視野的,還有另外兩條重要的管道。「一個是我們鳳林長老教會辦的主日學課程,另外一個,則是我父親長期訂閱的刊物,《今日世界》。」

江醫師說,當時上主日學的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就是擔任講師的神學院學生帶來放映的幻燈片。「那對我們來說跟看電影沒兩樣。而我們就是從這些幻燈片裡面,去認識傳奇教士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的非洲探險故事,和史懷哲如何在非洲的加彭從事醫療宣教,這些宣教士了不起的傳道事蹟。」其後江百仁長老考慮到萬榮一帶畢竟和鳳林有段距離,便提供自宅做為在地學童學習主日學的場地。當時適逢林田山官營伐木事業的高峰,不僅國小一班多達四、五十人,能夠聽到各種新鮮故事的主日學課程,自然也是把江長老的住宅擠得水洩不通。

非洲之父李文斯頓曾說:「我原來要去中國宣教,但上帝要我去非洲」。江明哲從小聽著這位傳奇醫療傳教士的故事長大,也在心中埋下了要去非洲服務的種子。
(圖/江明哲提供)

《今日世界》,則是1952-1980年間,由美國新聞處出資、在香港編輯,面向亞洲(主要以台灣、香港及東南亞華僑為對象)的一份刊物。在美蘇冷戰、國共對峙雙戰結構底下的台灣,因其背景而未受內容審查干預的《今日世界》,可說是台灣人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到外縣市求學以前,我的知識涵養全來自我父親的藏書和他訂閱的報刊,其中《今日世界》尤其重要。」回顧起自身為何會對藝術產生興趣?「第一個是我小時候常看到,周末從鳳林榮民醫院(今榮總鳳林分院前身)出來放風的精神病患在萬榮車站附近寫生,當中有一位患者畫得特別好。閒聊之下,我才發現他是杭州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畢業的。說到杭州藝專,那可是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最高的美術學府。」江醫師啜飲一口咖啡,繼續說道:「但如果說到最欣賞的藝術家,席德進是我的首選。而我對席德進的認識,就是透過閱讀《今日世界》而來的。」

說到這裡才赫然發覺,在艾蘭哥爾咖啡的展間裡,除了以十字架、史懷哲為題的那幅風格強烈的畫以外,其餘畫山、畫海的作品,在筆觸和用色上確有幾分席德進的味道。

席德進是台灣畫壇泰斗,作品常刊載在江明哲小時候常看的《今日世界》中。江明哲這幅台東山景的作品,也帶著幾分席大師的味道。
(圖/莊政霖攝)

熱愛手作,走入神經外科

離開了多元薈萃的童年之地,從中學開始,江醫師便投入了競爭激烈的升學體制當中。「我是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前的最後一屆,因此我跟我的同學要讀初中,還得用考的。」江明哲醫師分享,當年為了升學,舉家搬至花蓮市,考入花蓮中學就讀。「我們從初中部直升高中的那一班都非常優秀,除了我以外,劉偉民醫師、孔繁鐘醫師也都是我的同班同學。劉醫師、孔醫師後來都選擇精神科做為他們的專業,只有我選擇了神經外科,在北部、西部服務了好幾年,才終於在退休之後回到東部。」

為何會選擇神經外科?其實從江醫師熱愛手作,甚至在到了台東之後申請多項手作藝品的專利,就能略窺「外科」這個選項的必然性。「至於為什麼我選擇當時其實很難取得資格的神經外科醫師專業,就得從我在彰基實習、擔任住院醫師的經歷講起。」

兩代經營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可說是地方上的傳奇人物。江醫師說,他到彰基實習時是1981年,和1980年退休返回英國定居的蘭大弼院長失之交臂:「但是彰基在兩代蘭院長的領導之下,整個醫院團隊呈現帶有蘇格蘭風味的紳士格調,這使我深深嚮往。每個人不僅學術成就高,待人接物的態度又很好。我認為,由蘭院長領導的醫師們,每一位都足以成為醫學生學習的典範。」

在彰化基督教服務的期間,江明哲(後排左三)深受蘭大衛(後排右三)、蘭大弼院長的風範薰陶,也期勉自己跟隨前人腳步,將醫療帶到資源不足的地方去。
(圖/江明哲提供)

在彰基風氣的薰陶下,江醫師很自然地跟隨蘭大弼院長的腳步,投入神經醫療的領域。「只是蘭院長他的專長是神經內科,我自己在醫學院的時候早已選擇了外科,所以做神經外科,差別就在這裡而已。」江醫師笑著說。

國際醫療從台灣啟程

經過四年一般外科、兩年神經外科的訓練,為了學習更好的知識和技術,江醫師申請了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前身)的醫學交流計畫,遠赴南非擔任臨床研究醫師受訓。江醫師指著展間裡掛著的一張證書──那是江醫師在南非取得的結訓證明──以及牆上掛著的南非器官移植手術介紹海報說,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全世界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就是在南非完成的。

「南非是我心靈的故鄉。」江醫師再啜飲了一口咖啡,繼續分享:「那段時間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一個是我終於走出國門,踏上李文斯頓、史懷哲等人曾經踏足過的非洲土地,再來也奠定了我後來從事國際醫療的基礎。1992年我回到台灣,一直到2006年我擔任台中榮總國際醫學交流合作中心的醫療執行長,協助台灣跟南非建立醫療合作管道,中間十幾年的時間,我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前往南非進行公務參訪,前後共有八趟之多。」

因緣際會下,江明哲獲得了到南非開普敦大學進行醫學交流與訓練的機會。之後十幾年,更身負與南非建立醫療合作管道的重任,造福了無數當地民眾。
(圖/江明哲提供)

1992年結束在南非的進修,江醫師先後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台北醫學院、台南新樓基督教醫院、台中中山醫學院、台中榮民總醫院等多間醫療院所服務。而「醫師的咖啡室」,正是江醫師1999-2004年在中山醫服務時,萌生出來的想法。

「回想起來,其實是水到渠成。」江醫師說,有關「醫師的咖啡室」的想法,起初其實是「醫學生的咖啡室」。「我在中山醫服務的時候,同時有在醫學院教通識課程。身為一位講師,我必須要成為醫學生們的典範。而當我在回顧誰是我自己的典範時,就會想到史懷哲,想到蘭大弼院長,跟彰基的師長前輩。」江醫師思考,是什麼得以讓這些醫師、醫療宣教士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典範?「那就是醫學當中的人文與倫理素養。」

中山醫學大學與附設醫院的創辦人周汝川(左一)與門諾醫院黃勝雄前院長(中)對醫學人文的教育非常重視,也以身作則成為無私貢獻的榜樣。江明哲(右一)獲得兩位前輩的啟發,產生了創辦「醫師的咖啡室」來傳承人文精神的想法。
(圖/江明哲提供)

面向大海,有故事的「醫師的咖啡室」

在一個如咖啡室這樣的空間裡,可以容納多少傳道授業解惑的理念?江醫師的回答是:無限。在中山醫規劃「醫學生咖啡室:醫學人文與倫理教育工作坊」時,江醫師為它設定了休閒空間、教室、講場、藝術表演場地、博物館等功能。從中山醫轉赴台中榮總服務後,雖然離開了教學場域,又忙於國際醫療事務,「醫學生的咖啡室」只能先擺放在一邊,但是這樣的念想,一直存在於江醫師的心中。

「現在我退休來到台東,又能夠把醫師的咖啡室重新思考一遍,看怎麼做,對台東最好。」說到這邊,江醫師不禁露出了微笑。

江明哲打造的「醫師的咖啡室」,透過照片、繪畫、書籍、講座,將冰冷生硬的醫療行為轉化為溫暖動人的故事,讓民眾可以喝著咖啡,細細體會醫療中的人道精神與感動。
(圖/江明哲提供)

和艾蘭哥爾咖啡的合作,使得江醫師的理想變得更加開闊。「醫師的咖啡室」從學院走進社區、走進美術館,對象從醫學生擴及到醫護人員及其家庭,以及一般民眾。除了可作休閒、教室、表演場地、博物館之用,更成為一個資訊的平台,強化國際人道醫療資源的串聯,以及生活醫學知識的提供場域。

「未來,台東可能不會只有一間醫師的咖啡室。」江明哲醫師說,位於台11線海岸公路中段偏南的成功鎮,正好位在台東市區,和他的家鄉花蓮的中間。「高端立醫師(1915-1995)生前秉持著基督的精神,長期為在地鄉親服務,使得成功鎮也成為一個具備豐富醫療人文故事的場域。」江明哲醫師說:「如果能在這個面向大海、又有好故事的地方經營醫師的咖啡室,那就再好不過了。」

將史懷哲、兩代蘭院長視為典範,江明哲十幾年來在海外的醫療紀錄爬滿了整面白牆,也在不知不覺間成了後輩們倣傚的對象,讓醫學中的人文精神繼續傳承。
(圖/莊政霖攝)

「無論地球怎麼轉/台東永遠在前面」是已故詩人余光中為台東留下的詩句,也是江醫師不變的理念。藉由醫師的咖啡室的經營,將醫學人文和台東的美好串連在一起,就江明哲的外科醫師精準眼光來看,既合理,也具備高度的可行性。


江明哲

MING-CHE CHIANG, M.D.


江明哲,台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成長在教會家庭,從小聽著史懷哲、李文斯頓等醫療傳教士的故事長大,嚮往在非洲濟世救人。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受到蘭大弼院長的影響而走入神經外科,加入南非醫學交流計畫踏上非洲土地,之後更八度前往南非進行醫學交流合作,提升其醫學水準。

2016年因尼伯特風災而決定落腳台東,讓醫療資源能夠平等。不定期舉辦「醫師的咖啡室」展覽,希望透過咖啡廳溫暖的氛圍,串連國際人道醫療資源,並提供民眾生活醫學資訊。

查看更多
Facebook Comments Box
人道援助台東咖啡國際醫療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藝術

延伸閱讀

吳孟庭 MENG-TING WU, M....

2025-02-13

吳孟庭醫師與患者共譜醫術與信任的交響曲

2025-02-13

“穿著白袍的天鵝”吳敏如,工作與生活美感

2024-05-28

周德陽DER-YANG CHO, M.D...

2024-04-18

入於圍棋,出於醫學周德陽觀照全局、洞徹未...

2024-04-18

謝仲思CHUNG-SZU HSIEH, ...

2024-01-26

溫柔心,堅定情 謝仲思,畢生守護枋寮偏鄉...

2024-01-26

醫療國際推展新突破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率...

2023-08-24

<杏林雙傑> 陳持平・許德耀藝術創...

2023-08-07

余廣亮KWONG-LEUNG YU, M...

2023-07-27
previous post
成為牙醫師的Tina
next post
好日子與壞日子

Recent Posts

  • 陳國鼎 KUO-TING CHEN, M.D.

    2025-04-25
  • 陳國鼎醫師 在顱顏外科築夢為橋

    2025-04-25
  • 許益超啟動內耳治療新篇章 讓耳朵聽見世界

    2025-04-04
  • 《控醣:真正改善疾病的飲食法,血糖不失控,還能瘦8公斤!》

    2025-04-03
  • 龔慧儀 HUI-YI GONG, M.D., PH.D.

    2025-04-03

Popular Posts

  • 1

    一雙手、一個聽診器

    黃富源,一生一事守護病童

    2023-02-20
  • 2

    習醫從醫,始終如「醫」

    侯明鋒,守護南台灣「少奶奶」

    2023-03-09
  • 3

    醫學是因為人而存在

    司徒惠康,顯微鏡裡見大愛

    2023-01-12
  • 4

    從大醫院醫生工作的 3 條軸線,談談「總醫師」究竟是什麼?平常到底都在幹麻?

    2021-09-08
  • 5

    再進一步,照顧更多病人

    王照元,點亮高屏生命之光

    2023-02-02

熱門文章

  • 一雙手、一個聽診器

    黃富源,一生一事守護病童

  • 習醫從醫,始終如「醫」

    侯明鋒,守護南台灣「少奶奶」

  • 醫學是因為人而存在

    司徒惠康,顯微鏡裡見大愛

Follow Me

Follow Me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著作權聲明
  • 作者群

© 2021 uStory Co., Ltd

我們尊重您的隱私權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聲明。
Accept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ese cookies ensure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anonymously.
CookieDurationDescription
cookielawinfo-checkbox-analytics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Analytics".
cookielawinfo-checkbox-functional11 monthsThe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to record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Functional".
cookielawinfo-checkbox-necessary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s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Necessary".
cookielawinfo-checkbox-others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Other.
cookielawinfo-checkbox-performance11 monthsThis cookie is set by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The cookie is used to store the user consent for the cookies in the category "Performance".
viewed_cookie_policy11 monthsThe cookie is set by the GDPR Cookie Consent plugin and is used to store whether or not user has consented to the use of cookies. It does not store any personal data.
Functional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to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 feedbacks,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Analytics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relevant ads and marketing campaigns. These cookies track visitors across websites and collec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customized ads.
Others
Other uncategorized cookies are those that are being analyzed and have not been classified into a category as yet.
SAVE & ACCEPT
醫學有故事
  • HOME
  • 精選
  • 脈動
  • 專題
    • 泡泡龍的愛與傷痕
    • WaCare翻轉健康不平等
    • 拯救胎兒
  • 故事
    • 卓越醫術
    • 社會關懷
    • 藝術文學
  • ESG
  • 活動
    • 最新活動
  • 典藏
    • 人文好書
  • 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