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和謙醫師
不均
最近收到幾位朋友詢問:最近工作還好嗎,現在醫院上班是不是都很忙?
我想疫情對全台醫院工作量的影響,適合用兩個字來概括 ──「不均」。
工作量在不同醫院之間,不均。
同醫院不同科別之間,不均。
同科別不同職級之間,也不均。
看見臉書轉貼北市聯醫和台大醫院嚴重的消息,朋友難以置信,覺得好可怕,詢問我真的已經嚴重到這種地步了嗎?
發生在別人家醫院的事,我不知道。(雖然相信消息來源不會騙人)
發生在我們家醫院的事,我都不見得知道。
這麼說吧,連發生在我們科裡的事,例如疫苗現在怎麼樣了,我也不真正清楚。我只知道:
因疫情而新增的工作量,正非常不均勻地壓在某些醫院、某些科別、某些職級的醫療人員身上。
整體來說,因應社會篩檢與感染人數增多,除「急診」業務增加外,各醫院也必須空出專責病房,調派人力前往支援,而這主責科別大多以「內科」為主。
至於非緊急醫療的其它科人員,在業務降載、分艙分流的全局戰略下,因應業務調整與調度,分配上也容易變得不均。
善心
一位編輯朋友傳來訊息:
「有讀者在詢問如果想捐助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該去哪裡比較好,你會有相關資訊嗎~」
沉思一陣後,還真想不到醫院有什麼能被外部人士幫忙的地方,忽覺一身戰慓。
有一種忙,叫我很忙,但卻不知道你能如何幫我。
醫院不缺食物,不需要社會捐助泡麵或鼎泰豐的炒麵。我們缺的是停下來吃東西,缺的是休息和放假的時間。
許多醫院也不缺醫療物資,不缺口罩、隔離衣或氧氣。我們缺的是讓病毒停止散播,讓 R 值與確診人數降下來的力量。
不過這能怎麼幫忙呢?
換句話說:
我們該怎麼解決「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壓力過大」的困境,避免前線醫療人員 burn out 呢?
公式
感應到對方懷有一顆慈善的心,醫療人員如我實在由衷感激,不過解決問題不能只靠善心,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引入數學思維進行分析:
工作時間 = 業務量 / (工作人數 × 工作效率)
要減少前線醫療人員的工作時間(工作壓力),必定需採取以下 3 種方式至少其一:
一、減少總業務量
二、增加工作人數
三、提升工作效率
一、減少總業務量
全國醫療「總業務量」是否減少,取決於防疫政策成功與否。也就是全民是否落實防疫,以及疫苗施打率是否夠高。這點大家都十分清楚。
總業務量多不多,不是醫療人員可以決定的。
二、增加工作人數
這裡的工作,指的是包括一切因 COVID-19 而衍生出的業務。除了篩檢、照護重症住院病人,也包含排班、協調行政業務、疫苗注射統計、人流管制、詢問 STOCC (症狀、旅遊史、職業、接觸史、群聚史)…等事宜。
由於現階段醫療量能超載的癥結點,在於某些任務只有特定人員能夠執行(例如篩檢者需具備醫師身份,照護重症住院病人需為資深內科醫師),而這些專業人力資源稀缺,所以解法有 3 點:
① 引進新的專業人力
例如訓練更多的急診醫師、內科醫師、護理師。
但扎實訓練需假以時日,緩不濟急,所以只好擴大招募,並緊急訓練。
既然人力不夠,就補人。
專業的人力哪裡找?先找退休人員再說。
所以就有台北目前在做的,招募退休醫護義勇軍上線,也才有立委蔡壁如至和平醫院報到見習,被抨擊拿立委的錢卻作秀兼職…等新聞。
② 放寬執行資格
例如,鼻咽採檢不限定由醫師進行,也讓(專科)護理師幫忙執行。
又例如,COVID-19 專責病房的任務不限於重症專科醫師,也讓一般內科醫師,甚至其它科醫師共同分擔。
真能這麼做嗎?給其它人員執行,是否將犧牲醫療品質,又會犧牲多少呢?
這些議題中,有些是專業問題,有些則是政治問題。
又例如,國外為了普及 COVID-19 疫苗注射,歐美已經有許多地方,開放非護理師進行施打工作了。
③ 減少專業人員執行可替代工作
為了把有限人力資源用在刀口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讓他們執行可被別人替代的工作。
別人能幫忙的,就給別人幫忙,節省並保留他的體力,他才有更多能量去執行那些非他不可的任務。
這跟不要讓陳時中部長去幫病患洗牙,不要讓醫學中心院長去看門診,是一樣的道理。
三、提升工作效率
最後這點,才是我最想說的。
效率,在醫療領域裡,彷彿是一項禁忌的價值。
當有人批評醫護人員效率不夠,我們的第一個反應,通常不是去檢討醫護人員執行業務上是否有改進空間,而是責怪對方── 難道你要為了追求效率犧牲醫療品質嗎?
我們習慣認定「效率」和「品質」是一組互斥的價值,有效率就沒有品質,有品質效率就不高。而為了講求品質,批評醫療處置沒有效率,便成了嚴重政治不正確的行為。
久而久之,醫院裡的效率就不會被檢討,就連醫護人員自己都可能遺忘 ── 當今醫療之所以崩壞,前線人員之所以 burn out,自己之所以要頻繁加班,罪魁禍首大半正是出於醫療效率極度低落。
事實上,效率跟品質並不互斥。臨床常常反而是效率愈高,品質愈高。
醫療效率如果有公式,那就是:
醫療效率 = (處置品質 × 處置數量) / (時間 × 精力)
不管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直視,效率確實都是醫療運作之下,客觀存在的東西。
我們總希望花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完成更多的處置,達成更好的處置品質,這就是在追求效率。
聽起來這願望似乎有點不現實,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舉個例子。
如果現在要為 n 位民眾,各注射一劑 COVID-19 疫苗,需要哪些人力成本?
需要 n 劑疫苗,需要護理人員幫 n 位民眾打針。
這是物理上的限制,絕對省不了。
至於注射前的 n 次評估,是不是能採更智慧的方式進行?疫苗批號核對 n 次的過程,是不是能簡化?以及注射後的 n 次衛教指導,是不是有優化的空間?
這些尚且值得商榷。
完全不值得商榷的是,行政上繁瑣的作業流程。
就以北部某醫學中心的作業流程而言,門診醫生登入院內系統後,需要插健保卡,點選民眾序號,點掉許多不相干的提醒,點選醫囑組套,輸入血壓、體溫…等數值後再點選確認,選擇身份別,等待頁面讀取,最後拔卡。然後再點選下一位民眾序號。
整個過程,如果系統不當機,快的話也要將近 2 分鐘。
有 n 位民眾注射,就代表這樣的過程必須重覆 n 次。
是的,醫生之所以在診間沒能跟你多講幾句話,就是因為我們正忙著處理這些「必要」步驟。
等之後中央的疫苗分配下來,我們醫院拿到多少支疫苗,我們全科的住院醫師,就要全力支援,一星期多花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像智障一樣重覆點選系統。這就是我們的「醫療工作」。
醫療系統效率低落這件事,絲毫不能妥協。
台灣醫療,當前最缺的不是醫學能力,而是資訊及組織協作的能力。
當善心民眾聽見醫護人員在叫操、叫痛,我立刻想到的是,我們的醫療系統背地裡是在用無數醫護人員的時間精力,換一位「有用」的資訊工程師的時間精力,就覺得無顏面對他的慈悲。
在此只是拿家醫科的業務來舉例。
我可以很負責的說,目前幾乎所有醫院,幾乎所有科別的醫生,都在從事大量類似荒謬、愚蠢的雜事。
(更多請參見:台灣醫聯網的觀察和期待 ── 用根本解取代症狀解)
醫療效率低落,為何無法解決?
那為何不改進呢?
瞭解至此,一般民眾想必會覺得,媽呀這不應該是你們醫療人員自己該檢討、該做好的事嗎?你們不是台灣成績最好的一群人嗎?怎麼會一直用笨方法做事?今天你們沒做好,影響了我的醫療品質,不想辦法改進,還在這邊抱怨,什麼意思?
嗯…凡存在必有道理。體制中長期無法改善的,通常都是系統問題,不是靠個人努力,或撤換單點元素就可以改變的。畢竟醫療人員也不可能都是抖 M…
幾天前,才跟我們醫院負責 COVID-19 疫苗的主任和總醫師交流過,也實在為他們叫屈。很多時候,即使你已經在你的崗位上盡力了,還是改變不了什麼,還是會被罵、被責難。在別人寫好的作業系統裡運作,你的權力終究就只有那麼一點點。
三個月前,也跟我們院長面對面交流過(參見:醫院的資訊系統為何這麼糟?── 從公務機關的任用與聘用制度說起),才知道即使權力與地位如他,力量仍然有限。例如他根本對抗不了政府公務員的人事聘用制度,沒有辦法叫廢物滾蛋。
看不見問題本質,把系統視為理所當然,本能期待系統中的個人努力改變,這就是問題。
民眾普遍只用憐憫的眼神看待醫療人員,認為他們背後會長出翅膀、頭頂會發出聖光,而看不見他們是如何沒有效率地忙碌。這就是問題。
所以他們從不吶喊,立委也不會要求政府改革愚蠢的制度,認為那些問題應該由體制內部來解決。這就是問題。
而當權者早被其它事情的催討聲給淹沒,無心「超前部署」,改革「重要而不緊急」的基礎建設,畢竟民眾根本不要求。這就是問題。
所以,才寫下這篇文章,讓大家知道當前的醫療運作有多荒謬、多沒有效率,讓我們從改變認知、看見問題開始!
總結
疫情期間,醫療人員好辛苦,該怎麼做才能解放人力,避免前線人員 burn out 呢?
三個面向:減少總業務量、增加工作人數、提升工作效率。
業務總量是否能減少,取決於疫情變化,取決於你以及你身邊的人,是否少社交、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
而增加工作人數,有 3 種方式:引進新的專業人力、放寬執行資格、減少專業人員執行可替代工作。
至於提升工作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組織協作,讓資訊工程師的專業,在日常醫療中發揮價值,拿工程師的程式碼,換醫療人員的時間。
然而由於醫院組織內在結構的限制,要做到這點,幾乎必須倚靠外部力量。必須建立認知,讓民眾和立委都在乎這些事,問題才更有機會解決。
我想這會是比捐助泡麵與醫療物資,還要更抽象,卻也更實在的做法。
各行各業,一起加油吧!
本文經陳和謙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醫療人員好辛苦,我能怎麼救他?】── 疫情當前,回頭檢視醫療的系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