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冰如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晚報》、《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著有《從沙龍到聯合國——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的綠色模式》。現為自由撰稿人。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楊友仕,醫學傳承的真義

「教學是最重要的事,我一定要先把學生教好,帶領他們投入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礎,這樣臨床服務自然能會有好的結果。」楊友仕強調,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傳承」,「一定要把最好的東西一代代傳下去,當師父的絕對不要留一手,學生比你好,比你厲害,有什麼關係?」

Read more

人文關懷,就是把病患當成一個「人」

李明濱,自殺防治的守門人

2001年,李明濱成立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目標是建立「憂鬱症防治照護網」。「當時台灣很多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80%的自殺死亡個案,在過世前一年雖然曾經到醫療診所就診過,但只有50%看過精神科。」李明濱感慨,「我推動自殺防治,不只是搶救生命,而是為了建立人文關懷的醫療環境。」

Read more

點亮醫病關係的溫暖火光

賴其萬,醫學教育的無任所大使

那天的病床上是一位坐骨神經痛的女病人,貝克博士檢查前先回頭請護理師幫他找個小棉被,放在病人兩隻大腿之間。「我當時不懂為何要拿棉被,但接下來教授抬高病人的一側大腿進行拉塞克氏徵象檢查確認坐骨神經是否受壓,那一刻我才驚覺老師是先幫病人遮住最私密的地方,讓她不會尷尬羞怯…」

Read more

你們活著,我做什麼都值得

陳威明,將心比心的骨癌仁醫

他的想法很單純:「他是我的病人,我就應該幫他的忙,幫他改變這種狀況。」陳威明每天照三餐為長褥瘡的榮民伯伯換藥。他戴上三層厚厚的口罩,耐心地清洗傷口、上藥、剪掉腐肉。他女兒流著眼淚對陳威明千謝萬謝,還親手寫了一張感謝卡。這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幫病人戰勝病魔,讓他們重拾正常生活,就是行醫的真諦。

Read more

選手在哪,我就在哪

林瀛洲,金牌背後的守護神

林瀛洲內心一涼——前十字韌帶斷了。他很想跟她說:「不要比了,妳不能比了…」但蘇麗文咬牙忍痛,雙眼直直盯著林瀛洲,眼底傳來的意思沒有半分猶豫:「我一定要比,林醫師你要幫我。」我從他們身上學到,那種永不放棄的韌性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所以才想竭盡所能地幫他們完成心願。

Read more

消弭醫病的鴻溝

蘇軒,打破框架的魔人醫師

絕大多數病人不一定有什麼大病,真正的問題反而是「焦慮」。但去了醫院看診,醫生只能給妳三分鐘,再來就是開藥叫妳回家吃,妳還是滿肚子問號,焦慮依舊。「我不一定會提供什麼新的治療方式,但在這半小時裡,妳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怎麼治療,或是學會如何跟它和平共處。」

Read more

拚到最後一刻,是對生命的最大敬意

傅志遠,刀尖與筆尖之間

他們師徒兩人就在急診室簡陋的環境裡開胸、拔刀、縫合,短短一個多小時,擔任助手的傅志遠親眼看著儀器上的病人血壓上升了、心跳恢復了,隔著手套,他強烈感受到病人的心臟開始奮力跳動,彷彿在吶喊「不要放棄我」。
「那一剎那,我非常非常感動,原來外傷急症外科可以拚到這種地步!原來只要醫師不放棄,生命就一定有希望、有機會。」

Read more

一生懸命,用愛推動特照牙醫學

黃明裕:唐氏症兒子是我的初心

「他們沒辦法來,那就我去啊!」於是黃明裕著手推動外展醫療,讓牙科診療從傳統的醫療設施(醫院或診所)延伸到外展的身障、老人機構和到宅牙科服務。他認為,台灣的醫療資源豐富,卻有成千上萬的失能者無法享有口腔照護,這不符合醫療平權,「我就是路見不平,一定要挺身而出。」

Read more

貼近患者生活,才能治好疾病

張德明,在診間點亮溫暖心燈

「好的醫生要和病人共同的語言,要有同理心。」張德明說,醫生不能高高在上,「你如果不能貼近他們生活,就治不好他們的病。」就像他不隨便跟病人說「回去要好好休息」,因為他深知很多病人做的是勞力工作,賺的是辛苦錢,「休息」對他們來說是最不得已的選擇。「要讓病人知道,我和你們是一國的!」張德明說得很篤定,臉上閃過一抹溫暖的微笑。

Read more

有希望,就會竭盡全力

魏崢,心臟醫學界永遠的明星

從1988年的第一例心臟移植開始,魏崢至今已主持過六百例換心手術,其他心臟相關手術更是數以萬計。七十歲的他現在每週仍主持四、五檯的心臟手術,技術純熟穩健,判斷更是精準犀利,是許多年輕醫師心中「神一般的存在」,更是「永遠的明星」。但他自認不聰明,只是為了病人健康努力、努力、再努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