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和謙醫師
這週末兩天早上,在北投區參與 1 場社區篩檢,以及 1 場社區疫苗注射。
所謂「社區」,指的是「醫療院所」外,靠近民眾居住地的公共空間。
這 2 場活動,大脈絡都是由北市健康管理中心主辦,當地里長協辦,並由醫護同仁組隊,在特定時間前往「里民活動中心」之類的公共場所,進行公衛目的的癌症篩檢與疫苗注射。
觀察分析後,和大家分享一些省思。
社區公衛活動,關鍵為何?
流量,是在商學上已經非常成熟的概念。
企業分析一項產品的銷售,有所謂銷售漏斗公式:
「銷售額 = 流量 × 轉化率 × 客單價 × 複購率」
白話來說,就是產品一共賣多少錢,取決於:
產品觸達的潛在民眾數量 × 民眾選擇購買的比率 × 一項產品賣多少錢 × 民眾再來買的比率。
公衛活動當然不同於銷售行為,篩檢和注射是為了集體人民的健康,且不向民眾收費,但就公衛部門追求「極大化篩檢與注射人口數」的這點,商學的視角便值得引入。
首先,為什麼要辦理社區篩檢、社區疫苗注射的場次?不是已經開放醫療院所可以施打疫苗?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這在本質上,就是為了獲得流量。
社區活動的設站,就是政府透過公衛政策,建立臨時性渠道,增加對潛在需求民眾的觸達機率。
流量如水,水是珍貴的資源。有水的地方,總同時具有吸引力。
林口長庚醫院,蓋在林口交流道附近。林長的急診,外傷病患數遠比其它醫學中心高。其中部份急診病患需要後續開刀處置,這也成了林長外科的發展優勢之一。有病人就能夠累積手術經驗,由經驗磨出技術,最後導向國際頂尖。
長庚醫院蓋起來後,病患前來,就需要美食街、商家和公車站。工作的幾千名醫護在醫院工作,也帶動了附近的房地產,近年甚至建了捷運站,也有了更大更多的百貨公司。
流量不可小覷。
各取所需,充份利用
但獲取流量,是需要成本的。
商學裡甚至有個名詞,叫「平均每次獲客成本」。顧名思義,這成本愈低愈好。
那麼,社區篩檢與疫苗注射場次的民眾流量,從哪裡來?怎麼來?又必須付出什麼成本?
新聞媒體、報紙消息,固然可能喚起大眾注射疫苗的意願,但在台灣社會,地區的里長鄰長在社區性的公衛活動中,常占據更不可替代的角色。
當足夠的人口接種疫苗之後,人群便能夠產生「群體免疫」,病毒再也不容易傳播擴散。這點中央衛福部和醫學教授們雖然知道,卻做不到,但里長們可以。為了網羅社區民眾,他們不惜挨家挨戶去按鈴、發傳單,甚至在前一天打電話,宣傳哪一家大醫院的醫護人員會來服務,並且當天現場可以「拿禮物」。
然後,活動現場,就有許多民眾前來。
既然這些靠里長打拼下來的流量資源,得來不易、無比珍貴,那要怎麼充份利用呢?
民眾只需要打流感疫苗嗎?不是吧?
有些人肺炎鏈球菌疫苗不也可以公費施打嗎?一起來吧!
衛生所/健康服務中心只有疫苗業務需要完成嗎?不是吧?
口腔篩檢的牙醫師,大腸癌篩檢的管子,子宮頸抹片車、乳房攝影專車,都一起來吧!
咦?只有衛生所,有業務需要完成而已嗎?不是吧?
區公所不是也有專員要進行人口普查嗎?也一起來吧!
通通都來吧!
最後造成什麼結果呢?
民眾有利,做了免費的檢查,還拿了禮物。
里長有利,獲得里民感謝,也獲得承辦人員的感恩。
行政人員有利,今年的績效終於完成了,可以不用再跑場次假日加班了!
公司或醫院有利,因為篩檢車以及醫療人員的派遣成本,隸屬於專門的體檢公司或醫院,公司獲得申報與人力成本之間的利潤,醫院獲得績效,績效能幫助醫院作為評鑑表現的參考,當獲評更好的等第之後,未來就能夠拿到更多的補助。
這就是台灣社區,公衛活動運作的底層邏輯。
在促進全民健康的共同目標下,由疾管署提供公費疫苗、國健署提供四癌篩檢預算,中央發號施令給各地方衛生局,地方衛生局要求各基層衛生所達成指標,衛生所業務承辦人懇請里長幫忙,並委託體檢公司或者醫院派遣醫護人員前來,這一切無數環節的環環相扣,最終共構出了台灣的社區健康。
台灣版公衛之美
不難想見,社區篩檢和流感疫苗注射的會場,必定不會太有秩序,但現場喧囂嘈嚷,廟口祭典般的「健康活動」,整體上確實挺有台灣公衛特色的。
身為活動中的一顆齒輪,雖然覺得現場許多細節的效率能再提升,但從這幅壯闊的社會圖騰裡,看見它透出的一種沉靜、淳樸,低調的美。
2020 年正午的陽光,灑在台灣城市的街道上,使得這種低調變得無比絢麗耀眼。
不必封城,不必在醫院裡診斷與治療,前一天白天浩浩蕩蕩同志遊行、晚上萬聖節遊行,隔天早上再來一場廟口公衛活動,在社區裡落實預防醫學。
這是寶島上,多麼奢華的幸福。
本文經陳和謙醫師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
原文:我曾經對這種運作一無所知 ── 台灣公衛政策下的社區篩檢與疫苗注射,實際如何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