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醫病平台 陳質采(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
大腦其實是很複雜的器官,不能正常運作時,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六大功能,包括思考、知覺、情緒、資訊接收、身體和行為表現;而這些功能又同時會受人、時、地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增加人們對精神疾病觀察和了解的困難。藉由大腦影像科學的發展,讓人們了解更多的大腦神經生理機制,使得心理的問題不只是意志力和心態因素,也包括大腦神經生理運轉的綜合結果。因此,所謂精神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就無法像身體疾病(如感冒)的治療那麼簡單而單向,其病程更加漫長。
民眾對大腦科學認知的不足,不只延緩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也影響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因應。舉例而言,生活中,對於罹患腹瀉的病人,人們不會覺得他不需要看醫師,只需要堅強努力去面對,但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卻常被認為他們應該堅強勇敢些,最好靠自己的意志力克服。這樣的觀點,讓精神疾病的求助被汙名化為不夠堅強的行為;再加上受症狀等因素影響所造成的退縮及不願表達的行為特徵,讓求醫之路困難重重。近五年來,當全世界的青少年自殺率不斷以倍數攀升時,也凸顯了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從早期發現到求助的重重障礙。
不只是悲傷的青少年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在習慣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社會文化氛圍下,更是疾病認知概念上的一大挑戰。罹患這疾病的青少年究竟有多少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為2至8%。董氏基金會2018年於臺灣六個直轄市,以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為對象,使用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進行調查,在有效樣本3,478份中,發現13.3%的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著名的英國兒童青少年作家J·K·羅琳曾經如此形容憂鬱症:「很難向從來未曾經驗過的人描述,因為這不是悲傷。我知道悲傷,悲傷是哭泣和感受。但這是一種冷漠無感,完全空洞的感覺。」另英年早逝、深受憂鬱症所苦的美國作家內德·維齊尼(Ned Vizzini)也說過:「有時我覺得憂鬱症是應對世界的一種方式,就像有些人喝醉了、有些人吸毒、有些人則變得沮喪。因為堆疊在心理的東西太多了,必須做些處理。」
健康因應,翻轉生活的不良循環
事實上,憂鬱症不僅是情緒低落,也影響了人們的想法、身體和行為,讓患者處於自我批評、記憶受損、猶豫不決、慢性疲乏、失去活力、人際退縮,讓進食、睡眠與作息變得混亂不正常。在青少年階段,這些症狀影響他們成長過程的規劃,使得生命任務無法履行,沒有成就感,也感到生命無望;而不健康的因應方式,更讓青少年陷入憂鬱情緒惡性循環的泥沼。
青少年若陷入持續的悲傷、無助、絕望、感覺自己毫無價值、內疚、無法感到快樂、學業表現下降,以及睡眠和飲食習慣改變,甚至是憂鬱
激躁交替出現的躁鬱症;這些情況如果無法得到有效治療,青少年個案可能無法過上令人滿意、充實的生活,或進行日常活動。因此,精神藥物治療,如抗鬱劑、抗精神藥物、抗焦慮藥物,以及情緒穩定劑等,對於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個案來說,往往有其必要。若青少年出現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為了能安全渡過這段情緒風暴,有時也會安排急性住院。
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個案通過藥物會改善,將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會更有效。在開始服用藥物之前,宜由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以瞭解兒童和青少年個案是否有自傷風險的潛在因素,或罹患可治療的精神疾病,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物質濫用、躁鬱症、焦慮症或飲食失調等,並與父母討論評估的結果、藥物治療目的、不治療的風險、以及藥物治療的療效與副作用。服藥治療期間,父母、主要照顧者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應該合作、密切監測,以瞭解是否要增加或減少劑量來達到藥物治療的最佳效果。
有時自殺念頭或自傷的跡象和症狀很難發現,青少年個案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這些念頭。但當青少年個案出現自傷、自殺未遂,激動、憂鬱、焦慮或恐慌發作惡化,易怒衝動、攻擊性或敵意增加,睡眠困難或失眠加重,花更多時間獨處等種種跡象,則應該監測病情是否正在惡化。另外,藥物治療的遵循性也是近年來鬱症防治探討的焦點,突然停用藥物可能會出現不適,也可能導致鬱症復發,宜在與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師討論下進行。
藥物、陽光、運動、放鬆、均衡飲食都是情緒重要的滋養因素,我們如果以溫暖接納的態度,結合不同資源,協助青少年控制、切割消極或不健康的行為與日常生活習慣,學習因應壓力的策略,覺察到自動化的不良認知,而從生活圈翻轉不良的惡性循環,青少年個案才有辦法找回原該屬於青春年華的健康與活力。透過各方一起攜手合作,讓處於冰冷黑洞、無助絕望的青少年,可以感受到每一道和煦的陽光,鼓舞每一點細微的進展,讓生活一點一滴成為可以接受的模樣,是這段康復旅程所需的重要指引。
本文經醫病平台授權刊登於《醫學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