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筆下,除了開處方,寫病歷,你還有什麼想像?台北榮總前院長張德明,行醫大半生,不但用醫療專業治癒病人,更用一顆真誠的心,貼近走進診間的素樸眾生,再轉化為文字,紀錄與患者的互動篇章,在珠璣落玉裡,蘊藏溫暖無限。
這些文字集結成書《醫中有情─張德明的行醫筆記》,去年出版,全書七萬字,寫人、寫景、寫心境,字字有情,展現白袍下最溫柔的心意。他並持續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不但與上萬粉絲分享醫學專業,還有在診間觀察人生百態的點點滴滴,以及無師自通的精彩畫作,傳遞醫病也醫心的正能量。
早慧的小作家 報章雜誌愛不釋手
「我從小就喜歡這些,看書、畫畫、寫作。」提起文學和藝術,要從張德明的童年談起。他說,小時候生長於公務員家庭,家裡沒有奢侈花俏的娛樂,孩子不上才藝班,最大的享受莫過於閱讀報章雜誌,那個時代的紙媒內容清新純粹,舉凡評論、副刊、家庭版、兒童版…,都讓他讀得津津有味,他同時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從張愛玲讀到瓊瑤,從無名氏讀到金庸,無一不讀,潛移默化培養出寫作的興趣。
在老師眼裡,聰穎乖巧的張德明是個比賽常勝軍,小學到中學,舉凡作文、演講等大小比賽一向名列前茅,最厲害的紀錄是參加全國國語文競賽,連比六個項目,奪下全國亞軍。
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沈厚了底蘊,少年時代,張德明有過一生投注文學藝術的夢想,但懂事的他深知父母的期待和現實壓力,選了當時以醫、農學系為主的丙組,但實際上卻立志習醫,放棄聯考分數可上台大農學院的機會,進入國防醫學院。
但張德明不曾放下對藝文的熱愛,在嚴格的軍校生涯和習醫的功課壓力下,他依然有一顆敏銳善感的心,常常透過閱讀、寫作、畫畫記錄心情或釋放壓力,「藝術和醫學,對我來說從來沒有衝突,都是最重要的事。」他說。
走進風濕免疫科 「愈難我愈喜歡」
國防醫學院畢業後,張德明順利留校進入三軍總醫院,他選擇了內科部門的風濕免疫科做為自己的專科,風濕免疫科在當時並非熱門科別,而且因為病理機制複雜,遠比內科的其他次專科來得艱澀。
「我知道這科很難,但我喜歡,因為要大量閱讀,更要花時間研究。」張德明充滿熱情,決心挑戰自己,後來更進一步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生物學碩士學位。
回台後,他繼續任職三總,此後一步步成為風濕免疫領域的權威,更因精湛的醫術和認真嚴謹的處事風格一路晉升,先後擔任三總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
三十多年的軍旅生涯裡,張德明同時浸淫在醫療、教學、研究和行政等不同領域,非常忙碌,只能偶而寫寫短文紀錄所見所思。直到退伍後,於2015年出任台北榮總副院長,工作擔子稍輕,蟄伏多年的寫作魂猛然大爆發,以前沒有時間梳理的想法和心情如潮水般湧出,每次一寫欲罷不能,也在臉書粉專上開放分享。
「其實一開始設粉專,是因為對三總的患者很歉疚。」張德明說。
原來,因為他轉任榮總之後,原在三總每週開設四次的門診減為兩次,很多老病人無法再找他看診,因此他想透過臉書發表衛教和醫學新知文章,幫助更多患者。後來慢慢加入一些他自己的所見所思,用感性又不失幽默的文字和病人或粉絲展開心靈對話,傳達另一種治療的力量。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點開「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常見他細膩描寫對病人的觀察,字裡行間紀錄與病人乃至家屬的互動,短短幾句勾勒出對方在疾病背後的心情、生活,更展現醫者的體貼和同理心,撫慰每一個因為病痛而走入診間的靈魂。
例如他寫一位男性患者:
眼神酷殺,鬃刷狀粗野的三分平頭,風霜刻劃在黝黑粗獷的方型臉上,稜角一如海水浸蝕的礁岩…乾癬沿著髮際猙獰的蔓延,臉上、胸背、四肢,無處倖免,猜是道上大哥。
直到兩次門診後,症狀改善,醫病間的氣氛稍緩,患者有了笑容,張德明勸他要多曬太陽,乾癬怕紫外線;不料對方搖頭,好一會兒才開口:「我是打漁的,都深夜出港,日夜顛倒。」
「噢!佩服,漁獲還好吧?」做醫師的馬上問候,患者聲音上揚「最近不錯」,下一秒卻轉沈:「但賣不出去,餐廳不要、散客也少,捕的魚都堆在凍庫裡」。
還有一位紅斑性狼疹患者是外燴師父,他的女兒也是張德明的患者,因為COVID-19疫情,一年多來幾乎沒有生意,沒有收入,每次在診間,張德明看到他沮喪的神情,總覺得很心疼。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張德明不只治療身體的疾病,更體貼病人心裡的苦,於是他為患者寫下:
體認職業的艱難與天道的無常,供需之間,未必相因相生;悲喜之間,也就見仁見智。一隻突起的病毒,對人類造成莫大的蝴蝶效應:奪走生命、撕扯愛情、拆散親情、踐踏友情、改變行為、破壞經濟、衝擊生計、考驗人性。只有期盼能盡快平息,恢復正常…
俯首甘為孺子牛 「我和你們是一國的」
張德明說,因為環境、飲食和壓力等因素,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大多來自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較低者,他有許多從事較辛苦工作的患者,其中不乏看護、搬運工、大樓洗窗工人、廚師和理髮師等等,但不論病人是誰、做什麼,「都和我是平等的」。
他甚至很享受這樣的經驗,面對面貼近各行各業的眾生,進而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即使身為院長,也樂於和病人打成一片。
「好的醫生要和病人共同的語言,要有同理心。」張德明說,醫生不能高高在上,「你如果不能貼近他們生活,就治不好他們的病。」就像他不隨便跟病人說「回去要好好休息」,因為他深知很多病人做的是勞力工作,賺的是辛苦錢,「休息」對他們來說是最不得已的選擇,因此張德明寧願根據對方的工作和生活型態,建議他們如何保養身體。
「要讓病人知道,我和你們是一國的!」張德明說得很篤定,臉上閃過一抹溫暖的微笑。
就像他每次門診要看上近百位患者,每個走進診間的病人從來不只是1號、2號、3號,而是一個個有悲愁、有喜樂的「人」。張德明甚至不時會冒出一句:「你最近瘦了喔?」「外面下雨了,有帶傘嗎?」總讓病人臉上一亮,「原來醫生這麼關心注意我!」一秒間,心情頓時不同。
尤其,免疫科多半是經年累月的老病號,看診心情難免不佳,張德明說:「只要醫生多付出一點點關心和溫暖,他們走出診間的心情就會不一樣。」
張德明同時希望把這份心意傳承給下一代。身為三總和北榮內科教授,他非常嚴格的要求年輕醫師和學生要「用心」去理解病人,而理解的第一步正是觀察。「觀察,是醫療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張德明說,口氣中有著高度的嚴謹認真。
他常會問學生,「剛剛那個病人,長什麼樣子?身高體重多少?」為的正是要年輕醫師多觀察病人,而非只會聽病人自述病情,更不是只靠醫療技術問診開藥。他很堅持,唯有仔細觀察,才會讓診間有了溫度,更認為一個冷漠的人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當不了好醫師。
「少了這層溫暖,你當醫師就跟AI沒有兩樣,以後一定會被取代。」張德明語重心長。
病人回饋 被療癒的醫者心
而所謂的溫暖,更是一種醫病之間的交流,張德明說,不要以為只有醫師在治療病人,醫病之間其實會相互療癒,患者總能治癒他偶有的疲累和無奈。一回在診間,一位身為搬貨工的病人關心他:「醫生你怎麼看起來心情不好?」聽到他回答事情太多時,病人馬上安慰:「有能力的人就要多承擔」,一句話,讓張德明當下如釋重負。
與病人之間的點點滴滴,化成了文字,進一步為醫病關係添加暖意。常有患者在張德明的文章下留言:「好感動」、「暖心院長」、「謝謝你總是站在患者角度」…讓他非常欣慰,感覺自己從患者身上得到鼓勵,更有力量在寫作與行醫的路上,欣然邁步。
也有病人發現自己成了院長文章裡的主角後,暖在心頭,和張德明之間彷彿有了一層老友般的關係。前述那位漁夫患者,在張德明寫下他的故事後,每次看診時總是格外靦腆害羞,陪同看診的太太也會對張德明會心一笑。
張德明說,其實他和這位患者從來不曾直接談過那篇臉書文章,但彼此之間就是心照不宣,對方知道「醫師的文章是在鼓勵我」,他也知道「病人感受到了我的關心」,一種微妙溫馨的氣氛,同時療癒了醫病雙方。
自學繪畫 最珍貴的獨處時光
除了寫作,張德明不曾忘情對繪畫的執著,他從小喜歡畫畫,高中就讀師大附中時最愛臨摹畢卡索的畫作,大學時期畫過一幅全版的「海邊的女人」,被選在校內參展,即使後來行醫生涯忙碌,偶有空閒,他依然會展開畫布,提筆畫景、畫人、畫物。
尤其是在台北榮總擔任院長那幾年,公務繁忙,責任沈重,每逢颱風警報和重要年節假日,張德明必須鎮守院內值班一整天,但他從不以此為苦,反而最喜歡那段時光,可享受難得的獨處,徹底靜下來,心無罣礙的慢慢作畫。
他的辦公室裡有一幅親筆畫下的北榮全貌「山川涵翠 一柱擎天」,氤氳山水環繞著巍峨的北榮大樓,盡現他對北榮的感情和願景,而落款處的日期是「丁酉中秋」,正是2017年的中秋節,他獨自留守院長辦公室值班時完成。
張德明打開畫本,有著多年來隨手畫下的各式作品,有患者的身影容顏,也有路邊的花草、窗外的風景,最讓人驚訝的是他畫畫幾乎是無師自通。他說擔任公職期間,忙得根本沒時間學畫,好不容易退休報名了社區大學的素描課,才上了三個月就遇到疫情而不得不喊停,只能上網搜尋各式各樣的教學影片,多看加上常練習,自然而然就益發熟練。
畫畫貴在意境 觸動人心
但他也說,畫畫的技巧其實不難,難的是畫出綿長深刻的意境,這也是他追求的目標。例如他不久前畫下從辦公室窗外遠瞰的大台北風貌,同樣的景色卻是三幅完全不同風格的水彩畫。
他同時寫下文字,放在臉書上:
遠眺,空氣是凝結的,窒息的靜謐,像在烈火中悶燒的甕,因三級管制而惶惑的籠中鳥,振翅卻飛不高…。
病毒的亂入,一聲令下,人們爭相走避,成了空城,這美麗的城市少了流連,也淡了風景…少了人與人的連結,卻多了猜忌驚恐和自然衍生的怨懟,生命倒懸於困頓中…
在等待疫苗的煎熬中,儘量平心靜氣,不要忘掉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夢想,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信念。疫情過後,希望我們同在,做好了復出的準備。
窗外,藍白迤邐,雲天暈染,奇幻的色彩和光影,交織著對這個城市溫柔的呵護和迷戀。其實恨與愛源自心靈同處,端看我們能不能更柔軟敞開一些。或許我們無力改變世界,但可先改變強化自己。
遠眺,層巒疊翠,氣象萬千,靜謐中彷彿又看到溫暖的流動,是人性的善良和寬厚、勤奮和相惜,這美麗的城市,依舊動人!
同樣的窗外,呈現出三種心情帶來的三種意境,結合感性的文字,更為觀者帶來最深的悸動。 類似這樣字與畫結合的作品還有很多,是張德明的新嘗試,也是現階段的創作重點。他說,繪畫與寫作是一體的兩面,都是精神和意念的抒發,可以相互結合,喚起更多共鳴。
感性浪漫 征戰寶可夢一千天
寫作、畫畫,一字一句、一筆一畫展現張德明的溫暖細膩,也呈現一般「院長級名醫」鮮少外露的感性與深情,更迥異於絕大多數傳統華人男性總是嚴肅壓抑,羞於表達感情。
張德明說:「我寫的每個字,都是我的真心真意,為什麼要不好意思或害羞?」更何況,他認為人的性格原就兼具理性和感性,醫師如果只會展現冷酷冷靜的理性層面,就只能治療患者的生理,卻撫慰不了心靈。
若要說害羞,張德德唯一一度曾不好意思的,是自己對寶可夢的癡迷。他從2016年8月寶可夢開放台灣下載後,便展開長達三年的長征,直到2019年10月達成最高的四十級,每天至少捕一隻怪獸。
一開始,張德明曾經怕被人笑幼稚。他說,那時到公園抓寶,總是壓低帽簷,偏偏會遇到「白目的同事」,突然衝上來,大叫「院長好」!
後來他愈抓愈好強,一心要征服這群寶物,逐漸突破心裡障礙,乾脆把心得公開分享在臉書上,字裡行間不時自嘲,閃著天真爛漫的孩子氣,更有著笑看人生的瀟灑豁達。
張德明曾專程趕赴新北市的三重區都會公園,只為了抓兩隻很稀有的新品種寶可夢。事後他寫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總不能未戰先敗,…天啊,難道是造勢活動嗎?現場漫天人潮,男女老少,萬頭攢動…」
他也自豪,「這時候比速度、比反應、比技術,都絕不遜色,完全的寶刀未老。但就別千萬不要臨檢身分證號來比出生年月…」而最後「幸好身手矯健,又不必遮羞,迅速功德圓滿,見好就收的載譽返家!」
步履不停 馨香綿長
理性與感性,在張德明身上兼容並蓄,更相輔相成動人的力量,為無數患者帶來身與心的雙重療癒。他說,「醫學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而科學與藝術的共同點,正是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以敏感的心來感受生命的每一個律動。」
帶著這樣的信念,張德明走過四十年的行醫長路,不曾停歇的步履伴隨著嚴謹專業,更有著溫暖真誠的陣陣馨香。誠如作家齊邦媛(張德明的忘年之交)在《醫中有情》書中的推薦序所言:「看到有智慧的人如何在電子機械的冰冷中努力保留,發揮人性的溫熱,使我對未來世界多了一些安心與樂觀。」
是的,因為有這樣的醫師,我們終能一路安心樂觀下去,讓醫病之間,永遠有情。
張德明
DEH-MING CHANG, M.D., Ph.D.
張德明為台灣知名風濕免疫學專家。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院長。
年輕時即在文學與藝術上嶄露才華,擁有敏銳的觀察力與纖細的感受。雖選擇醫學為畢生志業,但認為藝術對人的重要性不亞於醫學。
樂於挑戰事物,選擇無法痊癒的「風濕免疫疾病」為專長,洞察患者的生活,同理他們的困難,在診間中開立溫暖處方。
所著《醫中有情: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的行醫筆記》分享在診間與患者互動的點滴,並為病友設立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粉絲專頁,用文字與繪畫,讓醫療與關懷走出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