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志遠醫師
面對併發症的態度。
身為外科醫師,我一直認為手術技術很重要、看病人經驗很重要,可是要看出一個人的功力與成熟度,是看他如何處理併發症。
這深深磨練著外科醫師的心性。
之前有個病人,接受手術後恢復得並不好,術後的檢查發現不太行,需要再次手術。雖然說發生這樣的情形,醫師與病人都不樂見,也或者說病情恢復不如預期甚至惡化,本來就無法百分之百掌握,不過無論如何,這就是個併發症。
家屬難免會有一些疑問,我能做的也就是說明再說明,然後趕緊安排治療,先解決問題比較重要。
再次手術之後狀況改善不少,家屬在我面前沒說什麼,但據護理單位說,背後其實有些抱怨。
「其實這都很正常啦!我們不能怪家屬,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也可能會抱怨。」心裡有點無奈,不過我還是安慰著大家。
「他至少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客氣,你沒遇過當場翻臉的~」各種病人家屬都有,多年前我還真的聽說過病人當場投訴,要求院長來病房處理的….
「基本上,只要最後的結果是往恢復的方向走,過程中的抱怨都會過去;換句話說,如果最後病人死了,那講什麼都沒用。」
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外科醫師沒遇過手術併發症的,只要術前有說明清楚,多半的病人與家屬都可以接受,就算不幸變成醫療糾紛,也未必在訴訟攻防中落敗。然而「併發症處理不當」,可能就會出問題,也是最考驗著外科醫師心性的環節。
許多經典的醫糾案例,常是家屬已經表達出有問題、不對勁、出狀況,可是醫師端卻沒有及時處理,如果真的出事,後面很難解釋。
例如手術後應該要順利恢復的,卻發生術後出血的情形,照理說「術後出血」是一個常見的併發症,任何手術都有可能發生,該怎麼處理就應該當機立斷。我當然可以理解很多外科醫師都希望保守一點,能不再手術就不再手術,觀察、打點滴、輸血、再看看…..
要當機立斷馬上決定再去手術,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對自己的內心與病人的病情解釋都是。
可惜有時候,病人的生命就在這樣的為難中,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不管「發生併發症」這件事,是病人的問題還是醫師的問題,只要病人在我手上,就是我的問題。許多前輩過往慘痛的案例,教會我必需勇敢積極的面對。
本文經傅志遠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面對併發症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