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十五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郭成興一股腦地坐起,用還帶著一絲鼻音的口氣下達完指示後說了一句:「我馬上到。」在滿天星斗的注視中,他將車開進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停車場,匆忙地跑進產房,不久後一陣宏亮的哭聲伴隨著朝陽降臨,他也迎來今天第一個新生兒。
郭成興是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的主任,2019年醫療奉獻獎得主,過去十多年台東的新生兒有三成都是他接生的。但在更早以前,他不但曾在北部的醫學中心服務,擁有過自己的婦產科診所,更被《嬰兒與母親》雜誌讀者票選為台北縣優秀婦產科醫師第一名。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在人生最巔峰的時刻,選擇放下一切來到台東呢?
「父親問,哪裡最需要我?所以我現在才會在這邊。」他含蓄地笑著回答。
得來不易從醫路
「從小,我的志願就是當一位醫生。」生在商人之家、成長於大稻埕的郭成興說。「我們家在迪化街開柑仔店,旁邊耳鼻喉科診所的醫師很受到街坊鄰居的尊重,那時就覺得以後當醫師好像很不錯。」不過不像許多循著建中、台大這條路子升上來的天才同學,郭成興自認自己天資並不聰穎,升學之路也走得磕磕絆絆,因此早就抱定了「要比別人更努力」的心態。
「我也曾經想過要放棄,」大學並未如願考上醫學系的他,本想著退伍後再接再厲,報考學士後醫學系。「結果成大的後醫系在我入伍之後停招,只剩高醫有這個學位。那時候真的很掙扎,想說是不是乾脆轉換跑道算了。」
幸運的是,郭成興最終順利錄取高醫學士後醫學系,推開從醫的第一道大門,才有了未來這位守護台東婦女與新生兒的醫師。「回想起來,當時做兵雖然很操、很累,還比不上那種前途茫茫的感覺給心裡帶來的負擔。」他感恩地說:「千辛萬苦才得到的資格,會讓人加倍珍惜自己的從醫路。我是這樣,我最好的朋友王仲毅醫師也是這樣。」
有珍惜,也有迷惘
郭成興口中的王仲毅醫師比他更早來到台東服務,已在台東馬偕醫院擔任多年的急診醫學科主任。「他是我們班第二個當主任的,不過我跟他都不是班上最優秀的學生。我們畢業時的成績,在班上都談不上名列前茅。」郭成興笑道:「後來我得了醫療奉獻獎,有機會回到高醫向學弟妹演講,我都會這樣跟他們說,」
「如果要到第一線服務民眾,最重要的是你的技術和臨床經驗,這都是學習態度的展現。別人開十檯刀,你就開一百檯、一千檯。這些跟你的在學校拿第幾名、成績好不好沒有關係。」
一起讀書、一起準備國考,打造出兩人歷久彌堅的友誼,這也成了郭成興前來台東的動力之一。「當時我想給自己兩年的時間,到東部看看,於是請了假從宜蘭的醫院一路應徵到台東,只有東馬我沒有去。因為王仲毅老早就跟我說:你免來,這裡沒缺。」他笑道:「不然那時候我其實蠻想跟老同學一起上班的。」
時間倒回2009年,當時年僅39歲的郭成興,已在宥生婦產科診所擔任兩年院長,更於2008年獲得《嬰兒與母親》雜誌讀者推薦的台北縣婦產科好醫師第一名。事業正如日中天的他,為什麼想要離開台北?
「在診所那幾年,我確實賺到錢、也很快升了院長,名氣跟收入都有了。但做了幾年,我又開始感覺到迷惘。」
第一次的迷惘是「要不要堅持從醫」,第二次則是「要留在受訓的新光醫院當主治醫師,往學術邁進?還是到外面的診所,專心做喜歡的臨床工作?」
放棄新光婦產科每年只有一個的珍貴主治醫師資格,雖然對恩師黃建榮主任感到不好意思,但懷抱著服務病人的熱情,郭成興仍然決定改赴宥生,一頭栽進臨床工作當中。至於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郭成興認為,商人之子的他更擅長、也更喜歡與「人」互動。「那個時期,我的熱忱很大很大,」他搖頭笑著說:「有一種拚勁,讓我那時候一診可以看到將近100個人,乾脆住在診所我都沒有關係。」
只是抱著這樣的熱情燃燒了三、四年,他再度迎來從醫路上的第三次迷惘。
難以排解的壓力與恐懼
每天的忙碌,規律到像是行禮如儀。龐大的工作量壓迫他的身體,對於接生時的意外甚至死亡的恐懼,更繃緊了他的每一根神經。
黃建榮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句話:「一個沒被告過的婦產科醫師,代表你還不成熟!」
「我很幸運,好幾次都覺得自己瀕臨被告了,不過目前還沒有真的上過法院。但是做為一名婦產科醫師,想不被告,說實話很難。」無奈的口氣道出現在婦產科醫師最大的悲哀。
醫療糾紛在婦產科到底多常見呢?他引述一位學長的話:到診所跟法院的路,我一樣熟悉。「因為一天到晚在上法院啊!」還有一次,他與兩位同行在熱炒店吃宵夜,其中一位學長接到電話趕回診所接生,一去就沒再回來。
「兩個小時後接到學長電話,說他人被帶到警局,只差沒被上銬。」他搖搖頭:「我們可以理解意外發生時家屬的悲傷跟憤怒,但生產本來就有不能預期的風險,是你再努力都沒有用的。但是沒有做錯事的醫生因為你的不能接受,必須在籠子裡被拘留一個晚上,這樣對醫師公平嗎?」他長嘆了一口氣。
大環境如此,使得郭成興開始對各種「預兆」變得異常敏感。「當時我不敢停到四號停車塔,十號我也不敢,看到這兩個號碼我一定倒車出去重停。因為你會覺得停進去一定會出事。」郭成興說:「我自己也明白,這樣敏感就代表我對於接生這件事是非常恐懼的。」
雖然當時憑藉年輕的體能和一把熱情,換取到高收入、好名聲,但心中卻早已緊繃成一條隨時會斷裂的鋼索。「所以在一個偶然機會下,我和太太受朋友的邀請去參加聚會,我們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基督信仰,也受了洗。」郭成興說:「基督信仰帶給我的寧靜安詳,對於那個當下的我來說是非常需要、也非常重要的。當時怎麼有辦法每天去面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挑戰,承受那些恐懼跟壓力,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來台東,並沒有高尚的原因
2009年,有了信仰支持的郭成興,仍然覺得自己需要暫時換個不那麼忙、不那麼都市、不那麼商業的環境,於是把目光投向東部各大醫院。「不久前跟同期在新光接受住院訓練的護理師朋友敘舊,他們提醒我:你在R1的時候就曾經提過想要去偏鄉。」郭成興說:「確實是如此。不過回想起來,那背後並沒有什麼高尚的原因。」
他補充,那單純只是一個從小在台北成長的人,對於「在外縣市生活」的憧憬。「像我大學的時候不想留在台北,而選擇到成大就讀,就是出於這樣的心思。」出於休息和體驗等動機,當時的郭成興給自己的預期,是先待在東部工作兩年,再做打算。「也就是說,我一開始並沒有長期待在台東服務的預期。」
東部應徵之旅甫來到最後一站,郭成興就深受台東自然環境的吸引。「後來回想起我跟王仲毅借腳踏車騎去森林公園那天的心情,我常常覺得,我們在應徵新人的時候,應該要叫他們先去森林公園晃一圈。只要是像我這樣會受自然環境吸引的人,一定會喜歡。」郭成興笑說:「說不定能提高我們應徵到人的機率!」
最後選擇了台東,他表示,除了自然環境之外,很大的原因是受到了當時尚在東基服務的徐文成醫師感動。「每隔一段時間,東基婦產科就會面臨醫師匱乏、青黃不接的窘境,那時候常常是徐醫師一個人的婦產科。徐醫師不但以當時60多歲的年紀,堅守崗位,在東基扛起接生的重擔,還會在院外四處參加山巡、衛教宣導等工作。我最後選擇東基,很大一部份是受到徐醫師熱忱的感召。」
續留台東,是家庭的支持
雖然心向東基,身為獨子的郭成興,原以為家中的老父親可能不會放行。「結果他跟我說:哪裡最需要你,你就去。我想說,好啊,這是你說的喔,那我就去囉!」郭成興笑說:「剛來台東的前兩年我住在東基的宿舍,要搬過來的時候,從沒來過台東的爸爸,還跟我兩個人輪著開一台March下來。」
在父親、妻兒偶來探望的生活節奏下,郭成興在台東的第一年很快就過去了,也很快面臨要不要繼續留在台東的問題。「那時候要不要走其實很掙扎,因為跟這個地方的人和環境已經有感情了。但另一方面,我從前在宥生的老闆也一直向我招手,希望我再回去北部工作。」
家人,成為去留最後的關鍵點。他一面留意是否有適合全家共居的房子,一面探詢家人的意見,「我自己其實是希望留下來,因為習慣了台東的空氣,天空的藍色,散步或騎個腳踏車就可以到真正的森林公園,而不是圍困在水泥森林裡。但要是他們不支持,我還是會回台北跟家人待在一起。」
決定去留的過程,卻比他料想的還順利許多,「有趟我爸爸跟我太太、小孩一起來看房,我爸也不管我手頭還有多少存款,直接叫我買起來。」他笑著說:「太太跟小孩也都很支持,因為他們都覺得台東很漂亮,環境也很好,所以我們一家人全票通過,決定要在台東待下來。」
一個人的婦產科
2010至2013年、2016至2018年間,延續在台北的好口碑,郭成興持續獲評為《嬰兒與母親》雜誌讀者推薦的台東縣婦產科好醫師。他說:「我剛來應徵的時候,東基一個月大概會接生10名新生兒。2012年徐文成醫師退休後,我繼承了他的衣缽,變成也是一個人的婦產科,這種狀況大概持續了一年多。」
工作穩定,家人也在身旁,郭成興原以為可以就此過上悠哉的執業生涯,沒想到在面前等待他的是不斷向上攀升的生產數。「那幾年東基的生產數,一直逐步往上成長。」他苦笑道。
「我以前在高醫實習的時候,一個月的生產數大概是20個。這樣的生產數不算多,高醫婦產科人力又豐沛,所有的科裡面,婦產科又讓我覺得比較喜樂,這也是當初我選擇婦產科的原因。」他又笑著說:「結果在新光當住院醫師的時候,一個月的新生兒高達400個,讓我一度想要轉科。」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R3那年的情人節,接生接到沒辦法從開刀房離開,值個班整個晚上被叫起來四次,一整天總共接了14個新生兒,真的是會接到生氣。」他哈哈大笑,「不過那時候年輕,只是身體上的累,責任也是主治醫師要擔。新光婦產科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頂多就是輪班的時候辛苦一點。」
但自從徐文成醫師退休,郭成興在沒有住院醫師、沒有醫助支援的情況下,一個人包辦所有生產過程的大小事。「不但要24小時on call,還要skin to skin全部包辦。」
「遇過產後大出血的、沒在我這邊產檢就直接跑過來的、剖腹太多次沾黏非常嚴重的、媽媽體重過重的……不管什麼疑難雜症,全部都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來,沒有人幫忙。」他嚴肅地說:「但我不接的話,也沒有人能夠及時去幫助到這些高風險,可能在經濟上也有困難的媽媽。」
2013年,郭成興在東基創下了單月最高的接生人數,「那個月我一個人就接生了78個新生兒。」他搖著頭回憶:「那時候真的是累到極點。其實先前我的心臟就常常亂跳,只是我都不以為意。接生完78個的那個月,我想說怎麼連吞個口水心跳都怪怪的,就在東基做了電腦斷層。剛好我家鄰居是台東馬偕心臟科的醫師,我一拿到報告,就拿去給他看。」
這位鄰居一看到到報告,立刻緊急通知他住院。隔天早上,郭成興的心臟,就被放上了三支支架。
勇氣,是就算害怕也要往前走
有沒有後悔過選了婦產科?在面臨緊急狀況的時候有沒有退縮過?郭成興說,雖然有時候會有點後悔,但他在緊急時刻卻從來沒有退縮過。
即使在許多前輩們的謙讓下,成就了一座醫療奉獻獎,即使執業生涯中已累積約10,000例的豐富接生經驗,「但到了現在,每一胎我都還是會害怕、會戒慎恐懼。不過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我還是會鼓起勇氣衝。」
「這邊跟在北部很不一樣的是,如果遇到什麼狀況,孕婦跟家屬大部分是能夠體諒你的,有一種跟你站在一起的感覺。這大幅降低了我的恐懼,也讓我在必要的時候,就算只有我一個人、就算我還是很害怕,也能夠鎮定下來,做出對媽媽、寶寶最好的決定。」
在台東服務超過10年,對郭成興最大的收穫,就是克服了過去在台北時那種敏感的恐懼心理。「這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就是說,勇氣不是不害怕,因為我每天都在害怕。」郭成興正色表示:「但是害怕了你還是繼續往前走,那個才是真正的勇氣。」
不過他現在最大的掙扎,大概就是在「繼續接生」跟「安全下莊」之間做出抉擇。「我目前的想法是,等下一個龍年(2024)過完,我就不再接生,改走婦產內科。可是回頭想想,一身的武藝幾乎都在接生,如果再也不接了,也實在很可惜。」他無奈一笑:「不過不管怎樣,最重要的還是先要後繼有人啦!」
郭成興清楚,對一個正要開始打拼的年輕醫師來說,搬來台東確實有令人卻步之處。「不過,我認為正是台東的人和土地治癒了我的恐懼,讓我能在關鍵的時刻為了產婦跟孩子勇敢去衝。」
「每個人關注的重點都不一樣。如果厭倦了在都市追逐商業利益的節奏、受夠了在醫療糾紛的陰影下戒慎恐懼的生活,只想好好為每一位病人盡心盡力,那麼,台東就是值得年輕醫師好好生活、貢獻所長的地方。」他用過來人的經驗建議。
手機再度響起,郭成興又要趕回醫院,但他離去的腳伐輕快,臉頰上更是映滿了笑容與自信。體驗過功成名就,郭成興最後選擇落腳在內心平靜的所在,即便工作依舊繁忙,他也會繼續守護著媽媽與寶寶的笑容,守護這份醫病之間珍貴的信賴。
郭成興
CHENG-HSING KUO, M.D.
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2019年醫療奉獻獎得主。
原在台北擔任婦產科診所院長,並被票選為婦產科最佳醫師第一名。因身邊同業醫療糾紛頻傳,醫病關係緊張,回想起自己曾發下到偏鄉服務的心願,離開都會到台東服務。
服務期滿面臨去留時,父親的一句:「哪裡最需要你,你就去。」因而決定與家人定居在這片美麗又充滿人情味的土地。近十年台東有近3成的新生兒都由他接生,他也將持續守護產婦與新生兒們的健康與笑容。