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病平台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創刊以來首次出現一星期三篇文章都由同一作者包辦,因此在此特別說明作者與編者的用心。最初收到作者寄來的「一篇文章」,一看字數多達7255字,遠遠超過專欄每篇文章的字數,就想要退稿。不過讀完全文之後,編者深受感動,非常感謝作者願意改寫成兩篇與不同疾病的奮鬥以及完結篇的病後對生命的體驗,使這園地有機會聆聽作者深度探討「疾病」、「病人」與「醫療」。作者分享自己在近四十年的歲月經歷兩種截然不同的病:十五歲開始的癲癇發作,使她無法預料自己何時會昏倒、抽搐、引起旁人驚惶以及醒來後無法忍受的羞慚,嚴重影響自尊與人際關係。後來這病控制下來之後,也才知道自己有可能與常人一樣地結婚生子。但想不到有了貼心的先生與兩個可愛的小孩的幸福家庭,有一天突然自己摸到「腹部有個腫塊」,而寫出開刀前對各種可能性的忐忑不安,使她深深領悟生命的難以預料。最後在「關關難過關關過」之後,她寫出「劫後歸來」對生命的領悟以及對醫師的感恩。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生命的挑戰(一):癲癇】
當一切順利時,卻不如公主王子故事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我遇到了人生第二次大難關。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在肚子裡摸到一顆會滑動的組織,圓圓的、軟軟的,有時摸得到,有時摸不到。曾因擔心而去診所看診,當時醫生在觸診時沒有摸到,診斷為胃腸積氣,在吃藥後感覺安心了。內心雖覺得病情沒有那麼單純,但僥倖的心理也因不痛不癢就將此事擱置了,沒有積極追蹤。小女兒滿週歲前後,組織似乎也跟著長大了,雖然時有時無,但摸到的機率越來越高,為求心安便前往家醫科做檢查。在家醫科診療一個多月中,檢查出胃部長了一個大腫瘤,還有腹腔內數顆腫大的淋巴結,醫生建議儘快轉診到內科,並直接幫我預約當天下午的胃腸專科醫生,當時心中坎坷不安,腦子一片空白,猶如電腦當機般停滯。腸胃專科醫生看到檢驗報告後,表示需立即住院做更詳細的檢查來確認病況,頓時心中湧出恐懼不安的情緒,眼淚止不住的湧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我,只能跟著醫生診斷前進,看到住院單上寫著「急」,心裡宛如壓著一顆大石頭,找不到出口的方向。
入院後超音波檢查、斷層掃描、胃鏡、抽血數值的檢查結果皆不理想,醫生建議儘快開刀切除。在那一刻,彷彿只聽得到自己的絕望與無助,只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一個艱鉅又被迫接受的挑戰;想大聲的抱怨,卻只能在心中無聲地吶喊著:「哎呀,為什麼又是我啊?該怎麼辦呢?」在埋怨、憂鬱、難過、害怕的心情交叉襲擊下,接踵而來的情緒風暴和沉沉的壓力讓我如消氣的氣球只想逃的遠遠的,沒有勇氣面對;先大哭一場再說!雖在情緒的漩渦中暈頭轉向,但也告訴自己:「夠了!停止。」用力的拉住那幫助自己脫離漩渦的細繩,鼓勵自己宣洩過後就堅強,也幫自己的心蓋一座累了就可以休息的城堡,接著逼自己正視這次的挑戰,在這些放任自己,又拉住自己的來回過程中,會覺得精神錯亂,所幸當時家人們也不時的向我伸出援手,接住我那破碎不堪的心。未來可能會很難,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放棄。然而無論是身體上、心理上還是經濟上,生病都有可能會壓垮一個家庭,既然不得不面對就必須有所準備。整理好心情後,我開始上網搜尋資料,初步了解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不同的治療及其副作用,所需費用和生活上的改變;在摸索的過程中有時看到希望,有時只有絕望,需不斷的提醒自己冷靜、堅持下去。起初我樂觀的以為可在微創手術進行腫瘤切除,以最快速度出院回家;但事與願違,我必須住院開刀,未來更可能要面對嚴峻的治療,這厚厚的焦慮恐懼和不安包圍著我,我急切的想找到正確解答,卻有太多種可能讓我像無頭蒼蠅般無法釐清思緒,常常會深陷在眾多網路資訊之中毫無進展。此時家人對我來說非常地重要,不論是實際行動的支援,還是心靈上的安慰與陪伴,雖然陪伴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疾病對他們說也很困難,但他們從不吝嗇給我幫助、笑容和鼓勵,而我也只能緊緊攀附在支撐我脆弱心靈的強大臂膀上。
手術方案有兩個:其一是剖腹十五公分,優點是手術視野較大,看得清楚,腫瘤切得更乾淨,缺點是復原期長;其二是用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復原快,但視野有限,而遺漏的病兆就是復發的危機。我既不想剖腹十五公分,卻希望清得乾乾淨淨,想活得長久一點,也過著有品質的生活;醫生因此提出一個折衷方案,五公分剖腹加上腹腔鏡手術,清的乾淨,復原期也較短。確定手術方案的同時,我的媽媽向神明祈求我可以順利度過此關,以不同的方式讓我感受到她急切渴望我能恢復健康,這個寄託是個定心丸,安穩了父母、家人和我的心情。雖然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只能接受,但父母的關愛與祝福,是讓我稍有信心與勇氣與這次手術奮戰的原因之一。
開刀前的日子足夠做好準備了嗎?害怕時可以放棄嗎?答案都是否定的。手術過後還有更多嚴峻的挑戰,在腦中也寫了好幾個不同結局的腳本,想要鉅細靡遺的理出所有可能發生的情節,但亂成一團的頭腦會將腳本前一秒帶往喜劇,下一刻又寫成悲劇,我想給我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做好準備,真的好茫然。進開刀房前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雖然不是第一次進手術房,但這次的情況特別不一樣,醫生很嚴肅,腫瘤很大,惡性機率也很高,情緒壓力更是緊繃,另一方面卻希望等候的家人能放心,內心的情感一直交戰著,進手術房時應是帶著苦澀的笑容吧!被移動到手術台時讓我感到很氣餒,不喜歡這種挫敗無法掌握自己的感覺,很想逃離現場。在很冷的手術室裡蓋上很溫暖的被子,接上生理監視器,麻醉前觀察四周,醫療人員專注的眼神,琳瑯滿目的醫療儀器,看起來都已經準備好了,此時害怕也無濟於事,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對與信任,靜靜地將自己交給他們,也默默祈禱自己能夠順利地醒來。在手術期間,奮戰的是醫療人員,焦急等待的是守在手術房外的家人,我只要相信醫療、相信專業、相信自己就可以了。清醒後聽到預計八小時的手術時間,因腫大的淋巴結數量比預期多,總共花了十二小時,辛苦強大的醫療團隊,用您們驚人的專注力與健壯的身體為我持續奮戰整整十二個鐘頭,由衷感激。
手術中切除部分的胃及幽門,取出八公分大的腫瘤,和二十幾個腫大的淋巴結,手術順利完成;等待化驗結果是煎熬的,也因需要觀察傷口與調整飲食,在醫院又住了一段時日,手術後大多處於很疲憊的狀態,時常上一刻還在說話,下一刻卻睡著了。開始進食後,身體機能漸漸提升,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著開始了胡思亂想的無限循環中,有時思緒會飄到一個莫名悲哀的境界,雖然做了心理建設將要演出人生大戲,不同的劇本也常在腦中演練了一遍又一遍,但多數時間還是會為了可能是不好的結果而沮喪,為此先生還費心找了很多事情讓我打發住院的時間、轉移注意力。等待的同時,得知如果是惡性的,則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屆時可以申請重大傷病減緩經濟上的壓力,即時心裡壓力一直很大,但身體除了開刀完較為虛弱外,並不覺得我是「重大傷病」患者,雖然聽起來嚴重的令人害怕,但當下也只能無奈的接受。所幸化驗結果相對於預期心理是好的,胃部腫瘤是是良性神經纖維瘤,長在胃部非常罕見,醫生還說因為太罕見了,可以當作一個病例報告,而切除的淋巴結,全為良性,是好結果耶!聽著醫生帶著輕鬆的口吻報告檢驗結果,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醫生的笑容;而瞬間從地獄被拉回人間的我卻還問:「那我還需要申請重大傷病嗎?」醫生笑著說:「你想申請唷?是好結果耶,你不需要啦。」病房內一直緊繃凝重的氣氛突然間煙消雲散,圍在病床旁的都是為我開心的笑臉,是真心的笑容,相較於之前內心的掙扎、衝突,彷彿一切都是夢,既真實又虛幻夢境。
手術後的飲食是從流質食物開始,胃腸適應之後再吃軟性食物,慢慢的再到固態食物,少量多餐,不吃纖維多的食物,乾性食物跟濕性食物也不可以一起吃。在飲食方面,我曾誤觸地雷兩次,在覺得身體狀況好轉時,著實想念食物的口感與原味,或許吃少量還可以,或許只吃果肉也行,但當下我卻扎扎實實的吃下了半顆橘子,滿足於美味的當下,隨即感到胃脹不舒服;另一次則是與孩子一起享用杯子蛋糕跟布丁,兩次的美食誘惑下,皆在嘔吐後才得以緩解。雖知道要恢復健康不能逞強、也不能求快,但有些時候只是希望自己如過往一樣平凡,可以吃到食物的美味,希望直接跳過這段艱難的時間。復原過程中,有家人的協助讓我很安心,媽媽的營養餐、爸爸的無限次接送、公婆接手剛滿週歲又突然被斷奶的小女兒,那段時間先生無限循環的在公司、家庭、醫院三地奔走,雖然我對復原期間的很多事情沒有印象,但我由衷感謝家人願意為了我而忙碌,在他們既擔心焦慮又忙碌的同時,我卻是幸福地接受在他們羽翼下的保護,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的關心與疼愛,他們是支持我堅持下去的力量。感謝一路以來專業的醫療團隊,如實告知病情與治療方針,聽見我的想法與訴求,替我客製化了手術方案;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醫護人員就像足智多謀的軍師、勇敢的戰士,陪伴著我上戰場,與疾病對抗;也感謝最有力的後援部隊–我的家人,因為有他們,我不必擔心其他事,只需專注在治療與復原上,他們的愛與關懷,讓我內心倍感溫暖,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因為我知道在我身後有好幾支有力的臂膀,準備好隨時接住疲憊的我,幫我補足能量後再陪伴我一起奮戰。
本文經醫病平台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